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点燃该混合气体

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铁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做氢气燃烧实验时,先检查氢气的纯度,再点燃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先完成实验,后测质量

5、德化白瓷有如脂似玉的特点,其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画图雕塑

B.制模注浆

C.修坯施釉

D.入窑烧制

6、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7、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的硫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B.少量的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C.足量的铁在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并冷却至室温

D.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8、利用碳酸饮料进行如图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饮料时加压注入CO2,使CO2溶解得更多

B.实验过程中,碳酸饮料中的CO2分子在不断减少

C.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D.CO2也可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需具备科学严谨性,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硫的燃烧是氧化反应

B.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乳化现象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高锰酸钾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相同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高,因此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

10、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1、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之乡”的湖南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是中国冰糖橙的主要产地,新鲜采摘的冰糖橙可用于制作果酒,下列制作果酒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水冲洗

B.自然晾干

C.入槽捣碎

D.密封发酵

12、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死灰复燃

C.披荆斩棘

D.百炼成钢

13、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与海洋有关的生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制镁”

B.蒸馏法淡化海水

C.膜法淡化海水

D.海水“晒盐”

14、采取加压措施,使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大小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数目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秸秆露天焚烧,减轻劳动成本

C.超市购物用布袋盛装

D.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16、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都是燃烧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7、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Fe(Cu)

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C

CaO(

加热

D

(KCl)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18、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NaCl:1个氯化钠分子

B.N2O5:五氧化二氮

C.Cu:金属铜

D.:铵根离子

19、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20、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探究燃烧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的化学式是H2O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2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香蕉4.9~5.2: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显碱性的一种食物是

A.鸡蛋清

B.牛奶

C.苹果

D.香蕉

22、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地环绕地球飞行十四圈。在航天器中把转化成的一种反应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B.

C.

D.

23、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以下是影片中的情节片段,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戴编织草帽进行伪装

B.用燃烧瓶炸坦克

C.破冰过江

D.修补裤子

24、下列图示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有4个原子

D.该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2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有关劳动项目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利用铁的导热性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河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D

不能用钢丝刷擦洗铝制品表面

铝制品表面有致密氧化膜保护

A.A

B.B

C.C

D.D

26、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的是

A.高温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碳与足量的二氧化碳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6分)(1写出下列各元素的符号或者名称

钡__________  氖__________  Cl__________  Ca_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表示

两个氮原子__________  锰酸钾_________

 

2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选填“大”或“小”)。点燃蜡烛,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_____。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____

29、铝、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用金属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2)铝、铜、铁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为了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了选择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外,还需要选择的药品是    

(3)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_________.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3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序号)。

(3)图二中B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4)溴元素与图二中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1、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13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一~三周期中与8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号元素(填数字)。

③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④如图表示碘原子结构示意图,碘原子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个电子。

(2)能将下列物质:“空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铁粉、氮气、氧化铁”中的“氧气、铁粉、氮气”分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

32、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请填写序号)   

①铁生锈   ②水是无色液体   ③矿石粉碎   ④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⑤酒精挥发 ⑥食物腐烂 ⑦汽油易挥发 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   ⑩纸张燃烧

3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2)6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3)若用表示一个氯原子,则表示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34、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衣液能洗去衣物上的油污,是因为洗衣液具有_________作用。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5、8合金A四种单质组成,已知:合金A中不含KCaNa气体B可燃;气体G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G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所得蓝色溶液I的溶质有硫酸铜和 填物质的名称

3综合以上信息可推断:合金A CuC、四种单质组成。

 

36、1)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②_____,②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求出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_____

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仪器G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完成该实验,上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3)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按照如上图所示读数,对结果造成影响是__________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g氯化钠

B.用50mL的量筒量取水

C.溶解氯化钠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3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取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F装置和G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

气体→(   )→( )→(   )→(   )→D。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小明在学习了空气一课后,对空气的组成测定实验很感兴趣,于是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探究。

实验复演为测定空气的组成,小明选用红磷,按下图甲所示的装置,按课本上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最后打开止水夹,他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证实了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在此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然而,小明的实验出现了误差,仔细分析原因后发现,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红磷必须足量;③点燃的红磷必须迅速伸入集气瓶;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他又做了一次实验,可结果还是有误差,他发现是实验装置有问题,于是对装置进行了改进。

【实验改进】小明改用了下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48毫升。

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①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________

【实验再思考】通过氧气课题的学习,小明知道了硫粉在空气中也能燃烧,消耗氧气,因此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了上述实验,但发现没有倒吸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铁丝的燃烧,小明又迅速否认了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念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在选择此实验的反应物时,需要考虑全面。

【实验延伸】通过硫粉与铁丝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得出了反应能否发生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的结论。

如右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其中能说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  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有:i.实验更简便;ii._______________

 

4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电解水;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