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chì) 溃退(ɡuì) 绯红(fěi) 窥谷忘反(kuī)
B.窒息(zhì) 翘首 (qiáo) 畸形(qī) 殚精竭虑(dàn)
C.锃亮(zènɡ) 凛冽(lǐn) 蛮横( hèng ) 藏污纳垢(ɡòu)
D.镌刻(xié) 蒙昧(mèi) 一绺(liǔ) 屏息敛声(liǎn)
2、文中四个画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阅读是一段A.长途跋涉的旅程,在阅读中我们心怀B.锐不可当的志气。努力学习,我们的能力才会C.潜滋暗长。D.日薄西山之际,我们定能创造挥煌。校长倡议同学们爱悦读,积极分享读书心得:如在经典名著《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可提炼出许多共同的关键词:信念、引领、反抗、团结。读经典,破万卷,让书籍的智慧光芒照亮你们的未来。
A.长途跋涉
B.锐不可当
C.潜滋暗长
D.日薄西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助健身者避开运动误区,还能让健身事半功倍。
B.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D. 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以诈骗为目的。
4、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气氛(fèn) 轻盈(yíng) 震耳欲聋(zhèn)
B.悄然(qiāo) 翘首(qiáo) 屏息敛声(liǎn)
C.刹那(shà) 沸腾(fèi) 眼花缭乱(liáo)
D.凌空(líng) 慷慨(kǎi) 潇洒自如(xiāo)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①这首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____)
②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____)
③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远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的是近景。(____)
④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常作客”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____)
⑤本诗通篇对偶,不仅每一联的上下两句成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首联前一句“天”对“风”,“高”对“急”,读来富有节奏感。(____)
【2】本诗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诗名句,请从写景的角度进行赏析。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4)透过《望岳》中“ , ”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默写完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 , 。
7、阅读下面名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前苏联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主人公保尔是在______(人名)的启发和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2】“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你用扼要的语言把这“四次死里逃生”事件补充完整,并说说“四次死里逃生”的意义。
第一次是: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次: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四次死里逃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雨儿
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她说,“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
“对,那就是我。”
“喔,雨儿你在哪里?”
“我在香港。”
“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我昨天才去看你,今早刚离开你。”
再过一个礼拜。
“你是哪一位?”
“我是你的女儿。”
“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啊。你现在在哪里?”
“我在香港。”
“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到潮洲看她时,习惯独睡的我就陪她睡。像带孩子一样把被子裹好她身体,放周璇的《天涯歌女》,把灯关掉,只留下洗手间的小灯,然后在她身边躺下。等她睡着,我再起来工作。
天微微亮,她轻轻走到我身边,没声没息地坐下来。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身子愈来愈瘦,脚步愈来愈轻,声音愈来愈弱,神情愈来愈退缩,也就是说,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
我一边写,一边说,“干嘛那么早起?给你弄杯热牛奶好吗?”
她不说话,无声地觑了我好一阵子,然后轻轻说,“你好像我的雨儿。”
我抬起头,摸摸她灰白色稀疏的头发,说:“妈,千真万确,我就是您的雨儿。”
她极惊奇地看着我,大大地惊讶,大大地开心:“就是说嘛,我看了你半天,觉得好像,没想到真的是你。说起来古怪,昨天晚上有个人躺在我床上,态度很友善,她也说她是我的雨儿,实在太奇怪了。”
“昨晚那个人就是我啊。”我把冰牛奶倒进玻璃杯中,然后把杯子放进微波炉。远处隐隐传来公鸡的啼声。
“那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她一脸困惑。
“我从台北来看你。”
“你怎么会从台北来呢?”她努力地想把事情弄清楚,接过热牛奶,继续探询,“如果你是我的雨儿,你怎么会不在我身边呢?你是不是我养大的?是什么人把你养大的呢?”
我坐下来,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我掌心里,看着她。她的眼睛还是很亮,那样亮,在浅浅的晨光中,我竟分不清那究竟是她年轻时的锋芒余光,还是一层盈盈的泪光。于是我从头说起:“你有五个儿女,一个留在大陆,四个在台湾长大。你不但亲自把每一个都养大,而且四个里头三个是博士,没博士的那个很会赚钱。他们全是你一手栽培的。”
眼里满是惊奇,她说:“这么好?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今年几岁?结婚了没有?”
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谈着谈着,天,一点一点亮起,阳光就从大武山那边照了进来。
有时候,我让女佣带着她到阳明山来找我。我就把时间整个调慢,带她“台北一日游”。第一站,洗温泉。泡在热气缭绕的汤里,她好奇地瞪着满堂裸身的女人目不转睛,然后开始品头论足。我快动作抓住她的手,才能阻止她伸手去指着一个女人,大声笑着说:“哈,不好意思啊,那个女人好──肥喔。”
第二站,搭公车,红五号,从白云山庄上车。一路上樱花照眼,她静静看着窗外流荡过去的风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颜容,和窗外的粉色樱花明灭掩映;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
到了士林站。我说:“妈,这是你生平第一次搭捷运,坐在这里,给你拍一张照片。”
她娴静地坐下,两手放在膝上。刚好后面有一丛浓绿的树,旁边坐着一个孤单的老人。
“你的雨儿要看见你笑,妈妈。”
她看着我,微笑了。我这才注意到,她穿着黑衣白领,像一个中学的女生。
——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
(注:写作本文时,作者的母亲已患老年痴呆症。)
【1】文章为什么以“雨儿”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2】文章主要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3件事情,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另外两件。
(1)我与母亲多次通电话,耐心倾听她的遗忘。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身子愈来愈瘦,脚步愈来愈轻,声音愈来愈弱,神情愈来愈退缩,也就是说,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末画线句“我这才注意到,她穿着黑衣白领,像一个中学的女生。”一句的理解。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苏轼的心中装下承天寺的月光,走向豁达;陶弘景的心中装下山林的美景,坚守一份宁静和淡泊;吴均的心中装下幽静的山谷,平息名利之心……生命之长河,我们在万事万物中感知人情冷暖,积蓄智慧,汲取精神与文化的能量。你的心中曾装下了什么呢?
请以“心中的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