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汽油发动机和尾气管中有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C.转化过程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甲、乙、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

2、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取用固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4、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二氧化碳和冰都是氧化物

B.守恒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裁割玻璃

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6、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实验反应后容器内含量最多的气体是CO2

C.该实验说明能用蜡烛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7、5G移动通讯需用到氮化镓(GaN)。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原子属于金属原子

B.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C.镓原子核内中子数必为31

D.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8、“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过年过节多燃放烟花炮竹来庆祝

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化性、可燃性

B.密度、硬度

C.熔点、沸点

D.颜色、状态

10、实验方案的设计应科学合理。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严谨的是

A.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1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

B.磁铁矿

C.铁锈

D.生铁

12、物质的化学式与俗称对应正确的是

A.:石灰石

B.:熟石灰

C.:石碱

D.:胆矾

1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16

14、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5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

D.用升温的方法将饱和石灰水转化为不饱和

1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6、利用氢氟酸(HF)蚀刻玻璃,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4HF =X↑+2H2O,物质X为

A.SiO

B.SiF4

C.SiF

D.F2

17、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此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用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

B.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C.氢氧化钠由钠离子(Na1+)和氢氧根离子(OH1)构成

D.Na2O2中氧的化合价

1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种类不同

B.干冰升华一分子体积变大

C.走过花圃闻到花香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棉花可提供反应中的水蒸气

B.用铁粉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C.酒精灯加网罩可提高反应温度

D.该反应中铁粉夺取水中的氧,具有氧化性

20、下列图像与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表示加热一定量的碳酸钙固体

B.表示一定量的镁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表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D.表示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2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铁钉锈蚀条件与氧气有关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D.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2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

C.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D.一定的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

23、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4、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减少使用含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25、氯元素对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的元素符号是CL

B.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

C.氯原子的质量为35.45

D.氯容易失去1个电子变成Cl-

26、很多成语、俗语、诗词、甚至广告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金刚石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实验室用纯净物制取氧气:_______

(2)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

(3)硫燃烧:_______

28、三种家庭常用清洁剂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清洁剂

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次氯酸钠)

 

(1)洁厕灵可用于清除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使用彩漂液时过氧化氢分解释放出活性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洁厕灵和漂白水混合后, HCl与NaClO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氯气(Cl2),同时生成水和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盐,该盐是_______

2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2H2+□O2□CO2+□H2O__________

(2)□Fe2O3+□CO□Fe+□CO2__________

(3)□AlCl3+□NaOH═□AlOH3+□NaCl__________

30、(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通常是铁的合金,合金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一般的导线由铜丝组成,说明铜有其良好的 性(填一条)。

(4)早在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3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

(2)锰酸钾中的阳离子______

(3)氨水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碘酒中的溶剂______

32、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花香四溢_______

(2)食物腐败_______

33、某同学将铁刀放入了一种溶液中,结果铁刀变铜刀,这种溶液可能是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4、化学无处不在,请按要求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

(1)洗洁精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由于_____,汽油也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由于____

(2)喝了汽水会打嗝的原因_______

3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以下这些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 氧气 B 氮气 C 干冰 D 硅晶片 E 明矾 F 焦炭 G 盐酸 H 伍德合金

[友情提醒:务必看清表格内题目前面序号]

题目

字母

题目

字母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2)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3)常用于袋装食品保鲜剂的是

 

(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

 

(5)常用于去除铁锈的是

 

(6)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

 

(7)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是

 

(8)工业炼铁中起到产生CO作用的是

 

 

36、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

2)用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它的_________除去水中的杂质和异味;

3)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日常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4)为了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洗洁精,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____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性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填Ⅰ或Ⅱ:Ⅰ、加热Ⅱ、通一氧化碳。);

【2】(2)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3)B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38、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_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若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装药液时需要注意_______

(4)结合A-E装置图,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共同点_______(填字母)。

a.都需要加热             b.都需要用催化剂

c.都能用B作发生装置          d.生成物都只有一种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向含有AgNO3、Cu(NO3)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固体乙,所得滤液甲与原废液的质量相等。请回答:

(1)请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个即可)。____

(2)固体乙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____

(3)请分析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的原因。____

40、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即熄灭____________

(2)家中燃气灶与铁锅锅底部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__________

(3)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它们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但质量比不同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