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嫦娥石”含有丰富的钙、铝、镁、钛等,是我国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其中“钙、铝、镁、钛”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花棚里香气扑鼻——分子不断运动

C.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间隔变大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分子自身体积变小

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C.铁、锌、铅都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4、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Cu

B.CO2

C.H2O

D.NaCl

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凉干

B.铁锅生锈

C.汽油挥发

D.冰雪消融

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H2

B.NH3

C.Cu

D.NaCl

7、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

9、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固体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C

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锌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10、下列客观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电子数不同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显著——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11、如图是超市销售的某种碘盐标签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配料: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净含量:500g

成分表:NaCl≥88%

钙(以Ca计)100~300mg

碘(以l计)10~25mg

A.该产品中的钙、碘指的是元素

B.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符号是Na+,Cl-

C.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显+5价

D.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2CO3

12、硅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储存量巨大,是制作芯片的优选材料。中国企业华为公司采用硅为原料制作的首颗“纯国产”麒麟710A芯片问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列含硅的物质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SiCl4

B.SiO2

C.Na2SiO3

D.Si

1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一个O2-内含有两个电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炉炼铁

B.胆矾的研碎

C.干冰升华

D.酒精的挥发

15、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汽油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6、下列图像符合相应实验过程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过量的稀硫酸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向一定量的MnO2中逐渐加入H2O2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Zn粉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

B.量筒读数

C.倾倒液体

D.取用少量液体

18、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红磷和木炭都可以燃烧,所以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19、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6

3

17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1

34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

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OH溶液可以腐蚀叶肉

B.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C.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

D.NaOH固体存放处应张贴如图乙所示标志

21、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词句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A.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

22、“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之一”。如图是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电荷数为14

C.图中x的值为8

D.硅原子质量为28.09

2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青铜

B.铁矿石

C.焊锡

D.铜

24、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

C.硅在地壳中含量排第一位

D.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5、下列关于用微粒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停运动

B.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H2O分子——微粒是很小的

C.气体可以压缩——微粒大小可以改变

D.食盐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2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资源、绿色低碳发展。则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改进燃煤方式,减少二氧化硫与粉尘排放

B.研究开发清洁能源

C.秸秆就地焚烧,及时还田

D.提倡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与数字组合填空

(1)一个氯离子_______

(2)二个汞原子______

(3)三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

(5)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没有_______

28、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物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9、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____

(4)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              C.溶质质量ab

D.溶剂质量ab           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30、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氢元素_______

(2)镁离子_______

(3)5个碳原子_________

(4)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

31、(4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只需答一点)  

(2)B装置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下列试剂后,迅速拧紧瓶盖并振荡,能使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变瘪的是(填序号)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澄清石灰水

(3)C装置中,实验现象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熄灭,原因为  

 

3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6个氦原子___________

(2)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

(4)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

33、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接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且易与水反应生成磷酸)

(1)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mL。

(3)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是:氮气难溶于水,其化学性质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4)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只写一个)。

(5)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吸收五氧化二磷

3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选填正确不正确)。

2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使用下列交通工具不会增加PM2.5的是_____(填序号)。

A 共享单车 B 柴油汽车 C 地铁 D 电动汽车

3)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被定为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二氧化氮   ⑤氧气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氧分子: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③氧化铝:______

36、赣南脐橙,诱万家。赣南脐橙富含番茄红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柠檬酸、氨基酸和钙、铁、磷、锌等元素。适宜在红土壤(略酸性)的环境中生长,种植时不宜放生石灰等碱性物质,可适当施加硝酸钾(KNO3)肥料。试回答:

(1)锌元素的符号_____

(2)硝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

(3)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

(4)红土壤显红色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铁离子Fe3+,其右上角的“3+”表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分别进行了甲、乙、丙三个分组实验。请回答:

(1)甲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实验时,除了要求两种待测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相同。

(2)乙实验需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3)丙实验的现象是烧杯_______中的酚酞变红。

38、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名称

食用纯碱

食用小苏打

主要成分

Na2CO3

NaHCO3

酸碱性

水溶液显碱性

水溶液显碱性

热稳定性

受热不分解

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实验探究]

(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

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 色,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由此推测可能   溶液碱性更强.

(2)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   (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预先装入少量的细沙或水,原因是___________

40、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中信息及相关要求填空。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硫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

(3)某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