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首个生物能源装置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生产生物燃气,年可综合利用秸秆1. 5万吨,产气500万方,可满足3万户农村家庭日常用气。这项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节能50%以上,可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农作物秸秆沼气化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2、新型冠状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独立生活
B.含有遗传物质
C.具有细胞结构
D.体积大
3、下图表示的是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发生在原始海洋的是( )
无机小分子 |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芽孢就是孢子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C.霉菌菌落表面呈现的红、褐、绿、黑等颜色是芽孢的颜色
D.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生殖细胞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十分微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
C.病毒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D.艾滋病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6、北京时间2023年4月27日凌晨,旅居美国的大熊猫“丫丫”乘坐航班从美国起飞回国。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牙齿分化
C.卵生哺乳
D.恒温动物
7、下图是叶芽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将来发有成叶
B.②将来发有成侧芽
C.③将来发育成茎
D.④将来发有成顶芽
8、赛龙舟是每年一度的民俗活动。小明观看赛龙舟时,联系运动系统的知识,提出的观点正确的是( )
A.骨和肌肉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
B.划桨屈肘动作中肱二头肌舒张
C.肱三头肌两端附在同一块骨上
D.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
9、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麻雀会吃草籽,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C.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促进物质循环
D.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
10、“生物钟”是指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下列属于节律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蜥蜴断尾
C.金鸡报晓
D.孔雀开屏
11、小狗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2、小明观察某微生物时,观察到该微生物呈微螺旋弯曲状,长度在 2.5~4微米,一端伸出2~6 条鞭毛,最外面有细胞壁,细胞中只有裸露的 DNA。 据此判断这种微生物可能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
13、蛔虫在人的小肠里,不会被人体消化液消化的原因是( )
A.身体呈圆柱形
B.消化管的结构简单
C.体表有角质层
D.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14、星鸦以松子为食,它将大量松子贮存在苔藓落叶层中,这些松子容易萌发并长成树苗。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传播植物种子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物质循环
15、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尝试与错误”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存在等级制度
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以年长者为“首领”
16、如图是与遗传学知识有关的概念模型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染色体
B.②是DNA
C.③是蛋白质
D.④是生殖细胞
17、秋冬季是观赏银杏的季节,银杏果俗称白果,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成分。银杏果是由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A.子房
B.子房壁
C.胚珠
D.受精卵
18、观察下图所示的企鹅的形态,推测其很有可能善于( )
A.飞行和爬行
B.行走和游泳
C.飞行和行走
D.爬行和奔跑
19、豌豆果皮的绿色(A)和黄色(a)是相对性状,有人将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上的花朵平均分成两组后进行人工授粉,一组授含AA基因的花粉,另一组授含aa基因的花粉,该植株结出果实和种子后,果皮颜色、种皮和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
A.一半绿一半黄,Aa或aa,Aa或aa
B.全黄,aa,Aa或aa
C.全绿,Aa,AA
D.完全随机,基因组成无规律
20、维生素是动物体不可缺少的有机成分,如果缺少了会引起各种疾病。夜盲症是机体缺少什么维生素引起的(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1、健康包括身体上、_______________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2、基本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__________; 用_____呼吸; 在_______产卵,卵表面有___________。常见的爬行动物:龟、鳖、蛇、鳄。 它们都是_______动物。(变温/恒温)
23、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珍稀动物中,被称为中生代“活化石”的是________ 。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的是________。
24、染色体是由DNA和________组成的.科学家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叫做________技术.
25、动物体在内外_________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26、嫁接的关键是砧木与接穗的_________紧密结合,这样才容易成活。
27、骨骼肌具有的特性是具有 功能。
28、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大约为____万种,人们可以根据其体内有无脊椎构成的脊柱将这些动物分为约占95%的____和约占5%的____。
29、综艺类节目《奔跑吧兄弟》火爆荧屏,给观众带来激情和欢乐的同时,也启示我们, 团队合作、互助友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瞧! “ 寻宝之旅” 正在火热进行……
(1)跳绳环节,跑男们双手快转齐摇,绳儿飞翻于头顶与脚尖……每个动作的形成都是由骨、_____和_____三者在_________的调节作用下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同时能量的供应需要_________、_____和循环系统的参与。
(2)在“ 撕名牌” 环节中,当跑男们把手伸出去撕名牌时完成的是_____动作,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_____组以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3)广播中传来“ out” 的命令,跑男和观众们唏嘘不已,一片惋惜,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_____行为,它需要在_____行为的基础上完成。
30、生物圈是地球上______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____、____和岩石圈的____(主要是土壤层)。
31、请将下列生物与所属的类群连接起来。
32、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气门。( )
33、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智能温室通过计算机对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水流量以及pH值(酸碱度)、EC值(可溶性盐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自动调节,从而优化室内光、温、水、肥、气等诸多因素,使温室内的环境接近人工设想的理想值,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精细农业,达到全年高产,经济效益好的目标。
智能温室内的作物种植往往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膜水培作为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最早由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在1973年研究推出,简称“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系统先将植物悬空固定在长长的水槽的适当位置,使得水槽底部营养液之上的裸根永久地暴露于空气中,再控制营养液厚度,呈一层很浅的薄膜(约1厘米~2厘米),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如上图所示。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术大大简化,不必每天计算作物需水量,以实现营养元素均衡供给。
智能温室设置隔离区和防虫网,人员进出要消毒。由于密闭性好,很少有害虫能够进入温室。一旦有虫害发生,通常可采取下列措施。例如,释放赤眼蜂,其成虫可将卵产于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幼虫取食害虫的卵黄,化蛹,从而杀死害虫;释放食蚜瘿蚊,其成虫多在有蚜虫的叶背面或嫩茎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吸食蚜虫的体液;释放猎蝽,其成虫可以直接捕食菜青虫;喷洒苏云金杆菌或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可直接杀灭菜青虫等害虫。
(1)NFT水培系统强调水培作物的部分根系暴露在营养液之上,还用气泵向营养液中充入空气,主要目的是给作物的___________(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其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为保证无土栽培作物正常生长,培养液中应含有(__________)
A. 有机磷农药 B. 氨基酸和葡萄糖 C. 氮、磷、钾等无机盐 D. 有机肥
(2)智能温室中,以农作物为主体的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小型的___________,所有生物生活所需的能量根本来源于___________。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以下食物链正确的是(________)
A. 蔬菜→菜青虫→苏云金杆菌 B. 蔬菜→菜青虫→猎蝽
C. 蔬菜→菜青虫→蜜蜂 D. 蔬菜→菜青虫→食蚜瘿蚊
(3)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孢杆菌,个体微小,显微镜下观察呈典型的“杆形”,这是一种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其释放的毒素在害虫的肠道内发挥作用,而对人无害。
(4)在智能温室中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这种防治方式叫做___________;除此之外人们也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蛾蝶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__________)。
A. 通讯行为 B. 取食行为 C. 防御行为 D. 产卵行为
(5)阅读最后一段,谈一谈你对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哪些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
34、当动物发现它和食物之间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障碍,实验前让动物饥饿12小时,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表中结果.庆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动物 | “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
A组 | 小鸡 | 24次 |
B组 | 小鸭 | 26次 |
C组 | 乌龟 | 65次 |
D组 | 小狗 | 5次 |
(1)将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直接取食的行为是_____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决定的;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绕道取食是_____行为,是在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在表中的四种动物中,_____最高等,其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征为_____和_____.
(3)这项探究活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