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桃子食用的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成
B.西瓜子房里有多粒胚珠,果实里就有多粒种子
C.我们所吃的花生米是果实
D.西瓜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2、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B.实验前都不需要暗处理
C.乙装置没有淀粉产生
D.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
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4、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大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基因>DNA
C.DNA>染色体>基因
D.基因>DNA>染色体
5、同学们学习过的很多诗句中都描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生物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
D.“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6、市花三角梅装扮着厦门的大街小巷,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7、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8、一个细胞连续分裂5次后,共产生的新细胞的数目是( )
A.4个
B.12个
C.16个
D.32个
9、2022 年 4 月,中国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其标志中包含了我国特有的珍稀裸子植物银杏和水杉等元素(如图)。这两种植物的基本特征是( )
A.具有假根、茎和叶的分化
B.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C.不具有输导组织
D.靠孢子繁殖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11、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A.蛔虫
B.水螅
C.蚯蚓
D.涡虫
12、有经验的农民,在向日葵的开花季节为向日葵“对头”,在西瓜开花的季节进行“对花”。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护花粉,防止散落
B.保护花蕊,防止被虫咬
C.辅助授粉,提高结果率
D.防止异花传粉,结出杂种
1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由小长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4、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的是( )
A.酒精
B.燃烧的木条
C.清水
D.碘液
15、在探究植物不同器官呼吸作用强度差异的实验中,选择不同材料各30g置于黑暗密闭容器中,9小时后测定容器中氧气含量,记录数据并绘制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消耗氧气最少,果实消耗氧气最多
B.装叶的容器要遮光,避免光合作用干扰
C.不同器官的细胞线粒体数量存在差异
D.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16、某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不连通的
C.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通道
D.水和无机盐的主要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17、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身体表面和体内管腔的内表面,有保护身体免受伤害或感染的保护组织
B.肌腱和肌肉都属于肌肉组织
C.甘蔗茎中有许多纤维状结构,对甘蔗有保护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D.柳树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柳树
18、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9、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分裂顺序正确排序的是( )
A.a→c→d→b
B.a→b→c→d
C.c→d→a→b
D.a→d→b→c
20、研究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时,发现她的下肢骨比上肢骨更粗壮。由此可以推测她能够( )
A.使用简单工具
B.直立行走
C.制造工具
D.适应树栖生活
21、食物在消化道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消化。
22、植物的幼苗能够由小长大,主要是因为细胞_____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后,通过细胞的_____使体积增大。
23、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滴管在培养液的_____吸一滴培养液。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放少许棉丝的作用是______。
2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神经系统是由脑、______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5、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______________。
26、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是字母“b”,则其实际应是字母____________
27、动脉血含_____丰富,颜色鲜红。
28、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光时用手转动[_________]_________,使低倍镜对准[7]_________,注视目镜,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_________的视野为止.
(2)观察时,从侧面注视物镜,先转动[_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之后再_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转动,使镜筒上升,此时眼睛应注视显微镜[_________]_________,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X表示 的消化, 其最终在 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2)蛋白质的起始消化场所是 ,其最终消化产物是 。
(3)图中曲线Y表示 的消化,它在小肠中先在 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颗粒,然后被脂肪酶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3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食物多样,______为主;多吃______、______和薯类;常吃______、______或其制品;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______;吃______的膳食;吃______、______的食物。
31、
32、生物的组织都是由形态和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 (______)
33、肾脏,就相当于人体的“净化器”,对于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有关数据显示,肾脏一个小时,可以将全身血液过滤12遍。图一是肾单位模式图,图二是血液透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图一中的[③]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⑤]___________共同构成。
(2)图一中①、②、③中流动的血液均为___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图一中A处箭头所示生理过程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__作用,通过A过程在肾小囊腔内形成了原尿。尿液与原尿的成分比较,尿液中不含___________。
(4)图二是尿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定期到医院做肾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
B.水
C.原尿
D.尿素
34、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
(2)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
(3)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能量含得最多的生物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