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主火炬的燃料使用了甲醇。下列属于甲醇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比水小

B.可燃性

C.无色液体

D.易溶于水

2、钛(Ti)被誉为“太空金属”。已知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和26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个数为

A.48

B.26

C.22

D.4

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痛症。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的中子数为34

B.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的质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4、用下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所放白磷、红磷均为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被铜片隔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气球会持续膨胀

B.白磷a燃烧而白磷b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铜片的作用是防止白磷a燃烧时火星溅到红磷c上

D.白磷a燃烧而红磷c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5、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

D.收集氧气

6、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全人类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下列做法与环境保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锅炉用水经过软化后再使用

C.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公交车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将废旧电池深埋入土壤中

B.作物秸秆禁止焚烧

C.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D.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水中的杂质

过滤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C

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比较红磷和白磷在60℃环境中能否燃烧

D

证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9、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10月8日闭幕。全国各地都弥漫着浓厚的亚运氛围。下列做法符合绿色亚运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B.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C.大量使用添加剂,延长食物保质期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10、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在医学上用作注射营养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B.葡萄糖由24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D.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11、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食品保鲜的方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

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液化气着火关闭阀门——隔离可燃物

C

常见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

用铝箔纸包装糖果——利用延展性

铜作导线——利用导电性

A.A

B.B

C.C

D.D

12、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B.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铷是非金属元素

D.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13、绿咖啡豆、白菊、金银花等植物中均含有绿原酸(),绿原酸在控制身体脂肪含量上有奇效,它可以增加人体热量的产生从而促进身体脂肪的燃烧。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B.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C.绿原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4、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B.所有纯净物都可用化学式来表示其组成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

D.利用化学反应能改变分子的种类或数目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6、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

B.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变少

D.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会分解很慢

17、每年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在重阳节的各种民间习俗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放纸鸢(风筝)

B.佩戴茱萸

C.登高远眺

D.酿菊花酒

18、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仅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KMnO4→MnO2

B.Cu→NaCl

C.CO2→CO

D.H2O2→H2O

19、茶黄素(C29H24O12)是红茶汤色“亮”的主要成分。有关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H、O原子个数比为1:2

C.相对分子质量为:12×29+1×24+16×12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20、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浓硫酸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C.将溶质质量分数的浓硫酸稀释成的硫酸溶液需要加入的水

D.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21、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X

含氧化合物

化合反应

单质

物理性质

Y

氧化物

分解反应

化合物

可燃性

A.A

B.B

C.C

D.D

22、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浓度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③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刻度;④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24、下列各组气体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A.N2和O2

B.C2H2和O2

C.CO2和空气

D.CO和N2

2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B.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2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错误的是

A.金刚石:切割金属

B.干冰:人工降雨

C.活性炭:杀菌消毒

D.稀有气体:保护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_____

A 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 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 可以随意抛弃废旧电池

D _____

28、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衣液能洗去衣物上的油污,是因为洗衣液具有_________作用。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9、“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的本质。浓度为75%的酒精常用作防疫消毒液,其有效成分是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C2H5OH)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表示:

11个镁离子_____

2)铁原子_____

32个钠离子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

31、6分)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是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化学式为  

(2)若甲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甲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3)若甲是一种气体单质,可分别由X和Y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分解反应制得,且X可生成Y,则Y的化学式为   ,X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甲能与水反应且放热,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当溶液温度恢复到室温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甲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减小

C.反应后溶剂的质量增多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32、有下列八种物质:①液氮②冰水混合物③过氧化氢④水银、⑤二氧化硫、⑥洁净的空气、⑦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的产物、⑧高锰酸钾,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序号填写)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____

 

33、用化学用语表示。

(1)保持干冰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2)硬水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任写一种)______

(3)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4、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35、如图中的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其中子数为(取整数)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表示离子的是_____

3AB两种粒子的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氯化钠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36、碳酸二甲酯被称为绿色化学试剂,可以代替光气、硫酸二甲酯等剧毒原料,同时它还是良好剂和燃油添加剂碳酸二甲酯的化学式为C3H6O3,试计算:

(1)碳酸二甲酯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

(2)碳酸二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__

(3)碳酸二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180g碳酸二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

Ⅰ、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绘制出图2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则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引起DE段气压变化的操作是______

Ⅱ、图1测得结果不够准确,实验小组进行反思。

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选定白磷(与红磷一样是一种磷的单质,燃烧产物也相同)在如图3所示装置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气球内少许气体体积忽略不计),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

(2)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目的是______,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______mL时停止下流,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小气球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所指仪器名称:a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错误,请将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 ②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填字母标号)发生装置; 小军同学从上图中选择A E 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实验完毕后的操 作是先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 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编号)。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H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3)小佳同学想用此套装置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是:发生装置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填装置字母)

(4)若用K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将K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气体流向______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以下两种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案:

方案一:加热碳酸氢钠  2NaHCO3Na2CO3+H2O+CO2

方案二:加热碳酸氢铵 NH4HCO3NH3↑+H2O+CO2

你认为上述两个方案中选方案___更合理,不选另一个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

40、描述下列实验现象:

①镁带在空气里燃烧 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________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  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