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B.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C.这篇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情真意切。

D.母亲不仅吃苦耐劳,又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妇女,她鼓励孩子去开创新的生活。

2、【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结构上一般由标题、电头、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开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就属于电头。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曾巩、王安石、欧阳修。

C.同学们,在中考语文之路上,请相信、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D.酒,经常会出现在各种节日场合,端午饮雄黄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的特点。

B.《白杨礼赞》的作者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背影》等。

C.《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渔家傲》的作者是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渔家傲,词牌名。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炎热的夏季草长莺飞,大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浓浓的绿荫。

B.四大名著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写尽了人情世故

C.济南市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使偏远山村从无人问津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D.疫情期间,全国一盘棋,以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中国速度”创造了疫情防控的中国奇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选出对《黄鹤楼》理解有误的一项(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颈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釆桑子》)

(2)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3)中原乱,______________,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4)《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中诗人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抒发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子认为“国恒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①阿尔焦姆:

②我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一次打击过后,我刚刚站起来,另一次打击又接踵而来,比上一次更厉害。最可怕的是我现在没有力量反抗了。左臂已经不听使唤,这就够痛苦的了,可是接着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我本来只能在房间里勉强走动,现在从床边挪到桌子跟前也要费很大劲。

③我已经不再出门,只能从窗口看到大海的一角。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向往加入你们全线进攻的大军,向往投身到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钢铁巨流中去,可是他的躯体却背叛了他,不听他的调遣。这两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

④不过我还是相信我能够重返战斗行列,相信在冲锋陷阵的大军中也会有我的一把刺刀。我不能不相信,我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和共青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克的堡垒,这句话对我也适用。

⑤阿尔焦姆,你会说我信里有许多熔化了的钢铁。我要你和我一道相信,保尔会回到你们身边的,咱们还要一起好好干呢。不可能不是这样,要不然,当罪恶的旧世界已经在我们的马蹄下声嘶力竭地呻吟的时候,国内战争的火红战旗怎么还会使我们热血沸腾呢?

⑥阿尔焦姆,朋友们听到这些话时,我有时也看到有人流露出惊奇的目光。谁知道,也许有人会想:他是让理想遮住了眼睛,看不到现实。他们不明白我的希望寄托在什么地方。

⑦现在稍稍讲讲其他方面的情况。我的生活已形成了一个格局,局限在一块小小的军事基地上。这就是我的学习——读书,读书,还是读书。阿尔焦姆,我已经读了很多书,收获颇丰。国外的、国内的著作我都读。读完了主要的古典文学作品,学完了共产主义函授大学一年级课程,考试也及格了。晚上我辅导一个青年党员小组学习。通过这些同志,我和党组织的实际工作保持着联系。此外,还有达尤莎,她的成长和她的进步,当然还有她的爱情,她那妻子的温存体贴。

⑧前几天,达雅拿回来第一次当选为妇女部代表的证件,兴高采烈地给我看。对她来说,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硬纸片。我注意地观察着她,看到一个新人在逐步成长,我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她。总有一天,她会进入一个大工厂,生活在工人集体中间,到那时候,她就会最后成熟了。目前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她还只能走这条唯一可行的道路。

⑨握手。

你的保尔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从文中来看,保尔认为“最可怕的悲剧”是什么?

【2】阿尔焦姆和保尔是什么关系?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

【3】第⑦段保尔主要谈了自己的读书收获,说说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获得的成长。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永远的项链

