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火炬高达7.85米,采用铝材打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铝原子中子数为13
C.铝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
D.铝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l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爆炸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的
B.所有的火灾都可用水扑灭
C.所有的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
D.所有的自燃都是由缓慢氧化引发的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氧气用作助燃剂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将一定量的Mg粉加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Mg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③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一定不含Cu(NO3)2、AgNO3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5、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石能源
B.它们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C.它们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它们都是混合物
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三者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乙、丙均是氧化物,则甲、乙、丙可能均由分子构成
B.若乙是一种常见的碱,则甲、丙可能都是盐
C.若甲、乙均属于酸,则丙可能是一种盐
D.若乙、丙均是单质且丙是气体,则甲可能是盐或酸
7、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双氧水制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水的电解
D.引燃密闭集气瓶中的木炭
8、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有CO、SO2、NO2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9、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表示向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
B.图乙表示相同质量的炭粉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
C.图丙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图丁表示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10、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下列家务劳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水淘米洗菜
B.喷洒酒精消毒
C.捡拾果核纸屑
D.整理折叠衣物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 | 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氧气后点燃 |
B |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 | 向盛有 |
C | 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泥沙 | 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
D |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A.A
B.B
C.C
D.D
12、下列方案能够验证金属活动性:铁比铜活泼的是
A.比较同样大小、厚度相同的铁片、铜片的硬度
B.比较同样大小、厚度相同的铁片、铜片的密度
C.将同样大小的铁片、铜片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D.将氧化铁和氧化铜分别加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氧分子:2O
B.2个氢原子:H2
C.1个镁离子:Mg+2
D.铜元素化合价显+2价: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B.蒸发氯化钠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闻气体气味
15、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放出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中都作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16、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碱”,该方法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A.NaHCO3
B.NH4Cl
C.CaCO3
D.Na2CO3
17、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匠人智慧。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东坡笠
B.陶器烧制
C.黎锦刺绣
D.雕刻椰雕
18、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鉴别的实验设计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取少量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
B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各取少量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沉淀 |
D |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看溶液是否变红 |
A.A
B.B
C.C
D.D
19、下列关于三氟乙酸(CF3COO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4种元素组成
B.氢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一个三氟乙酸分子中有8个原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0、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2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药品的气味
C.pH测定
D.稀释浓硫酸
22、“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和CO2的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等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等;CO可用作冶炼金属等
D.危害: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23、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下列火箭发射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燃料加注
B.瞄准定位
C.关闭舱门
D.点火发射
24、某固体粉末是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 ,一定不含
B.一定含 一定不含
C.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D.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25、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化学式为]晶体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五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C.该物质由42个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5:26
26、《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它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化学式为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g
B.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麻黄碱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
D.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7、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和天然气。
(2)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2017年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能源。甲烷属于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风力发电
B.潮汐发电
C.太阳能飞机
28、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点燃镁条作照明弹:___________;
(2)冒出大量白烟的反应:___________;
(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反应:___________;
(4)某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做此实验,集气瓶底要先留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做硫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也要预先留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
29、掌握常用仪器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从如图选择恰当的仪器,将仪器的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1)常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下使用的是_____
(2)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的是_____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通常用的仪器是_____
(5)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到的仪器_____
(6)可用于收集和暂时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
(7)常用于配制溶液和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
3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炼铁原理(用赤铁矿)_____
(2)吸热的化合反应_____
(3)铝和硫酸铜溶液 _____
(4)酒精燃烧_____
31、某元素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为:
①x的值是_______。
②下列微粒示意图,图中所表示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M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字母);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填字母),符号为_______。
③如图2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
D 该化学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E 参加反应的单质分子与化合物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3:2.
32、某同学配制50g15%化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需称取氧化钠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填下列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如果读数时仰视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偏大/偏小)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33、(5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B和G均是黑色固体,D、J均是常见气体,它们存在如下关系:
(1)AB+C+D
(2)B和F的溶液混合后能快速产生D,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D+GJ
(4)澄清的L溶液通入气体J,会变成白色浑浊M
(5)在M中加入稀盐酸,又会生成气体J
请回答以下问题:
(1)M的名称 ,B在反应中的作用 ;(2)B和F的溶液混合后能产生D的文字表达式为 ,G和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写出J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34、春暖花开,同学们举行野炊活动,携带了铁锅、鸡蛋、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所带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_(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
(2)小红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小强建议,用所带物品中的_____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3)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烤糊了 C.使用外焰加热
(4)煮汤时,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填写一条性质)。
35、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后形成粒子的符号_______.
(2)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______.
(3)如图3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A和C的质量比为____.
36、做完加热试验后清洗试管时发现试管底部已炸裂,分析原因________。(三点)
37、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可选择发生装置B或C,C相对于B的优点是_______,要检验二氧化碳,需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4)如图F,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若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出现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8、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若用⑤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b或c)进。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是因为生成_______(填写名称)其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4)③中,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_______(填字号)。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39、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电解水时,如果在正极上得到10mL的氧气,则负极得到的氢气应为__mL。电解水时,向水中添加少量硫酸钠固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某些地方用混浊的河塘水作生活用水,可加絮凝剂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某水样是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硬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危害例如__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40、已知水通电发生如下反应:2H2O 2H2↑+O2↑.根据此化学方程式你获得了哪些化学信息?(任举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