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若甲和丙物质类别相同,则乙可为H2

B.若反应均是化合反应,则甲可为O2

C.若反应均是分解反应,则甲可为H2O

D.若甲、乙、丙均含氧元素,则丙可为H2O

2、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类:O3、C、P都是单质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4、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处物质是红磷,能看到有白烟生成

B.若a处物质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

C.若a处物质是硫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如图为某原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阳离子

B.它是一种阴离子

C.它的核电荷数是18

D.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6、小明在进行“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并进行加热”的实验操作中,以下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白烟

B.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8、学校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1】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A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B是二氧化锰(MnO2)。其中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2】制氧时反应仓内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过滤仓中的水起不到的作用是

A.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吸入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D.过滤杂质提纯氧气

【3】下列与“制氧机”实践课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取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B.制取的氧气可用作燃料

C.制取完成后二氧化锰可回收再用

D.反应仓的仓体材料应选择无毒环保的

9、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天宫课堂逐渐成为中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到目前为止已举行了四期。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展示了一些在神舟十四号里的生活细节。下列细节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进行光合作用一天天长大

C.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附有异味的气体

D.压缩吃剩下的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

10、下列选用的试剂或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入明矾

C

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用活性炭吸附

D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用带火星小木条

A.A

B.B

C.C

D.D

1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澄清石灰水吸收的效果,实验装置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石灰水吸收的效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知水能吸收

C.浓度降低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对比曲线①和②可以说明,石灰水比水吸收的速率更大

12、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高温烧制陶瓷

B.司南指示方向

C.谷物酿造美酒

D.古代宣纸制作

13、“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必须珍惜生命,好好学习。从上层着火的高楼中逃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以站立姿势跑出

B.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从楼梯跑向室外

C.打开窗户跳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乘电梯下楼

1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蔗糖

D.泥土

15、下列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有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

C.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D.石油分馏后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一系列产品

16、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下列春节庆祝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扫房除尘

B.剪刻窗花

C.书写春联

D.烧火祭灶

17、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气体的颜色

B.气体的溶解性

C.气体的密度

D.气体能否与水反应

18、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以加少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的石灰乳充分搅拌,可制得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蓝色溶液

C.古时,人们制作皮蛋泥,常需要加入熟石灰和草木灰,从化学角度分析二者某些成分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某物质有利于蛋白质凝固变性

D.将镁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到的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

1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图2探究分子是运动的

C.图3鉴别两种物质

D.图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0、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工业废水直排,降低经济成本

2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钙:CaCl

B.H2O中2表示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C.5个硫离子:5S2-

D.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2、中国劳动人民早在南宋时期就发明了照明弹,里面含有的可燃物之一是镁粉。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质子数为24

B.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

23、推理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B.物质燃烧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热量的一定是物质燃烧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可以化学性质相似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一定是单质

24、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劳动项目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还原性

B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天然气的成分是CO和H2

C

干冰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D

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25、下列各项警示标志,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A.小苏打

B.浓硫酸

C.鞭炮

D.汽油

26、对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做法或现象

解释

A

自行车车架表面刷漆

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锈蚀

B

滴加洗涤剂的水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洗涤剂对油污具有溶解作用

C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

把硬水煮沸,降低硬度

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成沉淀,使水软化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填字母)。

(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填字母)。

(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填字母)。

(4)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8、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用所学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来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干得快,说明_____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则不能,说明_____

3)用体温计测体温,体温计中汞柱上升,说明_____

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

29、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

(1)磷元素_______________

(2)3个铁原子_________

(3)4个铝离子____________

30、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材料关系密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服材料含有以下物质,其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填序号)。

A.涤纶

B.聚氯乙烯

C.棉花

D.尼龙

(2)在铝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Sc),可以大大提高铝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相同条件下,取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表而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则两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将Zn分别加入Fe(NO3)3溶液、Sc(NO3)3溶液中,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

(3)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31、相同质量的镁铝铁含的原子个数有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

32、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热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1)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符号)。

(2)如图是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图中虚线方框内物质C的微观模型图是______(填字母)。

②参加反应的物质A和B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3)甲烷与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______

33、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_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

(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____________

(3)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_________占0.94%。

35、6分)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

(1)常吃粗粮有助于健康。下表是玉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质量分数

约10%

约5%

约80%

约5%

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油脂、蛋白质和  

(2)食谱: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骨头汤。“骨头汤补钙”中的钙是指     (填“原子”“分子”元素”)从营养角度看,你认为还应补充的食物是    

(3)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4)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人体补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牛奶  B.生石灰  C.熟石灰    D.高钙麦片

(5)某钙片每片碳酸钙1000 mg,若老年人每天需服用该钙片补钙800mg,每天需服用钙片   片。

 

36、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________(能或不能)获得成功。

38、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利用加热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代号);收集某种气体能用 C、D、E 装置中的 D 收集,则该气体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备 CO2的药品是_________;若用装置 B 和 F 制备并收集 CO2,则接口②应与_______(填接口序号)相连;

(3)用 CD 装置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目的是___________

(4)若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的装置是_______(从 A~F 中选填),需要的干燥剂是_________。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继续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现象是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农民在大棚里种植蔬菜,为获得高产要开碳吧,实际上是向大棚内补充二氧化碳.具体操作是把稀硫酸放在塑料桶内息挂在高处,每天向桶内加适量的碳酸氢铵,则碳酸氢铵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用塑料桶做反应容器,而不用铁桶,是因为______.

3)把塑料桶悬挂在高处是因为______.

4)反应生成的硫酸铵在农村可用做______.

40、化学科学的探究之旅已抵达学期终点站,同学们经历一个学期的化学探究活动,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请将你所感悟到化学奇妙之处结合所学得的基本观念和化学原理,写一篇科普短文,让我共同分享.请你全面思考,认真作答,且语言简练流畅,观点鲜明,转折自然.

提示:感悟之中可涉以以下关键词:化学、组成、物质、结构、性质、应用、人类生活质量、社会文明与进步、奥秘、化学变化、能量变化、新物质、有用的物质、获取能量、分子、原子、离子、重新组合、控制反应条件、元素、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元素有限物质无限、运动、固、液、气三态、分子间隔、不断运动、热胀冷缩、分子可以再分、同一类原子、核外电子、分层运动、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