邵火焰

⑴母亲和李姨是同一年同一天嫁到我们村的。我家和李姨家是邻居,后来母亲和李姨就成了最好的朋友,有空就在一起说话,聊得最多的话题是项链。

⑵母亲和李姨都说,女人如果没戴过项链将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父亲和李姨的男人周叔都觉得女人的这个想法并不过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惜没有办法满足她们的愿望,因为那年月想要一条金链无异于白日做梦。但母亲和李姨一直在做着这个梦。有一年春节,母亲和李姨终于戴上了项链,是白色的珠子串成的,那是她们一起上街时在地摊上买的。她们戴好后,先是各自在镜子前转着圈反复地看,然后互相看。那段时间,母亲和李姨的心情特好。可是有一天,母亲的项链断了,那些珠子滚到草丛中,只找回了几粒,母亲怄得哭了。父亲说,一条假项链有什么好哭的?母亲说,可它也花了我两元钱啊。看到母亲的项链丢了,李姨也没再戴。

⑶后来,母亲生下了我,李姨生下了小娟,母亲和李姨说项链的事少多了,但隔不了一段时间,还是爱提起。有一次母亲和李姨为买蔬菜种子去了一趟县城,当看到城里女人脖子上金光闪闪的项链时,她俩的眼睛都直了。回来后,母亲和李姨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今生一定要戴上一条真项链。

⑷母亲和李姨勤扒苦做,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到镇上的玉石厂打短工,每天家里镇上两头赶,毫无怨言。几年后母亲和李姨积攒了一些钱,准备去买项链,可是,这时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开始新盖房子,父亲和周叔也都想盖新房,母亲和李姨当然知道谁轻谁重。在母亲把钱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说,孩儿他娘,等过几年日子好过了,我一定给你买一条金项链。母亲听了孩子似的笑了。

⑸可是,父亲的这个诺言一直没办法兑现,倒不是父亲忘了,而是随着我长大、读书、上大学,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李姨家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小娟高中毕业生了一场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病好后到武汉打工去了。

⑹母亲和李姨在一起时说的都是柴米油盐的事,偶尔才会提起她们心中的那个美丽的梦。

⑺今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领到第一份工资后,第一个行动就是给母亲买了一条金项链。那天晚上回家,当我拿出项链给母亲戴在脖子上时,母亲哭了。母亲戴着项链在镜子前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小时。第二天,我叫母亲戴上项链去李姨家给李姨看看。我满以为母亲会极开心极兴奋地戴给李姨看,可是母亲叹了一口气后却摘下了项链,并叮嘱我和父亲不要在外说她有了项链的事。我疑惑不解,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我和你李姨多年前就想要一条项链,现在我有了,她没有,这样会伤她的心。

⑻没想到没读什么书的母亲竟然有这样的境界,我自叹不如。

⑼就这样母亲把项链压在了箱底,一压就是半年。

⑽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身体一向很好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肝癌晚期。在母亲的病床前,我泪流满面。我说,娘,我把那项链拿出来,你每天戴着吧。母亲摇摇头。李姨天天来看母亲,她们谁都没有说项链的话题。十天后,母亲在痛苦的呻吟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⑾母亲入殓那天,李姨来了。李姨手里拿着一条金项链说,老姐妹啊,把这项链戴去吧。李姨要动手戴在母亲的脖子上,我拦住了。我从箱底拿出了母亲的那条项链,小心翼翼地戴在了母亲的脖子上。

⑿我们把母亲送上了山。

⒀回来后,李姨到我家看着母亲的遗像失声痛哭。我和李姨说起了项链。我问李姨是哪来的项链,李姨说,小娟去年就给我买了,可是我没戴,我怕我戴上后伤了老姐妹的心。我哭着拥抱了李姨,就像拥抱我母亲。

镜框里母亲看着我们在笑。

(选自《小说月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母亲一直想戴上项链却至死未能戴着项链与亲人分手,请概括不同阶段的原因。

不同阶段

原因

早年

几年后积攒了一些钱

随着孩子长大

有了金项链后

【2】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⑴当我拿出项链给母亲戴在脖子上时,母亲了。

⑵镜框里母亲看着我们在

【3】小说以《永远的项链》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母亲一直担心伤害李姨而不愿戴上“我”买给她的金项链,但小说的结局却写到李姨在母亲入殓时拿出自己一直没戴的金项链要给母亲陪葬。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些暖心的话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