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绍兴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 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 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 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不良行为。

B.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C.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

3、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拍即(jì) 博弈(yì) 气冲斗(dǒu)   (mù)

B. 精彩绝伦(lún)   (rèn)   故弄玄(xuán) 强悍(hàn)

C. (niān)轻怕重 义愤填膺(yīng) (è)   迷惘(wǎng)

D. (jiǒng)乎不同 叱咤(chà)风云 苦心孤诣(yì) 行(háng)

 

4、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 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书中很多独具特色的幻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 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释】①四垂天:天幕仿佛从四面垂下,此处写湖上水天一色的情形。②“六么”即“绿腰”,曲调名。③拍:歌的节拍。④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1)“堤上游人逐画船”,“逐”字历来被人称道,请说说其妙处。

(2)词的下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请有感情地背诵《使至塞上》,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根据你对法布尔《昆虫记》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法布尔《昆虫记》的一项:

A.法布尔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观察昆虫,用了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记录了各种昆虫真实的生活状态。

B.法布尔以人性观察虫性,融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昆虫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法布尔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像文学家一般的写。诞生《昆虫记》的荒石园,成了人类朝圣的精神圣地。

D.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旨在唤醒民众的环保意识,提议人们要热爱小动物。

(2)有人说:“每一本书都可能是一扇窗户,改变着我们对世界观望的方向。”

请你从以下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事件,谈谈你对上面这句话的感悟。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飞向太空港》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

④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作者开篇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明“我”不能忘记父亲这个背影有哪些原因。

【3】说说选文结尾加点词“再”的表达效果。

【4】作者交待了那年的“冬天”这个具体的季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窗内的你有没有留意过窗外的事物,或许是朝霞满天飞夕阳无限好,或许是花木茂盛车水马龙,或许是回家路上母女低语而行,也或许是环卫工人辛苦劳作。同样,窗外的你有没有被窗内的事物所吸引,或许是父母忙着做早餐的背影,或许是老师伏案改作业的情景,也或许是同学专心思考的表情。窗里窗外有许多风景。

请以“窗里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美观,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