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金属的年代早晚只取决于地壳中金属的含量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D.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2、芯片蚀刻过程中,当物质NF3气体与硅反应时生成的物质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丁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上述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甲物质中含有氮、氟两个元素

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原子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4、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CO2有毒,不溶于水

6、成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表达的本意与燃烧和灭火无关的是

A.水滴石穿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星火燎原

7、研究发现,高温下水会发生热分解。水热分解体系中微粒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低于 2000 ℃,水分子不发生热分解

B.曲线 A、B 分别表示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当氢分子的含量达最大值时,水分子全部分解

D.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中微粒的总数不断增多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都是金属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乱扔生活垃圾

B.植树造林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露天焚烧秸秆

10、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会造成生态污染的是

A.燃煤发电

B.垃圾回收

C.街道酒水

D.植树造林

1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一一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一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一一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石墨用于制电极一一石墨具有导电性

12、下列关于分子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干冰制冷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D.水冻成冰后,分子不再运动

13、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为Si

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文物的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岩石打制的石器

B.玉石雕刻的玉印

C.汝窑烧制的瓷器

D.郑州出土的金覆面

15、2024年1月9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自动对接

D.点火发射

16、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闻药品气味

C.读出液体体积

D.检验二氧化碳

1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将海水转化成淡水

过滤、活性炭吸附、煮沸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D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18、《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楠木制舟

B.轧蔗取浆

C.沙里淘金

D.烧石成灰

19、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总装调试

B.燃料注入

C.点火发射

D.船箭分离

20、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

C.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粒子为Na+、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21、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

22、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C.做铁丝燃烧实验:先打磨铁丝,后盘成螺旋状

D.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气管

23、利用碳酸饮料进行如图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饮料时加压注入CO2,使CO2溶解得更多

B.实验过程中,碳酸饮料中的CO2分子在不断减少

C.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D.CO2也可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

24、归纳与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故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微粒,故带正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阳离子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分解反应可以生成两种物质,故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25、下列关于三氟乙酸(CF3COO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4种元素组成

B.氢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一个三氟乙酸分子中有8个原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6、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气体发生和收集问题,已知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9 g/L,请你分析以下A、B、C、D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气体

标准状况下密度 /(g .L-1

溶解性

A

0.093

难溶

B

1.429

微溶

C

0.771

易溶

D

1.997

可溶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已知有如下反应: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O4

(1)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_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用C装置收集氧气,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氧气:若F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

(3)从上述所给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一套用过氧化氢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各仪器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     .此套实验装置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  

(4)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的大理石(CaCO3)与稀盐酸(HCl)气体溶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CaCl2和H2O.你认为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9、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 。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是 _________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_________

 

3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_性。

②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______性(填“热塑”或“热固”)。

③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______

④请你说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

(2)现有C、H、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最常用的溶剂______

②建筑业常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其主要成分是______

③用作补钙剂的盐______

31、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玻璃车   B 镁铝合金车体   C 塑料小桌板   D 涤纶座套

2)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性。

3)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____等特性。

4)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2、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铼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____

(2)若B表示离子,则X=_________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C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代表的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F和Cl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烷与水蒸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字母,下同),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写出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装置可以选择 ,用此方法收集时,判断氢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5、化学对人类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 干冰; B 活性炭; C 钛合金; D 石灰石; E 碳酸氢铵; F 硅晶片;

1)用以生活净水的是_____

2)用以制造手机芯片的是_____

3)用作化肥的是_____

4)可用于制造C919大飞机的金属材料是_____

5)炼铁中用到的是_____

36、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年周岁的生日。 结合图回答问题。

1)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的是______

A 张青莲  B 道尔顿 C 门捷列夫   D 阿伏加德罗

2)第一至第三周期结尾的元素依次为______填元素名称、氖、氩,它们属于的元素类型为______

31-18号元素族除外都属于主族,这些元素所在的主族数与原子的______相等。

4)甲图为金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______,______

②金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③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则金原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填字母

A B  C  D

5F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3是某牙膏的标签部分,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 144,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摩擦剂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元素,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 的质量为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O2并验证O2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某同学按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O2,发现所得的O2不纯。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 条即可)。

3)图2中能说明木炭在O2中燃烧的产物为CO2的现象是_____

4)加热混有MnO2KClO3固体也可以制取O2。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中除了生成O2外,另一产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现欲鉴别两瓶无色、无味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 另瓶是H2O2溶液),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__________ 若有气体产生,则证明该液体为H2O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该液体为蒸留水。[方案中必须指明所用的仪器和药品,以及药品的大致用量]

38、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图是初三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实验场景,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后得出的结论为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填一个即可)。

(2)图2实验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CO2与水发反应生成碳酸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图3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为了达到实验的预期结果,实验要在______中进行。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灭”字是一个会意字,它意味着灭火可采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水火不容”意味着灭火的另一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再举出一种不同于上述两种原理的具体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和生活中均蕴含有化学知识。

“风吹柳花满店香”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使用久了的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可用_________ 浸泡除去;新房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会释放有毒的甲醛(CH2O),有经验的人常在室内放些活性炭包,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 性。

40、把干燥的KClO3固体15g与5gMnO2混合均匀,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氧气。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试计算:(1)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

(2)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