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是22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3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3、如图模型可以用来表示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形成氯化钠的是

A.

B.

C.

D.

4、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一个O2-内含有两个电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比原子大

D.分子、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6、在一定条件下,A、B、C、D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0.4g

B.丙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前后的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4:1

7、“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厨房天然气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

C.在火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D.进入煤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8、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2N2

B.2N

C.N2

D.2N2O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0、某元素R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3,则R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为

A.RO

B.RO3

C.RO2

D.R2O3

11、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胆矾

C.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D.验满

12、下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白糖溶于水

C.植物光合作用

D.木柴燃烧

1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白糖

B.食盐

C.淀粉

D.味精

1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Ⅲ中出现气泡,说明Ⅰ中反应已开始

B.装置Ⅱ的作用是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D.试管中固体减少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O2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作保险丝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16、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下列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P2O5

B.Fe3O4

C.C2H6O

D.ClO2

17、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的硫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B.少量的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C.足量的铁在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并冷却至室温

D.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A.甲待测值是5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1:5

D.物质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20、石墨烯是从石墨剥离出的单层材料,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性能最好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碳原子

B.结构:微粒排列方式与金刚石一致

C.性质:常温下活泼,不能稳定存在

D.用途:用作绝缘材料

21、近期,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出现了比较多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而且多以儿童为主,门诊常以阿奇霉素(C38H72N2O12)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中含有124个原子

B.阿奇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阿奇霉素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

D.阿奇霉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6

22、推理和总结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点燃氢气前要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进行验纯

D.铁比铝更容易生锈,所以铁比铝更活泼

23、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这种方法制取氢气,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24、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水、生石灰、氧化铜

B.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空气、钛合金、冰水混合物

D.合成材料:羊毛、塑料、合成橡胶

25、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可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Mg~25、K~3、Zn~0.06、F~0.02等。这里的Ca、Mg、K、Zn、F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创造和使用的许多技术彰显了中华智慧。下列技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竹制作笔杆

B.   古代湿法炼铜技术

C.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   选石磨光成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_____,净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生活中通常用_____的方法减小水的硬度。(填序号)   

A.过滤   B.煮沸   C.蒸馏

(2)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

28、常见离子符号

离子名称

氢离子

锂离子

氧离子

氟离子

钠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硫离子

氯离子

钾离子

离子符号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离子名称

钙离子

亚铁离子

铁离子

铜离子

锌离子

银离子

汞离子

 

 

 

离子符号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9、从下列物质中选出其主要用途: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60,④焦炭。

(1)可用作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2)可作润滑剂的是____

(3)可作燃料和用于冶金工业的是____

30、硝酸银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见光易发生反应;2AgNO32X↑+2Ag+O2

1X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硝酸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实验室保存硝酸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红磷在广口瓶燃烧时产生的现象______

(2)待燃烧匙内的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上述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

32、用化学用语表示:

(1) ①2个氖原子__________;

②水瓶内壁镀的金属是___________;

③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④缺少____________元素会得侏儒症;

⑤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

(2)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字母填空:A.氯化钠B.干冰C.氧气D.氮气E.石墨

①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__;

②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

③常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

④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_;

⑤能用于炼钢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33、在全国提倡“绿色出行”号召下,我县于20172月在城区投放了1500辆公共自行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选一种构件填写,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

2)制作车圈所需要的铁可由赤铁矿炼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车圈生锈,实质上是铁与空气中__________发生了缓慢氧化而造成的。

3)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轮胎内气体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34、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以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

(1)尿素【CO(NH22】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用“捕捉”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35、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t2℃时,等质量的甲、乙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较多的是________

3t2℃时,9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________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

36、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C中标号仪器名称:b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制取和收集装置_______(填标号),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 ,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标号),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若用B来制取氧气,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应____________

4)若用上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ab)通入,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先注满水,氧气应从________(ab)通入;

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标号)。

38、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有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

⑵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________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⑶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连续且均匀的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⑷实验室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

⑸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序号)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应从_________(填“b”或“c”)口进。若改用G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d”或“e”)口进。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如果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中最优的组合是什么?______(填符号);

(2)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__

(3)如果采用G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如何操作?______

40、请你从微粒的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为什么上升?

(2)钠元素和氯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