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和脂肪
B.DNA和蛋白质
C.DNA和脂肪
D.水分和无机盐
2、如图所示,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这说明植物体
A.能进行呼吸作用
B.能够繁殖后代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我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收支平衡”。下列做法能够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是( )
A.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B.光盘行动,节约粮食
C.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D.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4、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凉开水、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碘液
C.清水、碘液
D.自来水、碘液
5、下列实验中,可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
A.
B.
C.
D.
6、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B.受精卵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遗传物质的数目比原细胞减少一半
C.与植物相比,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系统
D.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一人体
7、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
鼠妇位置 | 鼠妇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20只 | 明亮 | 20℃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20只 | 阴暗 | 30℃ | 适宜 |
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 )
①取镜安放 ②对光 ③放置玻片标本 ④收放 ⑤观察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⑤③④
D.①③②⑤④
9、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B.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食物会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C.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呼吸道
D.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10、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上,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们向大家展示了实验舱里水稻的生长状况,在微重力环境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齐,有的长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完全整齐朝一个方向生长。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适应生物
11、小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表达和交流
12、如图是探究“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对这个装置进行分析和评价合理的是( )
A.该装置可以同时探究水分、空气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①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①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每组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偶然性大,实验结论不科学
13、如下图所示,A袋中装有空气和菠菜,B袋中只装有空气,它们均放在暗处30小时左右,然后分别将A、B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的变化分别是
A.浑浊、浑浊
B.澄清、澄清
C.澄清、浑浊
D.浑浊、澄清
14、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唯一部位
B.幼根的生长与②和③有关
C.③处的功能是使细胞伸长
D.②处的细胞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无限制地长大
15、到海边游玩时,会发现一些生物如水母、螃蟹、河蚌、乌贼、缢蛏、海龟和沙蚕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母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
B.河蚌、乌贼、缢蛏都有坚硬的外壳
C.螃蟹和海龟都属于节肢动物
D.沙蚕与家蚕都属于环节动物门
16、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含义。例如,谷雨是指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7、靖远县盛产旱砂西瓜,汁多味甘、含糖量高,深受人们喜爱。在瓜田中,影响一株西瓜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水分
B.杂草
C.其他西瓜
D.以上都是
18、在显微镜下,若将如图中视野甲变为视野乙,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
A.左下方、变暗
B.左下方、变亮
C.右上方、变暗
D.右上方、变亮
19、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容易患上近视。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所用的科学方法与下列选项中相同的是( )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C.检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20、绿萝四季常绿,能吸附杂质、净化空气。要促进绿萝生长,使其枝繁叶茂,肥料中无机盐的含量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肥料中无机盐的含量(g/L) | |
氮 | 25 |
磷 | 18 |
钾 | 17 |
微量元素总含量 | 0.2 |
A.绿萝需求量较大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B.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然很少,但不可或缺
C.喷施在叶面的肥料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烧苗”
D.科学施肥指一年四季要严格按照表格中的配比施肥
21、一个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_____________。我国常见的类型有草原、热带雨林、针叶林等几种。
22、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__关系.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_条食物链.
(3)请写出其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____,兔、鼠等属于_________,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除图中表达的成分外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成份没表现出来.
23、试一试,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生理作用的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
如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____________;同时,植株根部总是带土移栽,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根毛,保证移栽后植株对______和无机盐的正常吸收,防止移栽后植物萎蔫;大棚内栽种作物,在增加光照的同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其目的是提高植物的_________,促进有机物的合成;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植物受害的原因是根的_________受到抑制。因而栽种植物时要及时疏松土壤和防涝排涝。
24、Pica pica是喜鹊的学名,该名是由林奈的双名法制定的,其中Pica 是_______名,pica是__________名。
25、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26、请你写出四种现代人类猿: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28、输尿管上接 ,下连 。
29、根毛细胞即可以吸水又可以失水,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是吸水的;而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烧苗是因为根毛细胞液浓度_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填“>”或“<”)
30、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各种气体是通过___________进出叶片的,它由___________细胞控制开闭。
31、(1)、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右图中的[ 8 ] 因为它里面有[ 4 ] 分泌的 、[ 7 ] 分泌的 ,以及其自身腺体分泌的 等三种消化液。
(2)蛋白质在 [ ] 初步消化,在小肠内最终消化。
(3)营养物质的吸收:吸收部分水和酒精的是图中结构[ ];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的是[ 9 ] 。
32、玉米在开花时,若遇连阴雨,产量会降低。其主要原因是阴雨影响了花粉的成熟。______
33、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让全中国的目光聚焦此前鲜少被关注的冰雪运动健儿。健康的体魄是我们拥有幸福生活的基础,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是我们每天应有的健康生活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每天摄取的食物中,谷类食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其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被吸收后可为运动员提供能量;油脂类食物在消化道中参与其分解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类食物的初步消化场所是______。营养物质主要通过______吸收,因为此器官有大量的______和______,大大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
(2)运动时最好选择有氧运动的方式,氧气进入血液是通过______实现的,最终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图三显示,运动员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方式是______,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为______,尿液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某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病因可能是图三中结构中的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发生了病变,或者是______分泌不足。
(4)人体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小肠绒毛壁、肾小囊内壁、肾小管内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体现了______生物学观点。
34、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及人体组织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选甲或乙)图。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不一样,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填结构名称)。
(2)图甲细胞中,[ ]_________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控制着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3)丙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_____过程。血液属于图中的_____组织。
(4)心脏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与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多了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