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

A.身体两侧的侧线

B.鱼骨的支撑作用

C.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D.鳞片产生的黏液

2、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比其他动物高,主要原因是(  )

A.体温恒定

B.大脑发达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

3、鸟的足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其中攀禽类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们的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有利于攀缘树木。我们常见的啄木鸟就属于攀禽。以下最可能表示啄木鸟的足的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酱油的制作——利用了霉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5、咀嚼干燥的小麦种子和萌发的小麦种子,会发现萌发的小麦种子尝起来有甜味,而干燥的小麦种子刚开始没有甜味,但是越咀嚼越甜。其解释正确的是(       

A.在萌发过程中,小麦中的淀粉合成了有甜味的糖

B.干燥的小麦种子越咀嚼越甜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蛋白质分解成麦芽糖

C.在萌发过程中,小麦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成了有甜味的糖

D.萌发的小麦种子尝起来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6、下图为运动产生的流程图,“骨”所处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我们都爱吃“香喷喷的大米饭”,从“香喷喷的大米饭”中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A.土地

B.猪

C.太阳

D.绿色植物

8、植物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A.受精卵→胚→植株

B.受精卵→胚乳→植株

C.胚→胚乳→植株

D.胚乳→胚→植株

9、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引进外来物种不利于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0、夏天农民在移栽秧苗时,往往选择在傍晚或阴天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蒸腾作用

B.减小光合作用

C.减小呼吸作用

D.减小生长作用

11、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动物,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长颈鹿的后代脖子都很短

B.长颈鹿经常吃高处的叶子,导致脖子逐渐变长

C.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原始长颈鹿的繁殖能力很低

12、小欢利用周末到军属王大爷家搞义务劳动,当他直臂提起一桶水上六楼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13、维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下列对生态平衡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B.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C.人为过度捕杀某种动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保持不变

14、下列血管中,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的是(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

15、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若虫→成虫

B.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不大

C.雄蛙通过鸣叫招引雌蛙,雌雄蛙抱对,在水中进行体内受精

D.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16、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每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根骨上

17、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B.③是神经中枢,能产生被敲打的感觉

C.若④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但形成相应的感觉

D.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一般是条件反射

18、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交替开合是鱼在呼吸

B.③中富含毛细血管

C.血液流过③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④处排出的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比①高

19、秋冬季是观赏银杏的季节,银杏果俗称白果,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成分。银杏果是由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A.子房

B.子房壁

C.胚珠

D.受精卵

20、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地域风味的黄山臭鳜鱼是以新鲜鳜鱼为原料,通过鱼体自身携带的细菌等微生物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自然发酵形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腌制前需要对新鲜鳜鱼进行灭菌处理

B.新鲜鳜鱼为细菌等提供所需营养物质

C.一个细菌的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D.组织、器官、系统是鳜鱼不同于细菌的结构层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说出动物行为的分类:

(1)按行为的目的可分为:________行为、________行为、________行为、________行为、________行为、________行为、________行为等。

(2)按行为的获得途径可分为: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行为两种类型。

22、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的深处,这个厚度为20千米的圈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包括     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24、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血液中的____数目会增多,这样可以提高血液运输____的能力,以适应高原环境。

25、发展生态农业:根据作物生长的季节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科学地将不同的植物进行套种;果林、农田中饲养各种动物,植物落叶喂蚯蚓,蚯蚓用来养鱼,蚯蚓粪用来做肥料。___________是生态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26、________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证据。

 

27、陕西省洋县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_____鸟类.

28、___________是最小的分类单位。

29、如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蚯蚓 蝗虫

(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爬行动物的是_________

(2)蝗虫和兔都是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兔等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高主要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现象与所属行为的正确关系进行配对。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呈辐射对称体型的动物,其身体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有哪些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呢?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观察图1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______型,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前肢变成______,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2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可减轻______。[______,]胸骨突出,附着发达的______,能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3,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______,体内具有与之相通的[       ]______,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4)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______(填“变温”或“恒温”)动物。

34、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等,是我国优良鲜食枣品种。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近些年来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枝条环剥的方法(如图2所示)提高果实品质。请回答问题:

(1)图1中①主要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来的,枣核中的②种子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来的。

(2)环剥冬枣枝条,暂时中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向根部运输,以满足果树开花和结果所需的条件,提高果实品质。单果重是衡量果实发育的指标之一。科研人员选择大小一致、长势良好的冬枣品种进行环剥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定单果重,结果如图3所示。

①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研究的是不同________处理,对冬枣单果重的影响。

③据图3可知,提高单果重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环剥宽度对冬枣果重有影响。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还发现冬枣生长需要某些无机盐,缺乏某种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下表所示。

冬枣所需无机盐

缺少时表现症状

叶黄

开花少,不结果

叶缘干枯,果实小

由此同学们确定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含______的无机盐与冬枣结果率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