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根据下列事实,运用化学知识推理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推理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动植物体的腐烂

发生了缓慢氧化

C

100g水受热变成100g水蒸气

分子体积变大

D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原子之间有间隔

A.A

B.B

C.C

D.D

2、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饱和石灰水,瓶内壁附有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白膜是碳酸钙

B.白膜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

C.白膜可用盐酸除去

D.石灰水仍然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3、下列做法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本饮料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出售

D.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4、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B.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D.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5、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x)。钽酸锂中锂元素(Li)和钽元素(Ta)的化合价分别为+1、+5价,则x

A.1

B.2

C.3

D.4

6、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

A.碳-60

B.炭黑

C.二氧化碳

D.木炭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甲烷和氢气

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B

将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用活性炭吸附

C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D

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

将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

A.A

B.B

C.C

D.D

8、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下列诗词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D.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9、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回收废旧金属

B.野外焚烧垃圾

C.大力植树造林

D.发展公共交通

10、如图是钠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后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钠和镁都属于金属

D.金属钠和镁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禁止烟火

B.禁止吸烟

C.禁止燃放鞭炮

D.禁止堆放易燃物

12、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中的少量,可以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B.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泥沙,可以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C.除去中少量的,可以利用的可燃性,用点燃的方法

D.除去Ag粉中少量的Fe粉,可以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3、下表中1、2、3各项之间能构成如图包含关系的是

编号选项

1

2

3

A

金属

水银

单质

B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C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D

氧化物

化合物

A.A

B.B

C.C

D.D

14、崇尚科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下列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袁隆平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1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锌比银活泼的是

A.天然物质中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锌,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

B.锌的熔点为420℃,银的熔点为962℃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锌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

16、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大力发展钢铁产业

B.加大原煤开采运输

C.增加开山采矿投资

D.建设风力发电设备

17、下列化学方程式和事实相符并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2NaOH+CO2=H2O+Na2CO3

B.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H2O2H2+O2

C.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H2↑+ZnSO4

D.工业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18、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19、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

C.精密仪器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遇到较大火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20、少量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A.氯化钠

B.面粉

C.泥沙

D.冰块

21、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露天焚烧垃圾,减少生活垃圾量

C.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D.节约生活用水,降低人均用水量

22、下列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生铁、海水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空气

C.氢气、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

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2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约800℃,可得到外观似金子的合金,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之一为2Cu2O+C4Cu+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木炭是还原剂

B.X的化学式为CO

C.Cu2O中Cu的化合价为+2

D.参加反应的Cu2O和C的质量比为2:1

24、下列生活中的常用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永和”豆浆

B.“美汁源”果粒橙

C.“农夫山泉”矿泉水

D.“蒙牛”纯牛奶

2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分子、原子不带电,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26、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铁锅化雪快是因为金属铁导热性好

B.“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豆萁”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从装置A~E中选择字母填写,下题同),若改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可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所需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一般可用________装置收集氨气。  

(4)利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木条放在_____(”)处。

(5)2017年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下:

利用氢气与氧气的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纯净的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 __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术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_______

3个铁原子_______

4个铝离子_______

④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

⑤氯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⑥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29、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__________; (2)2个硫酸根________

(3)氨气____________; (4)人体缺_________元素,会致骨质疏松。

30、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填空。

(1)取用液体药品如果未说明取多少时,一般取________mL;

(2)过滤操作中,滤纸边缘应_______(填高或低)于漏斗边缘;

(3)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点燃氢气前要_______

(4)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31、a、氮气b、氧气c、氖气d、二氧化碳e、红磷f、五氧化二磷g、二氧化硫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_;电工用的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__________;燃放鞭炮后产生的大量空气污染物是__________

 

32、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在点燃氢气之前需要_________

(2)图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图3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3、元素符号、化学式等是化学用语,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太阳上含量最多的的元素_______________;(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3)二个碳酸分子_____________;(4)氢氧化钡_____;  

(5)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6)硫化氢气体___________

34、下列物质:①氮气 ②液态空气 ③矿泉水 ④高锰酸钾 ⑤二氧化锰 ⑥铁 ⑦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35、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省去)开展有关探究实验。

已知:过氧化氢溶液足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开关K1和K2均处于关闭状态;热水温度约为80℃;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K1、K2,观察现象;

Ⅱ.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现象;

Ⅲ.关闭K2,打开K1,观察现象;

Ⅳ.回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洗净仪器放回原处。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

(2)打开分液漏斗后,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在发生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用,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3)步骤Ⅲ观察到试管①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导管中冒出且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洗涤、干燥;

(5)实验步骤Ⅱ、Ⅲ中试管①②形成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6、早在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

(1)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装置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若选用A装置制O2,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能使__________变浑浊,是因为产生了___________

(4)若选用C装置收集CO2,CO2____端导管进入,从____端导管出。

38、(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电解水时,如果在正极上得到10mL的氧气,则负极得到的氢气应为__mL。电解水时,向水中添加少量硫酸钠固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某些地方用混浊的河塘水作生活用水,可加絮凝剂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某水样是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硬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危害例如__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40、在某公共场所,有如下广告:

问:

(1)NH4N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__________(精确到0.1%)该广告称“**化肥中氮元素含量是__________,因此,这是一则_________(/)广告。

(2)每袋化肥中含氮元素________千克?(写出计算过程)

(3)要向一块地里施加7Kg氮元素的肥料,试计算需要_______千克的硝酸铵?(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