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骨笛是笛子的一种,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制作骨笛的是(  )

A.蜥蜴

B.鲨鱼

C.鹫鹰

D.牛蛙

2、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分析数据可知,这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3、幽门螺杆菌(HP)首先是从人胃黏膜标本培养中发现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收录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也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HP的细胞细而长,呈螺旋状,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HP属于(       

A.酵母菌

B.细菌

C.病毒

D.霉菌

4、下列生物不能产生孢子的是(     

A.青霉

B.灵芝

C.乳酸菌

D.蘑菇

5、鱼的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进入口中的水相比,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B.氧气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C.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增加

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减少

6、下列植物中,常用嫁接繁殖的是(  )

A.甘薯和银杉

B.葡萄和月季

C.梨和苹果

D.金鱼藻

7、乌龟卵在30℃以下的环境孵化出的是雄龟,而在30℃以上的环境孵化出的都是雌龟。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动物的雌雄个体相互转化的现象称为性别反转。下列对乌龟的性别反转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不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B.仅是环境作用的结果

C.仅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D.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据央视新闻消息,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营寄生生活

B.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D.是一种致病的病原体

9、鹿闹腹泻时常常吃槲树的皮和嫩枝的现象启发人们发现了鞣酸具有止泻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鹿吃槲树的皮和嫩枝属于觅食行为

B.该行为能为人们寻找新的药物提供重要途径

C.该行为与鹿体内遗传因素无关,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D.该行为是与鹿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鹿的生存有重要作用

10、人在运动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下列情况不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是(       

A.肱骨骨折

B.肩关节脱臼

C.股四头肌拉伤

D.皮肤擦伤

11、对植物器官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所有植物都有

B.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只有被子植物具备

C.孢子植物没有种子形成,依靠孢子繁殖后代

D.藻类植物没有叶的分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2、许多富含哲理的歇后语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蟹——都有夹(家)”等。请根据动物的相关知识,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螃蟹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B.蝉、蜈蚣和蝗虫体表有外套膜防止水分蒸发

C.蜈蚣酷似沙蚕,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D.蝉、蝎子、蝗虫属于昆虫

13、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都离不开酵母菌

B.干制食品的原理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C.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形成乳酸

D.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是低温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14、下表中关于生物之间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瘤菌生长在豆科植物的根部

竞争

B

狼吃羊

捕食

C

蜜蜂群居

互助

D

菟丝子汲取其他植物的养分

寄生

A.A

B.B

C.C

D.D

15、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是(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6、人类的进化只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小小分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  )

A.直立行走

B.脑容量的增加

C.使用工具

D.打造石器

17、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错误的是(       

A.荚膜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B.一个细菌菌落是一个细胞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不能看清楚细菌的形态

18、下列动物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血吸虫

B.涡虫

C.线虫

D.华 支睾吸虫

19、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①高温   ②低温   ③保持干燥   ④保持湿润   ⑤暴露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20、下列动物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①甲鱼 ②海马 ③鲸鱼 ④娃娃鱼 ⑤鳙鱼 ⑥鱿鱼 ⑦鳄鱼 ⑧鲨鱼

A.①②③

B.⑤⑦⑧

C.③④⑥

D.②⑤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22、自然选择是通过 ____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3、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

 

24、骨的运动要靠__________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_______骨,而不能_______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_________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25、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_______生物的______、遗物或遗迹。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变化,绝大多数的化石是生物体被埋在__________中时才形成的。

26、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7、水域生态系统分为____生态系统和____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分为____________等生态系统。

 

28、我国的裸子植物种类最多,有   之称,基因多样性表现为: 动物、

植物和野生 的基因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29、被称为裸子植物中的活化石是______;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______;中国鸽子树______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______是我国的珍惜水生哺乳动物。

30、橘子皮上的“绿毛”是_____,看到的绿色是顶端_____的颜色.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传递总是逐级减少的。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被誉为环境净化器。小明同学很想了解有关蚯蚓的知识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亲自对它进行了认真观察。请你和小明起回答下列问题

1)蚯的身体由很多相的体节构成,这个特点可以使躯体___________灵活

2)蚯蚓身体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与其他体节不同,如同在蚯蚓的身体上戴了个环,被称为___________

3)在触摸蚯蚓体表时,会感到黏滑。蚯蚓的呼吸就是靠能分泌黏液的_______来完成。因此,在观察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其体表,以保持体表的湿润,这也是正常情况下蚯蚓需要穴居在___________的土壤中的原因

4)雨后的林荫小路或花坛边,我们经常会牙到蚯蚓在地面上蠕动,原因是______

A.蚯蚓要到地面取食   B.蚯蚓要到地面晒太阳

C.雨后土壤中缺少空气   D.湿土对蚯蚓的身体产生的压力过大

34、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操作过程如表所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mL

0mL

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

2

馒头碎屑

0mL

2mL

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

3

馒头块

2mL

0mL

不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

 

 

(1)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只模拟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的是 _______ 号试管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对照实验,可以证明 ______________  的作用。观察到1号试管的现象是 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都有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