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铁锈

B.锰钢

C.黄铜

D.焊锡

2、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下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发生变化

C.参加反应的CO2、H2分子个数比为1:3

D.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OH与H2O的总质量

3、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Mn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4、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不合理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C.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5、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的熔点高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釜底抽薪”——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6、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从宏观上看:银杏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1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7、下列有关pH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pH表示的是溶液中所含酸或碱的质量分数

B.pH的大小与一定溶液中所含H+或OH-的数量多少有关

C.pH与酸的化学式有关,与溶液中水的含量无关

D.pH与溶液中所含的H+有关,与OH-无关

8、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uO+H2SO4=CuSO4+H2O

B.HCl+AgNO3=AgCl↓+HNO3

C.Ba(OH)2+H2SO4=BaSO4↓+2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9、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10、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实事与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

A.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的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比较大,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11、t °C 时,将 2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掉 20g 水后,再冷却到 t °C 时,则蒸发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①溶液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质的质量   ⑤KNO3的溶解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⑤

D.②④

12、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科学家与其所作出的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A.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B.张青莲——铟、锑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C.阿伏加德罗——揭秘水的组成

D.门捷列夫——提出质量守恒定律

13、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钙钛矿量子点广泛应用于发光显示、能量转换等领域,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的元素符号为Ti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原子序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1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信息:白磷的着火点为

A.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C.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5、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瓶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点燃甲烷前,要先验纯

16、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1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闻气体气味

18、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铁的氧化物的组成。实验前,测得硬质玻璃管及管内固体药品(铁的氧化物FexOy)的总质量为65.8g,其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60g:打开弹簧夹K,通入CO并加热:当铁的氧化物全部转化为铁单质后,测得硬质玻璃管及管内固体的总质量为64.2g,则该铁的氧化物FexOy,化学式为

A.FeO

B.Fe2O3

C.Fe3O4

D.Fe4O5

19、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溶液显中性

B.该溶液一定是一种碱的溶液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D.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

20、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A.氮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氧气

2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真假黄金

在空气中灼烧

B

除去铜中氧化铁

高温下通入足量CO

C

分离铜粉和铁粉

用磁铁吸引

D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入灼热铜网

A.A

B.B

C.C

D.D

22、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Cl2+2Na2S=2NaCl+S,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

A.Na2S

B.Cl2

C.S

D.NaCl

23、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滴加少量液体   

24、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禁止烟火

B.禁止吸烟

C.禁止燃放鞭炮

D.禁止堆放易燃物

2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

B.水

C.氢气

D.氯化钠

26、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 CO2 与 CO 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A.性质: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含碳量也相同

C.用途:固体 CO2 可用于人工降雨;CO 可作燃料

D.危害:二者室内达到一定浓度,都能致人死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和周期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关,Y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关。

1)硒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其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据此推测:硒所处的大概位置是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

2)实际上,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不只它们,例如氯元素和溴元素(Br)的化学性质也相似。请你写出溴化钾的化学式_____

28、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开启探月新篇章。据科学家研究月海玄武岩含钛铁矿(主要成份是钛酸亚铁FeTiO3),可用于炼铁和钛。

(1)图1是周期表中一格,从中可知铁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

(2)钛酸亚铁中亚铁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3)嫦娥四号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图2是第三级火箭推进剂的反应微观模拟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图3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值为________,其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填“易失”或“易失”)电子。

(4)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过程中,通入CO质量与红色粉末Fe2O3质量的关系。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b点表示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B bc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可根据通入CO的质量计算出消耗红色粉末的质量

D cd段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CO

29、(11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按要求填写指定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化学符号

2Cu

 

3CO32-

 

符号的意义

 

2个氧分子

 

氢氧化钠

(2图2是水发生甲、乙两种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 _   _;理由是_       _

变化甲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程甲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理由      

(3元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右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CaCO3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

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g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分子____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3)三个碳原子___________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31、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两个氢分子___________

(2)三个钙离子___________

(3)四个铁原子___________

(4)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

3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检验C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B为电源的 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3、氯碱工业中会发生下列化学反应:2X + 2H2O2NaOH + H2 + Cl2 ↑,则X 的化学式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符号是 。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则HAuCl4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是

 

34、分析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回答:

(1)甲实验中的现象是产生____色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甲实验中,集气瓶底放入水的目的是___;由此推测,SO2还具有的性质是___

(3)乙实验中,铁丝一端火柴的作用是____

(4)小明在做乙试验时,并未看到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答出一条即可)

35、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在排放的尾气中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1)汽油和柴油都是________加工的产物,分离时,根据它们的________不同而制得的。

(2)汽车尾气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

36、如图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装置。其中一瓶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另一瓶是空气。

(1)为充分证明气体发生扩散,二氧化氮气体应盛放在______(填“A”或“B”)瓶。

(2)抽出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可得出有关分子的性质是____。此时,瓶内气体分子(填“继续”或“停止”)____运动。

(3)实验时,若环境温度分别为①10℃ ②20℃ ③30℃,则在(填序号)_______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B图中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该装置还应作的的一点改进是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在装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制取CO2气体,其优点是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并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   ,若用如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___端导入(选填“a”或“b”)。

38、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2)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450 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00 mL。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实验室中制取CO2 不选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从而导致制取的CO2 中含有________杂质;不选用稀硫酸,是因为____________ ,使反应不能继续发生;也不选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是因为反应的速率________不易控制。

40、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试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_____(用文字表达式解释)。

2)图B所示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3)图C所示实验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拧紧瓶盖,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填序号)。

软塑料瓶变瘪 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瓶内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