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B.Al2O3中Al为+2价

C.硬铝的熔点比纯铝的小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雕刻砚台

C.伐木制舟

D.纺纱织布

3、“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氦气:He2

B.3个氢原子:3H

C.钙离子:Ca+2

D.氧化铝:AlO

5、规范严谨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CO2验满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塞紧橡皮塞

6、下列金属制品与其防锈的方法不合理的一组是

A.机器上齿轮——表面涂油

B.汽车车身——表面镀上一层其它金属

C.铁盆——表面覆盖搪瓷

D.不锈钢医疗器械——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

7、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温度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

升温,汞原子的间隔变大

D

用洗洁精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A.A

B.B

C.C

D.D

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春节临近,喜在千门万户中。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鞭炮    

B.剪窗花    

C.堆雪人   

D.放风筝   

10、折耳根是云南人民喜爱的蔬菜,其内含有鱼腥草素(),鱼腥草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下列关于鱼腥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腥草素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鱼腥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鱼腥草素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鱼腥草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1

11、下列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组别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通过灼热氧化铜

B

N2

O2

通过灼热铜网

C

C

CuO

在空气灼烧

D

FeCl2溶液

Cu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12、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其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物质是

A.N2

B.He

C.CO2

D.O2

13、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由碳和水组成

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C.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D.居室装修后为防甲醛残留,应开窗通风

14、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B.天然气泄漏,立即开排风扇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Fe3O4

B.铝元素:AL

C.8个硫原子:S8

D.2个镁离子:2Mg+2

16、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7、经历科学探究,发展创新思维。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制取氧气和燃烧条件探究的创新实验。

(1) 查阅资料: 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②P2O5+6NaOH=2Na3PO4+3H2O

(2) 实验过程:

I、据图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内筒向外拉出一段距离,盛有水的装置C 中导管内立即形成一段水柱。

II、向装置 A 中分别装入适量H2O2溶液和少量MnO2粉末,装置B中小试管装入一小颗白磷,装置C中装入适量NaOH溶液。

III、连接好装置,缓慢推送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注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Ⅳ、向装置B的仪器a中注入90℃热水, 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 I 中片刻后观察到C 中导管水柱下降,证明装置不漏气

B.步骤 III 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B 中白磷不燃烧

C.装置C 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为Na3PO4

D.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18、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家里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出泄露的燃气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药品

C.用煤炭取暖时,在煤炉放一盆水,可防止 CO 中毒

D.进入山洞、枯井、菜窖等地方时携带燃着的蜡烛或火把

19、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

B.

C.

D.

20、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84”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下列有关次氯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

B.其中氯元素为-1价

C.含有3个原子

D.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1、下列苍溪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岳东挂面发酵

B.制作苍溪根雕

C.唤马手工剪纸

D.织造歧坪挂毯

22、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这种方法制取氢气,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B.经过净化后得到的自来水是纯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

D.电解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4、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

A.CO

B.SO2

C.CO2

D.PM2.5

25、12月4日,“2023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创造大会”在海南博鳌会举行。为实现“双碳”目标,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柴油

C.氢气

D.天然气

26、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作制冷剂

B.生产汽水

C.人工降雨

D.火箭燃料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方法,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粗盐, 这种方法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粗盐经过_____、过滤、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再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精盐.

28、从①氧气②氖气③氮气④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气体:________

3)具有助燃性的气体:______

4)充入霓虹灯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______

29、(5分)运用线索~体系法,理清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全面、系统的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下面是对盐化学性质进行的归类,请填写所缺内容。

(1)有些盐高温可发生 反应,如CaCO32CaO + CO2

(2)有些盐可与些某些 反应,如CuSO4 + Fe == Fe SO4 + Cu;

(3)有些盐可以与某些 反应,如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有些盐可以与某些 反应,如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5)有些盐可以与某些 反应,如CuSO4 + BaCl2 == CuCl2 + BaSO4

 

30、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湖北武汉发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达芦那韦(化学式为C27H37N3O7S)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相比较,其抑制效率达280倍。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请回答:

(1)一个达芦那韦分子由___________个原子构成。

(2)达芦那韦中___________元素质量分数最小(填元素名称)。

31、甲烷是一种气体燃料,其化学式为CH4.则甲烷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32、(7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碳酸不稳定: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有机物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用符号或名称填空:

(1)氢离子    

(2)AgCl

(3)2个镁离子

(4)5个水分子    

 

34、下图是小强自制的简易净水器,请回答:

(1)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起 作用,除去水中固体杂质;

(2)活性炭有   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

(3)请问经过这一系列的净化过程,得到的水 纯净水(答是或不是)

(4)怎样鉴别净化后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若是硬水,生活中可用 方法将硬水软化。

 

35、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麦准备完成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的鉴别实验

(1)可直接观察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他再分别取少量另三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向这三只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先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接着,他另取剩余两种溶液,分别加入___________(写出所选物质的化学式),即可鉴别出剩余的两种物质。

3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酒精灯上金属网罩的作用是______;实验结束,要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再炮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

(2)乙是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此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丙: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在其他操作和步骤均正确的情况下,此操作会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列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

(2)若实验室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 F 为某同学设计的氧气制取及性质验证的装置。球形干燥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4)某气体 X 可用 D 装置收集,若改用 E 装置收集,则气体 X 应从______口进(填“b”或“c”)。

38、下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小明对该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你认为这样改进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小龙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__(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时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请说出过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条即可,下同)。

(2)请谈谈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1)的不良影响。

40、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图中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