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

1

1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10

10

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避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3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2、下列化学符号的解释正确的是

A.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

B.:只能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

C.:“3”表示臭氧中有3个氧原子

D.读作硝酸亚铁

3、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A.干冰升华

B.电灯发光

C.轮胎爆炸

D.粮食酿酒

4、酚酞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关酚酞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8

B.酚酞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酚酞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60:7

D.酚酞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

5、有关2H2 +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D.2g氢气和lg氧气反应生成2g水

6、变化观是需要发展的重要观念。X、Y、Z的转化关系如下表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X

Y

Z

转化关系

A

B

CuO

Cu

C

CaO

D

C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在含量

B.探究催化的作用

C.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探究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8、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丁为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D.反应过程中丁、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5:8

9、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A.Mg2+ 1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CO2 二氯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元素

C.2Cu   2个铜原子

D.   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铅锑合金的熔点高,可在家庭电路中制作保险丝

C.铁制品具有导热性,可以做炊具

D.稀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11、硫酸钠(Na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完成下面小题。

【1】Na2SO4所含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N

B.Na

C.S

D.O

【2】Na2SO4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氧化物

【3】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2

C.+4

D.+6

12、乙醇()俗称酒精,可以做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由9个原子组成

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

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2.2%

13、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收集氧气

C.氧气验满

D.硫在氧气中燃烧

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乙属于氧化物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D.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8

15、2023年登革热在我省某地肆虐。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化学式为HCOOH,使叮咬处痛痒。下列有关蚁酸说法错误的是

A.蚁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

B.一个蚊酸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C.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9.6%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量取液体

17、《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C.水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

18、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MgO

C.NaOH

D.

19、下列区分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自来水和蒸馏水

食盐和纯碱

食醋和酒精

羊毛和涤纶

方案一

观察颜色

稀盐酸

闻气味

点燃,闻气味

方案二

肥皂水

加水溶解

点燃

触摸

A.A

B.B

C.C

D.D

20、“青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侧柏莲酮芳香油由三种元素组成

B.侧柏莲翻芳香油中共含有21个原子

C.侧柏莲酮芳香油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小

D.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0:1

21、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C.压缩气体分子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22、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C.露天焚烧秸秆

D.工厂污水直接排放

23、“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24、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市蜃楼

B.瓷碗破碎

C.蜡烛燃烧

D.酒精挥发

2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双氧水(H2O2

B.二氧化硫(SO2

C.二氧化碳(CO2

D.液态空气

2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C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D

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

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5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以下问题。

(1)利用图1研究燃烧的条件

水槽中放一定量热水,水面下a处放一小块白磷,观察到白磷不燃烧。在乙中放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将甲倒扣在乙上,观察到甲中水面下降,白磷露出水面,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2)利用图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并检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A溶液是  

②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打开 。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8、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自动喷出,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

③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可以采用_____方法。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

3)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9、超市中接触到下列用品。

(1)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饮料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为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加碘低钠盐的相关说明。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I)的化合价为______,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5g加碘低钠盐,则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约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0、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_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

31、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______;图中还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这样做会导致______

(2)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至少两条)。

32、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和表达化学信息。

(1)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钾原子_____;②1个氢分子:_____;③铵根离子_____;④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2O____

SO42____

3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A表示的是原子,则X=______

(2)B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C和A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则A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4)若X=13,A、D所示粒子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34、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n≠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_____

2)已知一种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_____

3)若m-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5、请用下列物质的代号填空。

A.食醋 B.甲烷 C.氢氧化钙 D.稀有气体

(1)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剂是____________

(2)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4)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___________

36、中国古代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从最初的“丹砂”到最后“丹砂”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本经逢原》中记载:砒霜疟家常用,入口吐利兼作,吐后大渴,则与绿豆汤饮之,砒霜是砷(As)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As2O3,请写出砒霜的名称______

(3)在霜降后,青菜、萝卜等素菜吃起来味道比较甜美,这是由于这些蔬菜中的淀粉在植物内酶的作用下会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属于__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或“氧化物”),做菜时使用的食用盐是由______构成的(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小明利用稀硫酸、稀盐酸、大理石、碳酸钠,以及以下仪器制取气体,并进行性质验证:

(1)仪器⑧的名称是_____

(2)若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组装好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则制取甲烷气体需要再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与制取二氧化碳明显不同,原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______都不相同。

(4)实验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能验证与水发生反应的是实验_______(填序号).

3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再 _________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3)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________时开始收集,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____________

4)实验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用微粒观点回答问题:

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________

(2)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