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这些草花长势泼辣,花期到,就像疯了一样,争先恐后地开出朵朵色彩的花,把乡土气息浓郁的笆装扮得美不胜收

C.这条公路风景秀丽,令人叹为观止,曲折蜿蜒穿过世上数座高山峻岭。

D.车辆在山路上高速行驶,突然前方路段山体滑坡,还好司机反应及时,汽车戛然而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B. 这个孩子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下更不敢说话了。

C. 在作文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的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获得一等奖。

D. 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3、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夕日欲(tú)   B. 沉鳞跃(jìng)   C. 交横(xìng)   D. 何处无松(bǎi)

 

4、涵养文化,可以选择不同方式品味诗词,请选出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诗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B.“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C.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面对《石壕吏》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浪漫主义诗人,《石壕吏》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

B.《石壕吏》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有力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C.《石壕吏》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作者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

D.本诗构思巧妙,用差吏的“怒”“呼”贯穿于老妇人陈情的全过程。

【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中,“独”字一词用得好,试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②夕阳西下,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④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⑥征于色,__________,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以上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段文字是作者对哪一事件做出的评价?在这个事件中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请列举其中两个险阻。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布伦木沙

宗利华

盖孜峡谷变得更加幽深,两边儿似乎随时会有岩石滚下来。前方的路有时看似突然消失,逼近后却又像硬生生在悬崖边凿出了一条道来。稍远处,可见冰山,冰雪从那里消融后,形成小溪,一路千条万条汇聚下来,流到我们身边儿,已是激流奔涌的一条大河。

我的手紧抓车把手,开车的老李却气定神闲。此人肤黑,额宽,头发有点儿卷,猛一瞅,像个蒙古人。他甚至还哼起歌儿。歌词我一句都不懂。

目的地是塔县。那里具有无穷而又神秘的魅力。此前,我对其印象仅仅是那部老电影,冰山、戈壁滩、寒风呼啸以及那忧伤的歌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个小巴郎子,他真是勺子!”老李笑着说

一个内地记者,一个边疆老警察,俩中年男人偶遇却很快喜欢对方,似乎是件怪事儿。不仅因为他跟采访对象熟,还因为我一眼就看出,此人身上写满故事。

“巴郎子”指男孩儿,“勺子”则是傻瓜。

“当年,部队转业,他完全可以留乌鲁木齐,可他非要回去。”

“还说别人,你不也跑那里去啦?”

“我是内地人嘛。你想,哨所、边境线、雪莲花、慕士塔格峰、雄鹰,哎哟,这些词儿、画面,活蹦乱跳,叫人热血奔流!这不就是一个男人想要的吗?一个男人,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就摆在眼前,你不去看看,不去经历下,将来不后悔死啦?可他不一样,他是地道的塔吉克呀。”

“他为啥坚持回来?”

“这人从来不说原因,几乎都不说话。你知道吗?他刚到塔县,立马被安排到马尔洋派出所,当所长。”

“一转业就是所长,多好!”

“好个勺子!你知道他前任是谁?就是我。我开车送他去报到。半路上我一瞅,这孩子挺激动,忍不住想泼冷水。我说:‘布伦木沙你先别高兴,那地方,只有你一个人。好处就是,所有职务都没人跟你抢,所长、教导员、副所长、户籍员、治安员,你想当啥当啥,随便挑。’”

“有这样的派出所?”

“当然有!那地方就一平房,没水没电。晚上点蜡烛,要喝雪水。白天好说,一到晚上,方圆多少里地,一点儿灯光都没有,除了狼叫就是风声。一个人呀,那种寂静、孤独,简直要人命啊!可你猜怎么着?他一听,兴奋得两眼冒光,说:‘我就喜欢那样。’我瞅他一眼,心说,你就是个勺子!”

我心里忍不住酸痛片刻。

“咱们到不了那里,暴风雪快要来临,万一挡在达坂那边儿,你就在那里过年吧。自从勺子去那里,两年多,我俩没见过面儿。”

一个人的派出所,那是啥样子啊?我依然沉浸于此。

“他后来生活的场景,比在那派出所还惨。高原帐篷哥嘛!”

布伦木沙独自一人,背个帐篷,攀行在高原上冰山深处,寻找散落的牧民。塔吉克牧民随时转场,居无定所。有的一家三代,都没有身份信息。布伦木沙要把信息记在本子上,带回县城,输入电脑。此非一日之功。可能在山里转半个月,一个人都碰不到。他随时随地安营扎寨,在山里一转,就是好几个月。帐篷外面,竖一杆红旗。方圆数公里,只要看见红旗,就能找到流动派出所。

“有一回感冒,发烧,要不是牧民发现,这勺子就把命扔那里了!整整一个月,用草药把他救过来的!常年一个人,现在他都不会说人话啦!”

“布伦木沙是啥意思?”我突然想起这问题。

“那是一条河的名字。塔吉克人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空气组成,水排在首位,塔吉克小孩子就以与水有关的东西来取名字。还有种说法很简单:木头筏子,河上渡人用的木头筏子。有些山里小孩儿上学,要过单边绳索桥,不是走上边,是用绳子捆腰上,悬挂着,划过河去。布伦木沙就经常护送小孩儿过河。”

有意思!布伦木沙,木头筏子。

前方峡谷出口,叫作布伦口。路标显示,海拔三千三百米。车子因为缺氧,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好不容易爬出峡谷,视线突然开阔无比,面前骤然出现一片幽蓝的水面。稍远处,则是灰白相间的一带沙山。

我和老李站在沙湖旁,望着远处的公格尔雪山。老李又哼起一首歌儿,然后扭头解释:“这是塔吉克民歌。意思就是:只有翱翔蓝天的雄鹰知道,帕米尔高原的宽广。只有古老的鹰笛知道,年轻猎手的忧伤。”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场所,地势险峻偏远,突出主人公工作环境的艰苦。

B.小说通篇布伦木沙都未直接出场,但是在老李给“我”的讲述中,人物形象逐渐丰满。

C.小说塑造身上写满故事的警察老李这一人物形象,其意在反衬主人公布伦木沙的高大。

D.小说结尾用老李的歌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边疆基层工作者希望得到更多人理解的心声。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个小巴郎子,他真是勺子!”老李笑着说。(“勺子”在文中多次出现,用意何在?)

2)你想,哨所、边境线、雪莲花、慕士塔格峰、雄鹰,哎哟,这些词儿、画面,活蹦乱跳,叫人热血奔流!(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作者为什么以“布伦木沙”为题?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年的味道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吉尔斯·达利,英国人,曾是时尚及音乐摄影师,后来把注意力转到了人道主义事业上,成为捕捉“激励人心的故事和人文精神”的纪实摄影家。2011年2月,他在阿富汗的一次行动中,不慎踩到地雷,失去了左手和双腿。在重症病房,他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他决定和死神搏斗,列下100位最想拍摄的人物名单,如果可以活下去,将为他们一一拍摄肖像。36次手术,10余次徘徊在鬼门关,他挺了过来。18个月后,他做出惊人的决定,用仅剩的右手,重回阿富汗继续拍摄。之后,他又投身2012年残奥会的报道中,为让全世界更了解残疾人不遗余力地工作。他康复后拍的第一张肖像照《故事的开始》,在今年3月被英国《卫报》评选为史上10幅最佳自拍肖像作品。

面对人生的打击,吉尔斯·达利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韧地与命运抗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经受挫折永不消沉,直面现实积极进取,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坚守。

要求:①认真书写,力争工整、美观。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班级名。

④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