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开采和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B.加高烟囱,可以减小大气污染

C.过滤或加入活性炭均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D.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黄、硝酸钾、木炭,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S

B.KNO3

C.CO2

D.K2S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K2S:硫化钾

B.3C:3个碳原子

C.S2-:-2价硫元素

D.N2:1个氮分子

【3】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5

D.+6

【4】下列关于黑火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爆炸时会放出大量热量

B.爆炸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C.爆炸时可能会生成SO2

D.在保存时应该远离火源

3、含碳物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含碳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大理石

C.干冰

D.天然气

(2). 下列CO2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灭火

B.人工降雨

C.制造纯碱

D.作气体肥料

(3). 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构成分子相同

D.都是有毒气体

(4).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CO与生成的CO2的质量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

4、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生成的

A.ZnCl

B.CuC1

C.FeCl

D.Al2(SO43

5、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A.溶液

B.KCl溶液

C.CuO粉末

D.固体

6、下列关于分子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干冰制冷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D.水冻成冰后,分子不再运动

7、臭氧具有“双重人格”:平流层中的臭氧具有阻挡外来紫外线辐射的作用,能保护地球生命;近地面的臭氧超标,可对环境、健康等造成较大危害。大气中的氧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为臭氧,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氧气、臭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C.臭氧分子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9、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用燃着木条

B.用带火星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闻气味

10、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用下面化学反应可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R的化学式为

A.CH2O

B.C2H4O2

C.CH4

D.CHO2

11、下列气体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水蒸气

C.氧气

D.氮气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炭黑常温下性质稳定,可用作书写用的墨汁

D.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13、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防锈一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B.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一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

C.石油气被液化储存于钢瓶一分子之间的间隙改变

D.日常生活中用活性炭净水一活性炭可以消毒杀菌

14、富氢水指溶有极少量氢分子的水。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

B.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所含氢分子静止不动

D.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15、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 +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A.NH3

B.H2

C.H2O

D.HCl

16、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17、将含有CH4和H2的混合气体4g完全燃烧,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10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CH4和H2的质量比为

A.2:3

B.3:10

C.8:1

D.8:7

18、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下列活动涉及的变化中有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画面回放

B.坐椅安装

C.泳池消毒

D.电灯发光

19、儿童缺锌主要是由于食物摄入量不够或者是偏食引发的病因,这里的 “锌”指的是

A.锌单质

B.锌粒

C.锌元素

D.锌原子

2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中混有的

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氧气后点燃

B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

向盛有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搅拌

C

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A.A

B.B

C.C

D.D

21、如图“北斗七星”代表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已知A、C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D可作食品干燥剂,F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气体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B可以燃烧

B.物质D可以和物质F反应生成物质E

C.若通过物质F和物质E反应生成物质G,则物质G为碳酸

D.物质A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之一

2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验证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

D.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着火点有关

2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D.酸雨的pH小于7,但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2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 探 究 CO2能 否与水发生反应

D.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A.A

B.B

C.C

D.D

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量取9.0mL液体

26、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方法都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钠和亚硝酸钠

放入水中观察

溶于水滴加酚酞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到木条上

加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溶液吗?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若a中混有少量b,提纯a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2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如图甲、乙所示是碳元素和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丙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仔细观察,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分析,氮气是由______(选填“氮元素"或“氮原子”)组成的。

(2)碳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若图丙中粒子的化学符号为O2-,则x=______

(3)如图所示是火箭燃料肼(N2H4)与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9、日常生活中实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C12H22O11),则:

(1)一个蔗糖分子中含有的CHO原子个数比___

(2)蔗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___

(3)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

3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硫(S)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612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种;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为___________

31、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果D是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如果D不是酸碱指示剂,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2、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3、小明居家期间为家中植物施加了化肥硝酸钾,硝酸钾是_______________肥(填化肥种类)。

34、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见元素,该元素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形成的离子为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5、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2个氮原子__________

②三个氢分子__________

③铵根离子_________

④氯化铁_________

⑤碳酸钠____________

⑥写出+6价硫对应的氧化物___________

2)写出数字的含义:2H2O中大数字“2”__________;小数字“2”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

②电解水__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

36、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人们向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______(硬水软水”)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关于图2所示实验的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A试管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该反应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D、试管B中的气体可以做燃料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请结合题中所给试剂回答下列问题,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从试剂瓶中取出药品时,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不需考虑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

(4)已知NO气体难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略大于空气(密度与空气相近),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若某气体可以用C装置收集,则换用F装置收集时,应将气体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下面是对“MnO2催化H2O2分解制氧气实验”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Ⅰ、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5%的H2O2溶液加入干燥管的球泡中,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Ⅱ、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①可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___________

②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节约药品

b、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c、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3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取O2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

3)某同学用D装置集满一瓶O2后,实验时发现O2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 

4)某同学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收集装置是_______, 检验CO2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5BC的组合也可用于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制取二氧化碳,但最好把橡皮塞换成图2中的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制备氢气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该装置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适用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制氧气。

7)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进入_______(填导管口符号).

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______

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微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装置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我们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我们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增多,___________________增多__________减少。

40、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骨折。补钙保健品“盖中盖”钙片中的有效成分为碳酸钙[CaCO3],试计算: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碳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每片“盖中盖”钙片中含碳酸钙0.5g,成年人每天需要补钙0.4g,他应每天服用多少片“盖中盖”钙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