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11月19日是我国第31个消防日,主题为“抓质量安全,保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B.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C.清理沼气池,进行灯火实验
D.酒精灯中酒精洒出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3、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
①拉瓦锡 ②门捷列夫 ③阿伏加德罗 ④道尔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4、我国钼、钛、锡等多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B.金属钼的化学式是MO
C.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2
D.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5、雾霾是今年“两会”点击率颇高的词汇。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下列措施能减少雾霾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6、化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各行各业,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研究新型催化剂降低水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的成本
B.探究金刚石的内部结构
C.研究航天飞机在太空中的运行轨迹
D.研究新的合成材料代替钢铁材料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钢铁生锈
C.水蒸发
D.蜡烛燃烧
8、化学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红色的葡萄酒
B.暗紫色的⾼锰酸钾
C.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
D.淡蓝色的液氧
9、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元素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守恒观:10g碳和10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20g二氧化碳
D.转化观:氢气和水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死灰复燃
D.掩耳盗铃
11、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铝、镁
B.镁、铝
C.锌、镁
D.铝、锌
12、下列物质中同时存在离子和分子的是
A.氯化钠
B.汞
C.澄清石灰水
D.白磷
1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关于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D.无法判断
14、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试剂与方法 | 结论与解释 |
A | 分离CaCO3和CaO | 加水溶解、过滤 | CaO溶于水 |
B | 除去H2中HCl | 通过NaOH 溶液 | HCl与NaOH 溶液反应 |
C | 鉴别稀盐酸、稀硫酸 | 滴加BaCl2溶液 | 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D | 检验CO2 和O2 | 带火星的木条 | 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A.A
B.B
C.C
D.D
15、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A.3个氧原子:O3
B.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
C.硝酸根离子:
D.2个氮分子:2N2
16、下列方法能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颜色
B.闻气味
C.倒入澄清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7、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
D.给液体加热
18、我国科学家在化学、化工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完成下面小题。
【1】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A.钠(Na)
B.钙(Ca)
C.锰(Mn)
D.镁(Zn)
【2】放射化学家杨承宗成功从含铀万分之几的铀矿石中制备核纯铀。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铀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92
B.质子数为146
C.中子数为146
D.相对原子质量为238 g
【3】物理化学家卢嘉锡从氮分子的结构出发,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氮分子的是
A.2N2
B.N2
C.2N
D.2N2O
19、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1
C.+2
D.+4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
B.引燃酒精灯
C.读取液体体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21、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熔化与凝固”实验。下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锆为金属元素
B.氯化锆的化学式可能为ZrCl2
C.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D.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
22、对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做法或现象 | 解释 |
A | 自行车车架表面刷漆 | 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锈蚀 |
B | 滴加洗涤剂的水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 洗涤剂对油污具有溶解作用 |
C |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D | 把硬水煮沸,降低硬度 | 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成沉淀,使水软化 |
A.A
B.B
C.C
D.D
23、一定质量的铜和锌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过滤后,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所得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那么原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A.20%
B.50%
C.64%
D.80%
24、如图是野外生存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膜的作用相当于滤纸
B.可用肥皂水检验山泉水是否是硬水
C.该装置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阳光照射会加快水分子的运动速度
25、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生产色彩鲜艳的衣料
B.研究“奋斗者号”深潜海底的运动轨迹
C.开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能源
D.研制在月球表面可展现的高能纺织品国旗
26、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2 | 20 | 5 | 0 |
反应后质量/g | 10 | 18 | a | 34 |
A.a=5
B.该反应可能是氢气燃烧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丁一定是化合物
27、请根据问题回答:如图是实验中常用到的仪器,请选择恰当的仪器填空(只填写仪器名称)
(1)用来收集和贮存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
(2)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
(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用到图中 ______仪器,还需要 ___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磷原子_____;
(2)2个氮气分子_____;
(3)4个氢离子_____;
(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
(6)水是由_____构成的;
(7)铁是由_____构成的;
(8)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
29、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为了抢救被困人员,使用的铁锹(材质为钢)属于_________材料,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30、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反应条件、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某物质含量的高低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_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
(2)通过课外阅读发现如下知识:(次氯酸),生成的两种酸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和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它们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请仿照上述的两个反应写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31、小秋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支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和_______
(4)小蓓同学进一步对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产生了兴趣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2、根据要求,写出下表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名称 | (1)______ | 硫酸 | (3)______ | 碳酸钾 | 硝酸根离子 |
化学符号 | Fe2O3 | (2)______ | Ca(OH) 2 | (4)______ | (5)______ |
33、用适当的化学号或数字填空:
(1)2个氧分子______;
(2)2个铝原子______。
(3)硝酸根离子______;
(4)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
34、金属材料的用途非常广泛。
(1)我国三星堆遗址挖掘出的金面具是目前中国早期文明考古发现的最大金面具。历经数千年面具仍光亮如新的原因是______。
(2)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机身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下列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硬度高
B.密度大
C.抗腐蚀
(3)铁锈蚀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不能阻止铁继续锈蚀的原因______。
(4)锂常用作锂电池的材料。氢氧化锂易溶于水,常用于制锂盐。依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两种利用LiOH制备可溶性Li2SO4的方案(要求依据两种不同的反应规律)。完成下表:
方案 |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依据的反应规律 |
① | ______ | 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
② | 2LiOH+H2SO4=Li2SO4+H2O | ______ |
35、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坪区河道众多,在河道里种植水草可以减轻河道水污染。因为水草中的硝化细菌能将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最终转化为无污染物质,该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之是:2NH3+3O22HNO3+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高坪个别山区长有野生菌,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使人中毒,因为某些有毒野生菌中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该毒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_______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3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判断哪些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碳酸受热分解: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
(4)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
37、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____。
(2)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______,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___。
(3)某学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小,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只要求答出一种)_________。
38、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外因影响。
Ⅰ.实验发现氧化铜也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为证明氧化铜也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因素均已忽略)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序号 | 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20 |
|
|
② | 20 | 氧化铜0.5g |
|
③ | 20 | 二氧化锰0.5g |
|
(1)上述实验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
(2)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填“大”“小”或“不确定”)。
(3)要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还可以测量_____。
(4)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结论,还应补充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
①是对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_____、洗涤、干燥,用_____称量得到0.5g黑色固体粉末,这是为了证明氧化铜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②是要验证回收的氧化铜是否还有_____作用。
(5)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序号)。
A.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产生氧气
B.催化剂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E.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Ⅱ.某学习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还有哪些因素,实验数据如表:
|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g |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 二氧化锰的质量/g | 相同时间产生氧气的体积/mL |
① | 20.0 | 1% | 0.1 | 3.6 |
② | X | 2% | 0.1 | 6.4 |
③ | 20.0 | 4% | 0.1 | 12.4 |
(6)②中X值为_____。
(7)用如图装置测量氧气体积,B装置的c端应与A装置中的_____(填“a”或“b”)端相连。
(8)由实验得: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_____,分解速率越快。
(9)实验反思: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除了催化剂、物质浓度外还可能有_____。
39、有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A是一种单质,B、C、D是化合物,C为常见的固体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写出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下列有关配制50g6%(1g以下用游码)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或数据正确的是
A、因为食盐是干燥的药品,所以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纸上进行称量;
B、应用50mL的量筒量取47毫升的蒸馏水;
C、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为:称量、量取、溶解、装瓶保存;
E、若将上述50g氯化钠溶液稀释成2%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加水75g;
G、在称量食盐的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减少药品;
H、将称量好的食盐固体直接倒入量筒中进行溶解
I、若是将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其他操作完全正确,则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