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金属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活中合金比纯金属应用更广泛

B.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不同点在于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

D.铝易氧化,因此抗腐蚀性能较差

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C.变化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守恒观:2g氢气和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g水

3、2023年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落幕。本次亚运会践行“绿色”办赛理念,交出了保护环境的绿色答卷。下列行为符合保护环境理念的是

A.大量焚烧秸秆

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废水任意排放

D.改进汽车尾气处理技术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在空气中灼烧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电解水:电极附近均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5、变化无处不在。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佩戴口罩

B.测量体温

C.酒精消毒

D.扫吉祥码

6、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成为近期人们感染新冠病毒后退热的首选药。照片上的这位老者,就是布洛芬发明人:英国化学家——斯图尔特·亚当斯,他放弃了申请专利,让这个药物造福全人类,真的是大好人!他于2019年1月31日去世,享年95岁。布洛芬的分子式是C13H18O2,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3+1×18+16×2)g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

D.含有1个氧分子

7、向盛有一定质量的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m1g;再向滤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前,滤液中有三种阳离子

B.m1=46.6;m2=9.8

C.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40:49

D.取a点对应溶液,滴加稀硫酸,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CO和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可用于做气体肥料、灭火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9、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检验氢气的纯度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B.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与一定体积的水混合

C.镁条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1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科学思维

SO2、H2SO4都属于氧化物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用火柴梗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倡导“低碳”生活

A.A

B.B

C.C

D.D

12、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生锈铁钉放入少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呈现浅绿色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会出现大量的白烟

13、恒温蒸发掉某溶液的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剩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呼吸,但不具有可燃性

B.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可能会导致酸雨

15、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瓷器

B.湿法炼铜

C.高粱酿酒

D.纺纱织布

16、金刚石的下列用途,不是利用它的高硬度的是

A.用作钻头

B.用作轴承

C.用作戒指

D.用作刻刀

1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B.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mL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

C.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8、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天宫课堂逐渐成为中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到目前为止已举行了四期。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展示了一些在神舟十四号里的生活细节。下列细节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进行光合作用一天天长大

C.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附有异味的气体

D.压缩吃剩下的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

19、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液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B.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膨化食品的填充气

D.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等质量形状相同铁和锌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

A.A

B.B

C.C

D.D

21、抄手是四川著名小吃。抄手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和面

B.擀皮

C.包馅

D.煮熟

22、有a、b、c三种金属,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c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a、b、c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A.a、b、c

B.a、c、b

C.c、a、b

D.c、b、a

23、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原油蒸馏

B.干冰制冷

C.铜雕锈蚀

D.木炭吸附

24、中国口腔专家发现钛酸钡(BaTiO3)可美白牙齿。生产BaTiO3的反应为TiO2+BaCO3=BaTiO3+CO2↑,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Ti

B.原子序数是22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25、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资源

①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②进行液体加热实验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

①我们应该有计划、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

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生活

①城市的公共交通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持

①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②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A.A

B.B

C.C

D.D

26、已知硫化氢(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是氧化物SO3

B.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都不变,分子数改变

C.参加反应的H2S与O2的质量比为2:3

D.硫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氢分子 _________;(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4)三个铁离子__________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

 

28、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表示的是_______

(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3)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这两种微粒的______相同。

(4)A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电子(得到失去”)

(5)DX=17,则CD两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6)化学式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用语,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钙___碳酸钠___氢氧化铁__硝酸银___

29、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方法。下图 1 是小梅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 质知识网络。

(1)若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盐酸的 pH,则会导致结果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

(2)若图 1 中酸为盐酸,则①的现象是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Fe2+。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图 1 中__________(选填“②”“③”“④”或“⑤”)的化学性质。

(4)图 2 是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为,则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②图 3 是往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 2 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__________

(5)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图 1 中⑤的性质,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6)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其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_______(填符号)。

30、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金刚石硬度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利用石墨导电性的是_____

A玻璃刻刀 B铅笔芯 C钻探机的钻头 D干电池的电极

2)炭雕(如图)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能力。所以,炭雕即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又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3)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其化学反应为:3CO2+4Na==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为_____(填化学式)。

31、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磷原子 ;(2)2个亚铁离子 ;(3)两个水分子

(4)缺 易患侏儒症; (5)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  

 

32、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

(2)氖气_____

(3)4个氢氧根离子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33、下图是某变化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

(1)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与反应后生成的B、C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回答,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

34、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VC”中含有种元素,V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__________。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当“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则每天至少服用________次;

(3)①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__________克维生素C与66克二氧化碳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35、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二氧化碳   D.C60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石油气。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CO3,若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4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6、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

(1)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名称)。已知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方图,下方图中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

(2)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也需用高纯硅。在日光下高纯硅的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据所学知识回答:

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

Ⅱ、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下图:

选择序号回答(4)~(5):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

(4)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5)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6)图三说明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7)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38、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分为两类,即气体和烟尘。气体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工业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对此,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什么_____

40、碳酸氢铵是常用的化肥它是一种________色的________________将它放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加热片刻后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仪器口可闻到一股__________的气味说明有________产生。除此碳酸氢铵加热还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由此我认为碳酸氢铵应注意______保存于________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