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前提。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塞橡胶塞

C.过滤液体

D.称量固体

2、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对反应进行分类有助于认识与研究。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4、金属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活中合金比纯金属应用更广泛

B.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不同点在于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

D.铝易氧化,因此抗腐蚀性能较差

5、某同学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错误的为

A.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甲中的液体变红色

B.该实验观察到烧杯乙中的液体不变色

C.该实验说明浓氨水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蒸馏水和酚酞溶液中的分子不运动

D.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

7、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D.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8、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处物质是红磷,能看到有白烟生成

B.若a处物质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

C.若a处物质是硫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出现大量的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硫黄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足量水,过滤

C

通入足量的溶液

D

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11、“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可用于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

12、硫化氢(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3O22X+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SO2

B.H2S发生了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相等

D.硫化氢分子中含有氢气分子

1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古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B.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4、气温骤降时人们喜欢烤火取暖。庆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加强冬季煤烟中毒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使人中毒的物质是指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15、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2O2H2↑+O2

B.C+CO22CO

C.2H2O22H2O+O2

D.CH4+2O2CO2+2H2O

16、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进行消除,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生成物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17、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液氧

B.空气

C.氯化钠

D.铁

18、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生产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五粮”酿酒

B.工业制氧

C.彩陶烧制

D.湿法炼铜

19、《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麻黄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古人用麻黄治疗咳嗽

B.麻黄碱中元素的含量:H>O

C.麻黄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D.每个麻黄碱分子中含有 10个碳原子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熟石灰涂在墙体表面会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

B.在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C.铁桶能用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也能用来盛放稀盐酸

D.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

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及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A.Al(OH)3

B.Fe(NO3)3

C.Al(NO3)3

D.Al2O3

22、向一定质量的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留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M一定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存在

C.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的质量大于ag

23、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之一是对一氧化碳催化过程的研究,该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的装置。下图表示的是汽车尾气中的某些气体在催化剂P/Al2O3/Ba的表面进行的反应,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图示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催化剂Pt/Al2O3/Ba的质量和物理性质均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原子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与生成的N2的质量比为2:1

24、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8

0

2

A.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25、下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钙元素

B.图中x=17,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26、物质的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CO2和O2——在气体样品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B.鉴别实验室中的食盐和蔗糖——品尝味道

C.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N2中的极少量O2——用铁丝在气体中燃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在净水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

28、洗涤玻璃仪器时,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也不______,说明已洗干净。

29、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

(1)原料:______

(2)方法如下:

液态氮气的沸点为-196℃,液态氧气的沸点为-183℃,先将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先逸出的气体是______

(3)液氧是一种______色液体,医院用于给病人输氧的液氧储存在蓝色的钢瓶中、输氧时,一般用下图装置来观察输氧的速度,则与装氧气的钢瓶连接的导管是______(填“a”或“b”)。通过观察瓶内______可知道输送氧气速度的快慢。

3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该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丙烷(C3H8)在空气中完全燃烧:_______,与不完全燃烧相比,燃料发生完全燃烧的优点有_______

31、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3个氧原子_____

2个钠离子_____

③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④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⑤碳酸钠_____

32、已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压是氢气(H2)和氧气(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H2O)的微现示意图。请回答: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______;物质A是由______构成的;

(2)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4)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__

33、高安古浮桥横亘于锦江之上,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高安记忆。

(1)斑驳的铁链中的铁是由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被水冲洗的流光码头石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所含的阳离子符号为___

(3)滋滋作响的浮桥伴随着汩汩锦江水弹出美丽的乐谱。锦江水属于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锦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___

(4)浮桥边上卖烤红薯的烤炉里飘出阵阵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红薯香味的原因是___

34、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50℃时,将40克该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30℃时将70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130克可以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的溶液。

35、“低钠盐”与普通钠盐相比,含钠低,富含钾,有助人体钠、钾平衡。这里所说的钠、钾指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3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铜原子____________

(2)铁离子____________

(3)干冰____________

(4)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

(5)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②____

(2)实验室用用A、C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完全反应后,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

(3)实验室用B、D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发生装置导气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填序号);图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8、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填字母)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该装置收集装置是______,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原因是______,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①⑤④⑥⑦

C.②①④⑤③⑥⑦

D.①④②③⑤⑦⑥

(3)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到集气瓶底部______,用E来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_时开始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反应,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组成的。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键康,在生活中可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采用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3)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 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 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4)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

(5)如图3为净化水的过滤操作实验,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滤纸边缘要_____液面(高于低于”),满足上述要求后,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写一个即可)

40、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做出正确回答吗?

(1)要想知道一瓶气体的气味,如何操作?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何时开始收集?___

(3)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___

(4)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洗净?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