1、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人类最早使用火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是( )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2、考试答题时,体内多种器官密切配合,保证你的思考和书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认真审题时,需要眼和脑的积极参与
B.书写答案时,需要运动中枢但不需要视觉中枢
C.读题、写字都离不开大脑皮质中的语言中枢
D.考试时即使有尿意也能有意识憋尿,离不开大脑皮质的控制
3、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可概括为( )
A.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B.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鱼类→原始爬行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D.古代鱼类→原始爬行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4、生物的分类单位有七个等级。哪个等级中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
A.种
B.科
C.属
D.界
5、《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桑的细胞有细胞壁,而蚕无细胞壁
B.桑叶是由叶芽发育的
C.蚕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为增加产丝量,需延长蛹期这样能多产丝
6、《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一本医书,收载了多种植物药、动物药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7、有关蘑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B.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C.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能产生孢子
8、下列关于部分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蜇营养丰富,加工后可以食用
B.蛔虫与人共生,危害人的健康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蚊、蜱、螨叮咬人,传播疾病
9、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
A.a>b>c
B.c>b>a
C.c=b>a
D.a>c=b
10、下列动物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是( )
A.青蛙
B.蜗牛
C.带鱼
D.猕猴
11、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A.输卵管
B.子宫
C.阴道
D.卵巢
12、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并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珍稀濒危动物迁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会改变濒危动物原有的生活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与维持生物圈稳定无关
C.任意引进外来物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3、水螅附着生活在水中,常常可以捕到水蚤等猎物,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绕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14、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蝉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属于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
C.受精的鸟卵由母体产出后,胚盘才开始发育成胚胎
D.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完成体内受精后,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15、如图所示生物中,在结构层次上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衣藻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变形虫
16、如图阴影部分代表的共同特征是( )
A.环境不良时形成芽孢
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C.营寄生生活
D.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17、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8、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水藻←虾米←小鱼←大鱼
D.草→兔→鹰
19、下列诗词中的动物与其主要运动方式对应不当的是( )
A.西塞山前白鹭飞——飞行
B.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行走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跳跃
D.桃花流水鳜鱼肥——游泳
20、为了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小好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并且设计最科学合理的是③
B.若要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选择②④两组作对照
C.②和③形成对照,可探究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D.正常情况下,生态瓶中小鱼死亡最快的是④
21、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________ 多样性.
22、单一的马尾松林,容易发生松毛虫的危害。而多种乔木树林组成的混交林中,这种单一性的虫灾不大容易发生。这个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相互间的_____能力越强。
23、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保护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请你用一句话向社会发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的结果,生物在不断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25、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环境的总和就叫____,它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
26、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系统来完成,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__。人体废物的排出主要依靠__________系统来完成,__________和肺也能排出少量废物。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人体内的激素是由____________分泌,含量少,作用效果显著,异常会引起身体疾病如年幼时_______________分泌过多,患巨人症;胰岛素分泌过少,患_________病;食用海藻类食品,可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病。
27、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______,因此鱼属于__________动物。
28、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_______或_______,用_______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_,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_______环境的脊椎动物。
29、家蚕是典型的变态发育过程它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 →蛹→ 。
30、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31、将右面微生物名称与左面所属类群用直线连接起来。
32、单细胞动物变形虫没有运动结构,通过漂浮寻找食物。
33、下图是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在子宫内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通过_____从母体获取营养。
(2)图中④过程发生的部位是_____。
(3)图中②的结构名称是卵巢,其功能是_____。
34、如图一表示新冠病毒结构模式图,如图二表示新冠病毒侵染,繁殖并破坏人体细胞示意图,如图三表示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结构图,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答下面问题。
(1)从图一,图二可以看出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需要______在人体细胞中。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______,制造出新的病毒。
(2)此次疫情中,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 ]______,新冠肺炎患者属于[ ]______(“病原体”或“传染源”)。
(3)当前的疫情防控,采取的主要是针对新冠肺炎流行前两个基本环节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和[ ]______既然所有人都要注射新冠疫苗,说明所有人都是______。
(4)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积极应对,多措并举:①对疫区全面消毒;②实施网格化管理,排查、追踪与治疗同步;③要求居民勤洗手,出门戴口罩;④倡导居民居家锻炼,合理营养等。上述预防措施中属于图三中C措施的是______(填写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