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某无色气体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质量比为11:9,该无色气体不可能是

A.CH4

B.CH4、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C.CO、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D.CH4、CO、H2分子数比为1:1:2的混合气体

2、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下列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P2O5

B.Fe3O4

C.C2H6O

D.ClO2

3、金银花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绿原酸由43个原子构成

D.绿原酸由3个元素组成

4、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列物质中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氧气

C.氯化钠

D.铜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点燃酒精灯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SO4

C.CaO

D.NH4NO3

7、CaO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8、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灭火利用的是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助燃、不可燃

B.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C.高楼失火时,乘坐电梯逃生

D.将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9、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多样的。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生铁

B.水银

C.干冰

D.冰

10、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

B.乙中的水只用于提供热量

C.丙中的水用于溶解碳酸钠

D.丁中的水只用于观察气压变化

1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守株待兔

B.滴水石穿

C.刻舟求剑

D.滴水成冰

1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是一种基本的化学素养。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红棕色固体氧化铁

B.向硝酸银溶液中伸入铜片: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C.电解水:产生大量气泡,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3、阿奇霉素(化学式为C38H72N2O12)是一种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抗菌药物,下列关于阿奇霉素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一个氮气分子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D.属于氧化物

14、下列有关元素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D.太阳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氦

15、某研究团队研制的 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乙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该反应后原子的总数增加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6、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水稻种子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A.维生素

B.油脂

C.蛋白质

D.糖类

17、下列实验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检验装置的

气密性

B.验证二氧化锰可作

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D.比较二氧化碳

含量的高低

A.A

B.B

C.C

D.D

18、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侯德榜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19、2023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针对该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防止水污染,黄河滩区禁止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

B.黄河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

C.对黄河的水质定期检测,不向其中随意扔垃圾、排放污水

D.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后可成为沿河两岸居民生活用水

20、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21、“天宫课堂”第四课于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开课,在航天员演示的实验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

B.乒乓球拍击打“水球”

C.大小钢球发生碰撞

D.陀螺旋转带动宇航员旋转

22、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

2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理论上不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

B

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加肥皂水,振荡

C

检验NaOH固体变质

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D

制备硫酸铜

向金属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24、2023年10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太空行走时需要“人造空气”供给呼吸,“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

A.78%

B.0.94%

C.21%

D.0.03%

25、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解释

A

用墨书写或绘制书画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

燃煤脱硫

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C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D

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

CaO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A.A

B.B

C.C

D.D

26、下列示意图表示了A()与B()生成C()的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2:2:3

B.1:2:2

C.1:1:1

D.2:1:2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事实: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在高温下炼铁: _______

(3)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_______

28、我市开发的多处温泉度假村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1)温泉水富含钾、钙、镁、氟、硅等,这里的“钾、钙、镁、氟、硅”是指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 ②原子 ③元素

(2)检验该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

①食盐水 ②肥皂水 ③消毒水

(3)进入温泉池中的水可通过活性炭进行净化,活性炭能起到净化作用,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性。

(4)泡茶时,为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可在茶杯内装上纱网,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是____

29、蓝山水甘甜可口,下列是蓝山水厂的生产的过程:山泉水→A(明矾沉降)→B(操作)→C(活性炭)→D(加入氯气)→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泉水是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把山泉水中不溶性的固体去除的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

(3)活性炭能除去山泉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4)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有哪些?(合理即可)_______

(5)硬水给生活、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0、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

___________________

放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___________________

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___________________

容器口塞橡胶塞时,把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

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化学用语填写:

(1)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2)氨水______

(3)铵根离子______

(4)n个亚铁离子______

(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2、我国纪念2021年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认识水。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此操作中活性炭的作用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

(2)图2在实验室中用来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这种方法的名称叫_______

(3)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

(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5)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

3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这是因为____(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能用____(填序号)。

A.闻气味    B.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点燃    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4)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____使用清洁能源__

34、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___,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蒸汽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   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标条件)。

 

 

35、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北京冬奥会充满着“化学元素”。

(1)绿色冬奥:北京冬奥会广泛使用氢能源车辆,成为了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AlH3,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使用化合物X作燃料,其燃烧反应方程式为。推断燃料X的化学式是____

A.C3H8                    B.C3H6                    C.C2H6O                    D.C3H8O3

(2)爱心冬奥:我国防疫人员默默奉献,保证了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下列行为不符合防疫要求的是_______。

A.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

B.使用公筷,采用分餐制

C.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D.主动与外国运动员握手问候

(3)人文冬奥: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直饮水处理技术,为冬奥场馆提供了高品质安全用水,该直饮水经过二氧化氯(ClO2)消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4)科技冬奥: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冬奥速滑场馆。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可作制冷剂。冬奥会工作人员的防寒服用石墨烯发热材料制作,通过供电能迅速产生热量。由此说明石墨烯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A.导电性                           B.吸附性                           C.导热性                           D.助燃性

(5)智能冬奥: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有效阻断新冠疫情的传播,各场馆和比赛场地入口均有智能机器人提醒“请佩戴医用口罩”、“及时洗手、消毒”。某免洗洗手液产品的标识为“75%酒精抑菌免洗凝胶”,其中起抑菌作用的物质是_____

36、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则该变化属于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在以下几种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高锰酸钾、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液氧)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并要控制反应的速度则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药品选用高锰酸钾,则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图中还差一种用品,应为___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________通入(填“c”或“d”,下同),并在______________端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就能知道是否集满;如果在F装置中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______________通入,并且在______________端加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就能粗略知道收集氧气的体积。

38、实验室可用如图两套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铜粉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实验中忽略固体体积的影响)。

(1)图1实验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按如下操作步骤进行图2实验:

Ⅰ、检查装置气密性。在试管中装入足量的铜粉,塞紧橡胶塞,把注射器甲的活塞推到零刻度处固定,注射器乙中空气的体积为V1mL。

Ⅱ、加热铜粉,并反复推拉两支注射器的活塞。

Ⅲ、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再次把注射器甲的活塞推到零刻度处固定,注射器乙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为V2mL。

Ⅳ、洗净试管并装满水,塞紧橡胶塞,再把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3mL。

①步骤Ⅱ中反复推拉两支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

②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用V1、V2、V3的代数式表示)。

(3)对于图1、图2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图1、图2实验中的红磷或铜粉可以用硫粉代替

B.图1、图2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剩余气体为纯净的氮气

C.图1实验: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D.图2实验:若铜粉量不足会使V2的测量值偏大

E.图2实验:连接好装置,推动注射器甲的活塞,松开手后,若活塞回到原刻度,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11分)

下图A与B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的仪器名称是   ,若想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想制取CO2,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A”或“B”)。

(2)装置B表示正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为防止水倒吸,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气密性的检验: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然后加水浸没瓶中导管的末端,用热毛巾捂住瓶,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装置漏气

(4)图C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5)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小明按图C实验时,上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原因  

 

40、共享单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大家的喜爱。

(1)上左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共享单车的措施之一是防止其锈蚀,其中链条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__________

(5)共享单车中有些部件是由钢铁制成的,右图是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模拟实验,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