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有充足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H表示氢元素或氢气

B.Fe2+表示铁离子

C.SO2表示二氧化硫分子

D.5CH4表示5个甲烷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闻气味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4、下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B.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NO3,得到140g溶液

C.将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质量不变

D.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氦气:He2

B.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NaCl

C.3个铵根离子:3

D.硫酸铝的化学式:A1SO4

6、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

B.2H

C.2H2

D.2H2O

7、“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B.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8、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

A.制干冰

B.温室中做气体肥料

C.做化工原料

D.灭火

9、下列图像与实验设计对应正确的个数有

图像

   

   

   

   

实验设计

向一定量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浓度相同的稀硫酸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

将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足量铁钉的烧杯中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多,其质量分数约为78%

B.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D.会造成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有:SO2、NO2、CO2

11、某工业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后,点燃酒精灯加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观察到A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工业尾气是CO

B.若观察到A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工业尾气是H2

C.若观察到A处黑色固体无明显变化,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工业尾气是CO2

D.B处装置既可检验CO2,也可收集工业尾气

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倾倒液体

D.加热固体

13、“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换季之时,肺炎感冒多发,阿奇霉素(化学式为)是一种常用药,下列关于阿奇霉素说法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分子中含有分子

B.阿奇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8g

C.阿奇霉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阿奇霉素由38个碳原子、72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构成

1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2O2

B.NaCl

C.Ca

D.Ne

15、“数字化” 赋能化学实验。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进行实验。如图1,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到170秒,绘制出图2曲线AB段,接下来用热毛巾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绘制出曲线BC段。300秒时拿掉毛巾,使瓶口向下,绘制出曲线CD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静止不动

B.对比AB段与CD段,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C.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了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B.大量使用煤做燃料,并将锅炉烟囱加高,可以减少污染

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17、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1个甲醇分子中含有2个氢分子

C.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甲醇中碳、氢、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4:1

18、劳动赋能,助力成长。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自主探究:用稀醋酸浸泡鸡蛋,制得无壳鸡蛋

醋酸能与蛋壳主要成分反应

B

学校清洁:用酒精对桌椅进行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C

社区服务:垃圾分类,植树造林

节约资源,低碳环保

D

家务劳动:用扇子扇炉火

提供充足空气促进燃料燃烧

A.A

B.B

C.C

D.D

19、下列判断和说法正确的有

①75%医用酒精指的是100g酒精溶液中含有75g乙醇。

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③如图1所示是相同质量的+2价金属a、b、c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三种金属均有剩余。

④如图2所示是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通过对比实验A、B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11

D.丙一定是化合物

21、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骨笛打孔

B.酱酒酿制

C.玉器雕琢

D.竹简刻字

22、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跟石蕊试液类似。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加入的调味品可能是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2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分解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向两份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 Mg和 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24、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汽油挥发

B.电灯发光

C.铁锅生锈

D.冰川融化

25、气体的溶解度与多种因素有关,能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的选项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而氧气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2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生活场景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鸡蛋煮熟

C.湿衣服晾干

D.天然气燃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O”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图: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据此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_不变;

(3)已知“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m 倍。该反应中生成物与的质量比为_____

28、某化学小组向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到滤液和滤渣。

(1)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程式____________

(2)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什么金属___________

(3)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什么___________

29、兴趣小组将15gNaCl 90%的粗盐(杂质:泥沙)提纯NaCl固体。

(1)操作②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_,操作②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_,其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提纯获得的NaCl12g,由实验操作不当导致产量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粗盐没有完全溶解   B.滤纸破损

C.过滤器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进行操作③时有液体溅出

3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氧气是由______。(填“氧元素”或“氧原子”或“氧分子”)构成的。

(2)原子序数为 101 的元素被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 Md),用来纪念______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58,钔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 A 和 B 两种元素的原子______相同,所以他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 C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③ D中x=______, A、B、C、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

31、(5分)有下列所示仪器、药品(正下方为其编号),进行实验并探究。

         

(1)下面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的实验方法是    

A.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B.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2)为探究一个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可选仪器和药品是(填编号)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3)选择上述仪器中的   (填编号)可组装一套制备氧气的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2、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

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

33、______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______固体溶于水时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______溶于水时无明显现象(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

34、硫酸和盐酸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因为它具有_____,浓盐酸因为有_____而要密封保存。

2)写出稀硫酸与下类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镁条的反应:_____

②和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

③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有_____;(填编号),酸具有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酸性质差异的原因_____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_____。(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3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

(2)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

(3)图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整个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

 

36、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锰酸的化学式为______;叠氮酸化学式为HN3,叠氮酸根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两个氯酸根离子符号为________,4个二硫化碳分子符号为_________

(2)硼酸钠NaBO2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得到过硼酸钠NaBO3·4H2O,NaBO3·4H2O中B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3)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下图为铋元素(Bi)的价类二维图,物质A、B、C均含有元素铋。则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用A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名称为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不能用G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到F装置中,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所选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38、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

(2)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固体的原因是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

(3)装置__(填序号,填一个)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该套装置的优点是___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要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___(hf)端进气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2)小徐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带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徐的观点,因为______

40、Cu的常见化合价有+2+1,+1价的铜的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铜___,氧化亚铜_____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