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碳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D.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2、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对大棚蔬菜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B.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要向水中添加少量该物质,就能把水变成油
C.冬天,某村有一户人家关门闭户在家烤火,结果导致全家中毒
D.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死亡
3、己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物质,分别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则X是下列各项中的
加入物质 | 稀盐酸 | NaOH溶液 | AgNO3溶液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A.CuO
B.Cu(NO3)2
C.Na2CO3
D.CuCl2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CaO(CaCO3):加水充分溶解,再过滤
C.CuO(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D.CO(CO2):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5、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化学式为]晶体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五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C.该物质由42个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5:26
6、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铁制品比铝制品容易生锈,所以铁比铝的化学性质活泼
8、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H2SO4
B.CaO
C.KOH
D.Na2CO3
9、水是一种重要资源,下列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0、如图是电解水的反应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1和管2中气体的质量比是2:1
B.管1中的气体是氧气
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能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B.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臭氧
12、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为了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用于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
C.高氯精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1:1
D.高氯精由12个原子构成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鉴别CO和O2 |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C |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高锰酸钾 | 加热固体 |
D | 鉴别黄铜和黄金 | 观察颜色 |
A.A
B.B
C.C
D.D
14、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电解水——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
C.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
分子间隔变小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15、下列属于置换反应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6、下列关于“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木炭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木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着火点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17、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无需用到的步骤是
A.静置沉降
B.吸附
C.杀菌消毒
D.蒸馏
18、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碘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分别将固体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
B |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 将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用浓硫酸干燥 |
C | 判断金属锌、铁、铜的活动性 | 将两根打磨后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
D | 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水蒸气 | 做对比实验:将一支铁钉密封在干燥的空气中,将另一支铁钉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
A.A
B.B
C.C
D.D
20、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直播中宇航员告诉我们,天宫中宇航员所用的氧气来自于电解水。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侧产生的是氧气
C.由该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21、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的燃料,将X、Y放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X、Z
C.Z、Y、X
D.X、Z、Y
2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3、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过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过程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关系:b点>c点
B.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C.c点氧气有剩余,说明红磷还在继续燃烧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8%
24、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镧是一种稀土元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镧的元素符号为La
B.镧原子核内中子数是57
C.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g
D.镧属于非金属元素
2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铁钉锈蚀条件与氧气有关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D.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26、硫化氢(H2S)为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可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实验室采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混合的方法制取硫化氢。下列装置会用到的是
A.
B.
C.
D.
27、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玻璃车 B 镁铝合金车体 C 塑料小桌板 D 涤纶座套
(2)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性。
(3)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____等特性。
(4)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8、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阻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9、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掌握有关质量守恒的相关知识。
(1)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下列A、B、C三个实验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A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_。
30、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各举一例)
(1)有H2O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H2O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猜化学谜语,可以提高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增强记忆。现有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请打一物质的名称 ;谜语中反映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是 ;该物质的用途有 。(合理即可)
32、阿伏伽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里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看图回答问题: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 ,是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气体能 ,是 它们的体积比是 。由此可知,水是由 和 组成的。
33、现有红磷、木炭、氧气、水、二氧化碳、生石灰、氧化铜、氢氧化钙溶液八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能产生白烟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
(2)具有明显放热现象的化合反应:_______;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_________;
(4)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___;
3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加持铁丝的仪器是_______;装置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从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条件是:_______;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C通过_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
(4)实验D中验证a管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
35、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产生气泡,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实验证明: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种生活中的节水方法:___________。
36、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铜和铁(观察颜色)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C.二氧化碳与氮气(观察颜色)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3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 大理石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某实验中取用了100g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4.4g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加水至A的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大理石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______________,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_______(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_________。
(4)如图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锌粒作为反应物来制取氢气,请你分析后判断,能否用上面A图中的整套装置来制取氢气?答: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8、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组装好仪器后要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_____后_____,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5)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端通入(填“a”或“b”)。
(6)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填序号)
39、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空气成分的_______%,空气污染指数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填两个)。
(2)氧气是________ (多选题)
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E.纯净物
(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氧的原子序数是8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g
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
(4)如下图,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这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
40、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写出用该正确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写出使用装置 II制取CO2化学方程式;
(3)简述使用装置 II前要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4)实验室制取H2、O2、CO、CO2四种气体时,可选用装置 III来收集的气体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