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咏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梳理了埃德加·斯诺对毛泽东的评价,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和率真,富有幽默感,时常露出质朴的笑容。
B.不屈不挠,冷静理智,极具个人魅力——这些特质使他成为“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
C.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博览群书,在哲学和理事方面造诣很深。
D.有着无穷的精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2、下列关于《昆虫记》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一反常态,把昆虫放在盒子里,浸在酒精里观察、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B.《昆虫记》中写到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C.《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地称这些虫为清道夫。
D.《昆虫记》堪称是科学与文学结合的完美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的美誉。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鲜腴(yú) 国殇(shāng) 秀颀(qí) 殚精竭虑(dān)
B.篡改(cuàn) 碉镂(lòu) 瞥见(biē) 坦荡如砥(dǐ)
C.镌刻(juàn) 颁发(bān) 罅隙(xià) 瞠目结舌(tāng)
D.翘首(qiào) 题跋(bá) 吹嘘(xū) 振聋发溃(kuì)
4、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 《统筹方法》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三种烧水泡茶的方法的不同优点,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统筹方法的作用。
B. 《河中石兽》选自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昀。文章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分析各种因素,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C. 《宽容是一种爱》选自《梦之门》,作者是肖复兴,文章开头用一首小诗引出了作者的观点——宽容是一种爱,然后阐释了“宽容”的深层含义,并结合社会现实,肯定其意义与作用。
D.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文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要把自己培养成君子,注重“静”“俭”二字;还告诫儿子要刻苦学习,通过学习增长才干。全文既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有殷殷期盼之情。
5、赏析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句中的_______ 一词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颈联运用了_______的表达方式。
【2】请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诗。
6、课内古诗文默写。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式微》)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城阙兮。(《子衿》)
(5)《关雎》中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A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B曰:“谁能当之?”A以手指B,后自指,曰:“天下英雄惟君与A耳!”B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持匙筯,不觉落于地下。
(1)此语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A指的是_________,B指的是__________
(2)A邀请B“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直不起腰的父亲
①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驼背的中老年人,男性偏多。头前倾,背部凸起,他们像一座弯峰,一副腰总也直不起来的模样。每次看到他们,我都不禁想起我的父亲,他也直不起腰,且背驼得厉害。
②生命最后的那几年,他走路时,弓着背,看得我好揪心,想流泪。父亲也曾去不少医院看过,但都未能看好,医生说他的脊椎已经严重变形了,不可逆。父亲直不起腰,不是没来由的。长年累月辛苦操劳,咬牙坚持地负重前行,像一根根稻草,一点点压弯了他。
③我儿时,为了养家糊口,父亲给窑厂当挑货郎,把“窑货”挑到镇上去。所谓的窑货,就是窑厂烧制好的土陶品,各种瓶瓶罐罐……父亲要挑着它们,走十多里的山路,送到镇上指定的商店里去,挣些运费。挑担时,通常都是大窑货里放着中窑货,中窑货里放着小窑货,水缸里放着晒缸,晒缸里又装着钵子,钵子里还盛着碗碟,加起来重达上百斤。
④山路本就难走,何况还有易碎的重货在肩。一路上,父亲左右肩轮换着挑,却不肯轻易歇担,其负重之累可想而知。返回时,他也舍不得空着肩,会挑一担柴火到窑厂,再赚点运力钱。
⑤那时,我刚上小学,学校离家较远,途中都是逼仄的小径,高高低低,多的是沟沟坎坎。每当山洪暴发时,洪水便会淹没小路。这时,父亲又多了一个任务,他得送我上学,遇到水深的地方,要背着我涉水过去。虽然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可那时的我,却是个胖小子,重重地压在父亲的肩背上。父亲那时,正值壮年,腰板挺直,一点都不在乎。
⑥我到县城上中学时,家里的开销更大了,挑窑货的收入,已经远远不够应付了。恰好,我有个亲戚,住长江边上的一个码头旁。在他的帮助下,父亲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在码头上,当扛麻袋的装卸工人。报酬不错,但活也更累,每个麻袋重达上百斤,扛上肩,还要爬上一段很长的台阶,送到岸边的货车上去。扛一袋能有两毛钱,父亲一天能扛到两百多袋,有四五十块钱的收入。
⑦有年暑假,我去看父亲。烈日火辣,江水粼粼,热浪滚滚。父亲光着膀子,将一袋鼓胀的麻袋,压到肩上,然后侧开脑袋,弯着腰,一袋又一袋,一趟又一趟地来来回回。沉重的麻袋渐渐压得他抬不起头,直不起腰。晚上,父亲带我去吃饭,跟在他身后,我发现,父亲已经有些驼背了,走路的姿势,跟扛麻袋时的差不多,仿佛随时要卸货。
⑧后来,码头卸货直接改用叉车了,父亲和他的工友们,也就无货可扛了。但他却并没有因此停下来,结束挑担扛货的日子。不久,县城迎来了棚户区改造,许多老旧房子被拆,父亲又找到了一份给包工头拉砖、挑砖的工作,用肩扛,用板车拉,依然流着汗,从早到晚。
⑨父亲就是在这样的劳累中,背慢慢驼了起来。每个直不起腰的父亲,身后都背负着一个家,他们如同我的父亲,有着迎难而上、绝不退缩的担当,他们咬牙坚持,驼背前行,只为让家人能过得更好一点,生活能更幸福一些。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⑦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
【3】请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4】请简要概括选文中的父亲的形象。
9、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人,陌生人、亲人、爱人、朋友……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以“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