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用了碳化硅(SiC)。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且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只含有碳、氢元素

B.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纯净物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物质

性质

用途

A

干冰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B

氢气

热值高、无污染

用作燃料电池

C

石墨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作干电池的电极

D

金刚石

硬度大

作钻机的钻头

A.A

B.B

C.C

D.D

4、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物理变化

B.科学思维: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5、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很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下列有关尼古丁(化学式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完全燃烧只生成

B.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D.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6、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Al3+             

A.①表示2个氢分子

B.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由④可知钛的原子序数为22

7、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呈现了一届富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盛会。下列亚运会事项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

A.高清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B.场馆建设选用新型环保材料

C.用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杀

D.庆祝活动中的烟花秀

8、下列描述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B.氧气在-218℃时变为固态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9、进行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可增强导电性。兴趣小组为探究电解水时所需NaOH溶液的最佳浓度,在图1所示装置中分别注入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在9V电压下电解3min,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b中产生的气体可做燃料

B.根据图1实验可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C.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

D.电解质量分数为14%的NaOH溶液所产生的氢气、氧气体积比最接近理论值

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⑤

B.装置②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①和⑤组合

D.收集氢气可选择装置④的原因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11、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以下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研发清洁能源

B.推广火力发电

C.提倡绿色出行

D.发展新能源汽车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不同

13、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与合成量子点。ZnS为常见的量子点材料之一,ZnS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14、下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A表示反应中剩余固体的质量②B表示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

③C表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④D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5、《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它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化学式为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g

B.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麻黄碱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

D.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放入铁钉

B.倾倒溶液

C.加热液体

D.收集氢气

17、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加

C.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18、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19、将一定质量的R和氧气(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冷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物质

R

O2

H2O

CO2

反应前质量/g

6.4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X

7.2

8.8

A.X=3.2

B.R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R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9

D.H2O和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相关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A.金刚石作装饰品——硬度大

B.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C.石墨作润滑剂——可以导电

D.金属铜作导线——有光泽

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词语本义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沙里淘金

C.伐薪烧炭

D.滴水成冰

22、如图是X、Y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2Y3

C.都达到稳定结构

D.Y 表示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3、下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发生了还原反应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验证是否集满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25、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是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奥司他韦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属于氧化物

B.奥司他韦中氮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2

C.奥司他韦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D..奥司他韦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26、若分别用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

C.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

D.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1)我国在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展示了航母、核潜艇等战舰。

①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室提供了锌、铁两种金属,请再选择一种______溶液。

2中国芯彰显中国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工业上可用SiO2和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士是我国的战略资源,湿法冶金是稀土的冶炼方法之一,我国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指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燃气泄漏,用打火机检验

B 电器着火,先关闭电源

C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D 不食用发霉的蛋糕

28、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可能原因(一点)________

(2)B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

(3)C实验测定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

(4)指出D实验中的错误:________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稀有气体②金刚石③氮气④氧气⑤钛合金⑥二氧化碳。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__

(2)用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

(3)可用做电光源的是_______

(4)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

(5)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

(6)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________

30、在点燃条件下,AB反应生成C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3)上述反应中,AC微粒个数比为_____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1、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如图为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3)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含有异黄酮(C15H1002)。异黄酮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个原子。

3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___、天然气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是较清洁的燃料,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依据微观反应的示意图可得到的信息:___________

(4)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33、已知碘元素符号为I,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

1X的值为_________

2)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___________(填序号)

34、如图是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t2℃时A、B、C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

(2)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此时B溶液与C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_____

35、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______________

(2)臭氧_______________

(3)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4)氧化铜______________

(5)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___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36、(8分)(1)现有C、H、O、Na四种元素,请选择合适的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最清洁的燃料    

广泛用于肥皂、造纸等的碱__________;

碳酸饮料中的酸

西气东输的中主要成分

(2)普通的干电池是石墨碳棒、锌筒、二氧化锰粉末、氯化铵等制成的。回答:

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用石墨碳棒做电极是利用石墨的  

氯化铵中阳离子的符号  

干电池工作是把   能转化为电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C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3)用F装置检验收集的氧气的性质,瓶底的水_________ (填“能”或“否”)换成细沙。

(4)实验室可加热Ni(CO)4固体制备少量CO,需要用到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

38、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_____A溶液与B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

5)如果只用两种金属丝和一种溶液,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则所需要的金属和溶液分别是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两个氢原子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

4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因为石墨具有_________,人们把石墨用做干电池的电极。

(2)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抽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香烟燃烧会释放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窒息死亡。

(3)成语“釜底抽薪”,其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