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爬行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生殖方式为胎生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2、下列动物中,分别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是(  )

A.褐马鸡、白鲟

B.中华鲟、大熊猫

C.黑颈鹤、大鲵

D.朱鹮、扬子鳄

3、四川省作为我国主要的大熊猫聚集地,发生地震可能会对大熊猫的栖息地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发生地震,为保护大熊猫可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易地保护

C.就地保护

D.法制教育和管理

4、《开学第一课》讲述了一个神奇的实验:由保鲜膜替代鸡的卵壳来孵化小鸡“小茶缸”。这只中国首例无壳孵化小鸡的成功,将原本看不见的胚胎发育过程变成完全可视化的过程。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茶缸”发育所需营养全部来自

B.可以为“小茶缸”发育提供氧气

C.卵细胞由两部分组成

D.“小茶缸”是由发育成的

5、大熊猫、娃娃鱼、西藏温泉蛇、朱鹮都属于我国重点保护动物。其中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的是(  )

A.大熊猫

B.娃娃鱼

C.西藏温泉蛇

D.朱鹮

6、“蜻蜓点水”是蜻蜓的哪种行为(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觅食行为

7、虎和兔是十二生肖中相邻的两个生肖,虎和兔的共同特征是(  )

①胎生、哺乳②体内有脊柱③体温恒定④有门齿、犬齿和臼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A.22对+XX

B.22条+X

C.22条+Y

D.22对+XX

9、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 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果实

C.人不会对鬼针草产生作用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11、“孔雀开屏”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12、如图是人右手掌心面骨骼及部分肌肉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拇收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图中,拇短展肌处于收缩状态

C.握手时,所有手部的骨骼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D.握手动作的完成需要骨、关节、骨骼肌共同参与

13、人的肤色白化和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如图表示一个家庭肤色的遗传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肤色白化属于显性性状

B.Ⅰ1的基因型是DD或Dd

C.Ⅱ3和Ⅱ4再生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25%

D.一般而言Ⅲ8的所有卵细胞中都含有d基因

14、蛔虫的体表包裹着一层不透水的结构,可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这层保护结构是(       

A.鳞片

B.外套膜

C.角质层

D.眼点

15、蚯蚓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这说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使土壤缺乏营养

C.污染土壤环境

D.促进物质循环

16、使用检索表对小麦、葫芦藓、肾蕨、松树和大豆五种植物作如下图所示分类,丙中除小麦外,还包含了(       

A.肾蕨

B.松树

C.葫芦藓

D.大豆

17、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1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随后,习近平来到南阳月季博览园、在月季博览园里观看一些月季植株,园艺师将单色野生月季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多个品种的月季,园艺师采用的方法是(       

A.扦插

B.压条

C.分根

D.嫁接

18、如图表示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②表示关节囊

B.结构③中含有滑液

C.脱臼是指①从④中滑出

D.结构⑤能提供运动的动力

19、把肉放冰箱冷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原因是(  )

A.冰箱的冷冻室内没有细菌和真菌

B.冰箱的冷冻室隔绝了细菌和真菌

C.低温抑制了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D.低温杀死了冷冻室中的细菌和真菌

20、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D.能否产生生殖细胞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__中,用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__呼吸,兼用______呼吸。

 

22、据下图所示菜豆和小麦植株的根系组成示意图,回答:

写出图中所示两种植物根的类型名称:

[1]   [2] [3]  

[1][2]组成的根系称     ,由[3]组成的根系称    

图中所示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23、下面是鲫鱼的外形图,请据图填空([ ]内填数字,  上填写相应的名称或字母符号,每小题1分,共5分。)

(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 ]内的  

(2)鲫鱼前进的动力来自于[

和躯干的左右摆动。

(3)具有感知水流和水压变化的器官是[      

(4)可以保持鱼体运动时身体平衡的器官是图中的 (填序号)。

(5)鱼鳔的作用是  

A.滤取食物   B.排泄废物

C.调节身体比重   D.进行呼吸

 

24、以下是两种不同的植物生殖方式,请根据图回答。

1图A属于   生殖,图B属于 生殖。

2若图A中的植物体的基因组成是Ee,则该植物体产生的后代的基因有   种可能,分别是  

3若图A中的植物体所产生的种子中,圆形的有19粒,扁形的有6粒,则在这对相对性状中,圆形是 性状,扁形是   性状。

4若图B中的接穗的基因组成是Ee,砧木的基因组成是ee,则接穗上结出EE基因种子的概率为

 

25、蛙的发育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栽植物的一个枝条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

1)不久塑料袋壁上出现了一些水珠,这些水珠来源于植物的   作用。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伸出袋中,火药味柴棒又复燃了,说明 增多了,这是由于植物的

3)第二天早晨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火柴棒立即熄灭了,说明袋中 增多了,这是由于植物的

 

27、下面是制作蘑菇的孢子印的实验,请补充完整。

(1)选取一个较大、新鲜蘑菇,用剪刀将______________上取下来。把_______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

(2)扣上玻璃杯(如图),其作用是_______

(3)第二天,取走玻璃杯和_______,可以看到在白纸上留下与_______排列一致的_______状的孢子印。孢子印的颜色呈_______

(4)从孢子的排列可知,孢子是在蘑菇的_______形成的。

28、“飞蛾扑火”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属于_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

29、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30、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完善实验步骤: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把洋葱鳞片叶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或镊子轻轻地把它展平。

.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慢地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而影响实验观察。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所加试剂浸润标本的全部。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大鲵既能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所以把它称为两栖动物。(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

(2)C的幼体生活在____中,用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_____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从生殖发育方式上看,E和C、D比较,E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图中属于陆生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4、下面是蜜蜂“社会性”生活的一些现象:

①一个蜂群中有成千上万个成员,可分为蜂王、工蜂、雄蜂三类,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存和发展。

②蜂王与雄蜂交配后,将精子储存在体内,供卵细胞受精.交配后三天开始产卵,每天产卵1000-1500粒。

③蜜蜂昼出夜伏,只在白天飞出蜂巢寻找蜜源,采集花粉、花蜜。

④蜜蜂在找到蜜源的第二天仍能找到已发现的蜜源,进行采集活动。

⑤新蜂王孵出后,新老蜂王相遇,互相咬杀,最后胜利者成为新的蜂王。

认真分析以上生物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①现象表明蜜蜂具有_____行为。

(2)②现象表明蜜蜂具有_____行为。

(3)③现象表明蜜蜂具有_____行为。

(4)④现象表明蜜蜂具有_____行为,这是在_____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

(5)⑤现象表明蜜蜂具有_____行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