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钠冷快中子反应堆”的建设有助于缓解铀短缺。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带11个单位正电荷

B.钠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1个钠原子的质量为

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是8

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足量水,过滤

C

通入足量的溶液

D

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下不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A.煤的燃烧

B.汽车尾气的排放

C.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D.植树造林

5、脯氨酸是一种常见的催化剂,其化学式为C5H9N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脯氨酸属于化合物

B.脯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脯氨酸分子中含有17个原子

D.脯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C.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D.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7、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三者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乙、丙均是氧化物,则甲、乙、丙可能均由分子构成

B.若乙是一种常见的碱,则甲、丙可能都是盐

C.若甲、乙均属于酸,则丙可能是一种盐

D.若乙、丙均是单质且丙是气体,则甲可能是盐或酸

8、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

C.稀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D.溶洞的形成:CO2+H2O+CaCO3=Ca(HCO3)2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固体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0、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中装置进行实验1和实验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反应结束时,冷却至室温,可观察到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偏转

B.红磷燃烧产生白烟,甲同学打开橡胶塞看到白烟散出后,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天平向右偏转

C.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D.实验2反应过程中,天平始终保持平衡状态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中子数为24

B.该元素符号是CR

C.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1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生铁

B.化合物:氯化钠、氧化汞

C.氧化物:氧化镁、氧气

D.单质:氮气、铜

13、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g,微粒D中的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阳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

14、试管是最常用的化学仪器。下列试管的使用中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B.塞紧胶塞   

C.振荡液体   

D.加热液体   

1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

B.2H

C.2H2

D.2H2O

1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CO2

与水反应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

需要有氧气

测定空气中

氧气含量

A.A

B.B

C.C

D.D

17、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污染空气。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CH4+2NO2=C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2

B.C

C.CO

D.O2

18、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反应后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9、锆是一种稀有金属,具有惊人的抗腐蚀性能、极高的熔点、超高的硬度和强度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工、核反应等领域。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锆属于金属元素

B.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

C.锆原子中的中子数为40

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20、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加入明矾,充分振荡,静置

B

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的O2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C

鉴别硬水和蒸馏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排空气法收集O2时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燃烧更旺

A.A

B.B

C.C

D.D

21、化学知识包罗万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少年喝牛奶补钙,这里的“钙”指钙元素

B.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菜刀不选用铝制,因金属铝的密度小

D.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石油各成分,得到汽油、煤油等

22、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说明白烟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 而焰心温度最高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A.A

B.B

C.C

D.D

23、如图表示X和Y的相互关系,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含氧化合物

单质

浓溶液

混合物

Y

氧化物

纯净物

饱和溶液

化合物

A.A

B.B

C.C

D.D

24、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图。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

B.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

C.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3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32

25、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合理的是

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一定条件下,水变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6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变小

D.1L大豆与1L沙子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分子间有间隙

2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不属于对实验现象描述的是

A.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B.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三层

C.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下列的化学反应,请用化学表达式表示,并回答问题。

(1)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生成______色固体。集气瓶预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3)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集气瓶要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28、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液氧

29、根据图中所给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离子:___

2)由12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3)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0、(7分)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④的名称是: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写化学式),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写化学式)

(5)实验室有一瓶久罝的氢氧化钠,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前纯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整数).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1 3个氢离子_____

2)原子序数为18的原子_____

3)氢氧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

32、阅读化学史,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对水的组成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把锌粒加到稀硫酸中,发现了“易燃空气”。同一时期,普利斯特里发现这种气体可以在玻璃容器内燃烧产生水珠。1781年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发现“易燃空气”可以在纯氧中燃烧,并且生成物只有水。可惜两位科学家受当时“燃素说”的影响,没能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1782年,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后,又将水蒸气通过高温金属铁管,获得“易燃空气”和一种黑色固体,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易燃空气”和氧的化合物。1787年,拉瓦锡将“易燃空气”命名为氢气,正式提出了氢这种元素。1880年英国科学家尼克尔森用伏打电池进行了水的电解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拉瓦锡的结论。

(1)“易燃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1782年拉瓦锡实验获得的黑色固体是Fe3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1800年尼克尔森的电解水实验中,需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

(4)1800年尼克尔森的实验,得到了“易燃空气”和氧气,推测“易燃空气”和氧气的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33、2020年5月27日,中国人再次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并完成了相关的测量任务,世界屋脊又一次见证了中国人的不懈探索和笃定前行的坚韧。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帮助登山人员解决呼吸困难的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什么?检验该物质的方法是什么?______

34、2017年1月《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在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氯化钠会再次析出。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①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

________(填“变大” 或“变小”)。

②常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

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已知: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①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

________(填微粒符号)。

②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5、(1)初中化学很多实验中均用到了水,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五个实验中分别用到了水。

A配制氯化钠溶液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燃烧条件  E乙醇和水混合

请你从实验中水的作用的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将上述实验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实验_________________(不能只含一种)。

(2)La(镧,音lán)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氯化镧、硝酸镧都溶于水,请你写出氯化镧的化学式_________,镧与硝酸锌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4)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为常见的实验装置,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

1)将含有水蒸气的一氧化碳气体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有_____(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进行干燥再通入C装置。写出C装置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当黑色的CuO全部变成亮红色物质后,应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填“熄灭酒精灯”或“停止通CO”)。

2)如果要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CO,则仪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处理装置,请写出一个具体的尾气处理装置_____C装置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如果要验证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BCB→尾气处理装置。则第一个B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写出第二个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果没有A装置,对实验有何影响_____

38、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

(1)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下列A、B、C三个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利用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从微观方面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_,因此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3)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下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几个重要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装置A中,与玻璃管a相连的电极是_____极(填正或负)。

2)在装置B中,该实验设计的不足是_____

3)在装置C中,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然后才能加热,其目的是_____;在导管末端要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

4)在装置D中,集气瓶底部要预先留有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

40、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