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氧化铜、稀有气体
B.液氧、干冰、粗盐
C.天然气、氯酸钾、石油
D.钙片、氯化钙、海水
2、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 B.化学与农业 |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误食重金属盐,可喝些牛奶或蛋清应急解毒 | ①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肥效降低 |
C.化学与能源 | D.化学与生活 |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干冰 |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②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
A.A
B.B
C.C
D.D
3、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为:S+3C+2KNO3K2S+N2↑+3X↑,X的化学式为
A.C
B.CO
C.CO2
D.SO2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6、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由16个原子构成
B.间苯二胺含有
C.间苯二胺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1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二氧化碳的验满
C.闻气体气味
D.检查装置气密性
8、低钠盐中富含钾,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这里的“钠”“钾”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9、工业上常把固体燃料粉碎,目的是
A.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减少O2的消耗量
C.降低固体燃料的着火点
D.减少CO2的排放量
10、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
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1、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A | B | C | D |
A.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质量为m的KClO3和质量为m的含有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分别加热制取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a曲线代表KClO3,b曲线代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2、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图不能正确表示各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的是
A.
B.
C.
D.
13、下列发电方式,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
A.潮汐能发电
B.火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风力发电
14、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总装调试
B.燃料注入
C.点火发射
D.船箭分离
1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结构观: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能量观:氧化钙与水反应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
16、“二氧化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有机燃料甲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C.乙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D.丙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7、中国文明灿烂辉煌,下列古代发明和创造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冶炼青铜
B.粮食酿酒
C.棉花纺线
D.烧制陶瓷
18、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
B.
C.
D.
19、抄手是四川著名小吃。抄手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和面
B.擀皮
C.包馅
D.煮熟
20、若分别用和
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
C.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
D.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21、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CO2验满
C.添加药品
D.闻气味
2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C.物质构成
D.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关系
2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实验①—电解水实验
B.实验②—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C.实验③—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实验④—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一定质量的红磷
24、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 分子不断运动 |
B |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
C | 一定量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 分子的体积变大 |
D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A.A
B.B
C.C
D.D
25、如图为模拟工业炼铁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B.硬质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C.用燃着的酒精灯可防止CO污染空气
D.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后再通CO
26、下列情况下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周围割开一条草道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时,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扑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着火
27、煤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由煤的结构片段可知:煤的组成元素中除C、H、O、S外还含有____(填元素符号)。
(2)煤的焦化属于____变化:焦化获得的氨气可用于制取氮肥,区分(NH4)2SO4和K2SO4两种化肥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氯化钡 B.盐酸 C.熟石灰
(3)煤的气化过程中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提高煤的燃烧效率能节约煤炭资源,写出一种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方法:____。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燃烧,可发生反应:,煤中加入石灰石对环境的意义是______。
28、(7分)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些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放在________内,所需的硫酸铜溶液在配制前应先将硫酸铜晶体研碎,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烧杯内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乙、丙中均使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属于 (选填“金属”、“无机非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3)下列实验中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序号).
A.稀释浓硫酸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用PH试纸测肥皂水的PH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实验丁中将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
(5)丁实验结束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停止加热 ②从石灰水中移出导管
29、如图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1)“分离液态空气法”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
(3)下列能表示液态空气微观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说法中:①洁净空气是纯净物;②此方法制氧气的原料来源广泛;③液氧比液氮沸点高;④此方法既可得到氧气又可得到氮气。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3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_,煤的燃烧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净水器中用于吸附异味的是___________。
(3)《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相较于铜、锡单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卓有成效,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制取次氯酸钠的反应为:,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1、有失去标签的Na2CO3、BaCl2和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已知BaCl2溶液显中性。
(1)某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结果每次鉴别均一次成功。第一次用一种指示剂鉴别,该指示剂是 ;第二次用了一种常见的钾盐(正盐)溶液,该钾盐可能是 ;第三次用一种稀酸溶液,该酸可能是 。
(2)另一位同学认为,不用任何试剂也能鉴别上述三种溶液。他的做法是:将三种溶液任意两两混合,结果第一组产生沉淀,第二组产生气体,第三组无明显现象。用于第三组实验的两种溶液是 。
3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根据生活中一些实例,请填写空气的各成分化学式:
(1)实验昆虫在装有空气中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2)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3)夏季盛放冰激凌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4)膨化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某种气体,不仅可以防腐,还可以避免食品被压碎该气体是__。
3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的药品一般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取用块状药品(如石灰石)可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夹取。
34、下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
3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 酒精 B 氮气 C 氧气 D 干冰
(1)可用于工业炼钢的是______; (2)可用于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4)可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的是________。
36、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的溶液能显现不同颜色,因而可以区分酸和碱。下表是几种不同的植物浸取液在不同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植物名称 | 浸取液颜色 |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 |
澄清石灰水 | 食醋(含醋酸) | ||
牵牛花 | 红棕色 | 黄绿 | 粉红 |
月季花 | 玫瑰红 | 橙黄 | 粉红 |
萝卜花 | 紫红 | 黄绿 | 粉红 |
丝瓜花 | 黄绿 | 黄 | 黄 |
(1)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填植物名称)_____。
(2)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 HCl 中,溶液呈_____色;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NaOH 溶液中,溶液呈_____色。
(3)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
A NaOH 溶液 B 稀 H2SO4 C 食盐水
37、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装置B制取气体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装置序号).
(4)在实验室里,也可以利用加热氯酸钾(KClO3)固体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要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你从上述装置中选择的是_____.(填装置序号)
(5)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功能.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序号)
①排水集气法 ②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③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④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或者排水集气法
(6)铁丝可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在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需要铺一层细沙或留少量的水,目的是_____.
3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费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若左试管中产生6mL的气体,则右试管产生的气体约__________mL;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由以上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生活中区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常通过____________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有_____(填序号)
A洗脸、刷牙、洗澡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板
C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9、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那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解释原因。________
40、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想制取某种气体,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
(1)请你为小明同学选出制取该气体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填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该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满该气体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该气体的装置还能制取________,请写出制取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