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C.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D.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2、溶液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溶液的正确说法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除去油污则是利用了溶解作用
D.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
3、如图是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升高温度可将t2℃时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Na2CO3>NaCl
D.北方盐湖中常采用“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主要利用了Na2CO3的溶解度大,NaCl的溶解度小
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香蕉4.9~5.2: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显碱性的一种食物是
A.鸡蛋清
B.牛奶
C.苹果
D.香蕉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取液后的胶头滴管
C.引燃酒精灯
D.过滤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7、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甲和丙的微粒个数比为1:2
8、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9、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电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故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电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只能用催化剂
D.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如下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向装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液体,使气球变大,一段时间后,气球又恢复到原状(装置气密性良好),则下列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如表格所示)中,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选项 | 固体 | 液体 |
A | 二氧化锰 | 过氧化氢溶液 |
B | 生石灰 | 水 |
C | 硝酸铵固体 | 水 |
D | 碳酸钠粉末 | 稀硫酸 |
A.A
B.B
C.C
D.D
11、NO2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治理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2+8NH37X+12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A.O2
B.N2O
C.N2
D.H2
12、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下列诗词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D.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一氧化碳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14、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硬度比纯铝大
B.合金不是金属材料
C.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D.铝锂合金的密度很大
15、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氢氧化钠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C.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都由分子构成,所以氦气也由分子构成
16、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中合理的是
A.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
B.丁物质由分子构成
C.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18、研究发现,硒有抗癌、抗衰老等多种功能,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硒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4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为了防癌可以大量补充硒元素
19、生活生产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食用含氢氧化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用pH试纸测定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小苏打溶液
D.印染厂的碱性废水,加入适量的熟石灰中和
2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21、白云湖碧波粼粼,尽显白云之美。下列关于湖水处理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大颗粒泥沙可通过静置沉降的方法除去
B.过滤可将湖水变成纯净水
C.为使湖水变清澈可将湖水蒸馏冷凝
D.厨房废水滤去固体后可直接排向湖中
22、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从宏观上看:银杏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1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Si
B.Al
C.O
D.Fe
2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如图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闻气味
26、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1实验中红磷过量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27、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硫原子_______;2个氯离子_______;6个氧原子构成的2个臭氧分子_______。
28、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______试管的水位下降快,它和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
②如何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_______
③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是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④写出该反应的用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
29、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县广大居民积极响应号召,减少外出,外出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对房间做好消毒,保持通风等。
①“84消毒液”可以用来某些场所的消毒,其主要成份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制取次氯酸钠的原理是:,X的化学式是_____;
②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操作;
③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使用洗洁精洗沾有油污的手,洗洁精具有_____作用。
30、能源、环境、资源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如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_____。请你从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角度提一条减缓该环境问题的措施______。
(2)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如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化学式为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1、(10分)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甲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
(2)图乙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在图甲中可选择____(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装配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发生装置,图甲中除固定装置外还缺的仪器是____(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在微型装置H中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做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____(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于制氮肥、硝酸、药物和染料等。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实验室模拟合成氨气的流程如下:
流程中“气体的混合”是在图丙装置中进行的,该装置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将氮气和氢气干燥;二是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三是____,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32、真空热还原法生产钙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石灰石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Ⅱ中反应有两种产物,固体X一定含有氧元素和铝元素,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3)Ⅲ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3、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和“<”填写空白.
(1)多数合金的熔点 各组分金属的熔点;
(2)含铁的质量分数:钢 生铁;
(3)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 原高锰酸钾的质量;
(4)双氧水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催化产生的氧气量 不用二氧化锰催化产生的氧气量.
34、学好化学不仅能感受到化学之美,还能形成一些合理的化学观念·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类别: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物质的性质: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物质的转化:氧气可转化为二氧化碳,其转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5、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请用正确选项字母填空)
(1)宣纸制作过程中有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下列气体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常作保护气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4)能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36、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___________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_ (填“大”或“小”)。
(3)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②仪器名称_________。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③若B中固体为锌粒,②中用稀硫酸可制H2,现用E装置(原来瓶中是空气且正立)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若要制得干燥的氢气,可将气体先通过D装置,则D中应装药品名称__________;
④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制备CO2,优点是_________;若要用D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则D中应装药品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要配制一定质量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__________,该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检验气体为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发生的反应为:FeS+H2SO4=FeSO4+H2S↑。已知H2S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事实推断:实验室制取H2S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最好选用F,你猜测选用该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9、下列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些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是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实验。
①点燃蜡烛,_____的火焰温度最高。
②下列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_____。
A 蜡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
B 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在火焰上罩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用图二、三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己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图三中左侧注射器内空气已排净,右侧注射器内空气体积为30mL。
①图二中集气瓶内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
②进行图三实验时,需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_____。
③实验结束恢复到室温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不再改变时,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mL。
40、(6分)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5g 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08.1g。
求:(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求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