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图中甲装置可作为实验室制取 的发生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指仪器的名称是广口瓶

B.仪器 插入双孔橡胶塞的先后顺序是先

C.甲装置可以用作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D.将甲中仪器 换成仪器乙,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随时停止和进行

2、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鲜牛奶为原料制酸牛奶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C.利用干冰升华,进行人工降雨

D.紫色石蕊溶液与碳酸变红了

3、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的下列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薪火”火炬

B.展示千里江山图

C.携手踏潮

D.升会旗国旗

4、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A.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A

B.B

C.C

D.D

5、硫酸是一种重要工业产品,也是硫中最重要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2SO4。关于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6

C.+4

D.+6

6、食品级焦亚硫酸钠(Na2S2O5)对海鲜和果蔬有很好的抗氧化和保鲜作用。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4

D.+6

7、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侯德榜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D.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9、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提倡坐公交、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

C.垃圾分类回收,露天焚烧

D.多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10、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做好实验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引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取固体药品

11、下列用途仅利用了二氧化碳(或干冰)物理性质的是

A.生产碳酸饮料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生产碳铵

D.用于人工降雨

12、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下列家务劳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水淘米洗菜

B.喷洒酒精消毒

C.捡拾果核纸屑

D.整理折叠衣物

13、下列对相关内容解释不合理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D.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4、杭州亚运会首次使用“零碳甲醇”燃料作为火炬燃料。下列有关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C、H、O原子个数比为1:3:1

D.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5、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下列物质不可能是其分解产物的是

A.

B.CuO

C.

D.

16、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氧气的性质,利用传感器绘制氧气浓度与时间的曲线图。曲线在AB段时,隔板未提起;曲线在BC段时,隔板稍微向上提起。通过该实验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

B.AB段氧气浓度增大,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C点之后,氧气浓度减小,左侧区域中带火星的香燃烧

D.燃着的蜡烛先燃烧更旺,然后逐渐熄灭

1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一一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B.干冰升华吸热一一用于人工降雨

C.氢气具有可燃性一一用作高能燃料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一用于制作霓虹灯

1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软水是指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C.青少年大量饮用矿泉水对健康有好处

D.自来水可通过煮沸达到软化的目的

19、光子芯片的材料以第二代半导体InP、GaAs为主,传输速度比电子芯片快1000倍。铟元素(I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铟原子的核外电子分5层排布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CO与CO2中碳元素质量比为7:11

B.NO、NO2、N2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二氧化氮

C.含氨质量分数为16.8%的碳酸氢铵(NH4HCO3)化肥是纯净物

D.160g的Fe2O3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

2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洗涤试管

B.   取用固体

C.   滴加液体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2、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安全、绿色、舒适”生活理念的是

A.煤气泄漏,开窗通风

B.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C.光盘行动,杜绝浪费

D.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23、2022年1月29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全面建成。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B.打印资料时双面打印

C.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产品

D.为了方便快速,多采用自驾车出行

24、各学科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事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书写汉字

B.燃料燃烧

C.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25、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26、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如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固碳酶在反应前后性质保持不变

B.转化过程中原子种类和个数均改变了

C.X的化学式为CH2

D.反应②可能有氢气参加反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 _____ ,127表示 _____

(2)碘属于 _____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_____ 周期。

(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 (填标号)。

2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1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__

A NaCl B OS C FCl D ClAr

2)如图所示结构是由氟原子_____电子(填得到失去)形成的离子,请写出其离子符号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

29、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表示,一个粒子中含有_______个质子,_______个电子。

30、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份有关: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_______;(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______

(3)燃烧和呼吸______________; (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_______

(5)食品包装袋内会充入___________防腐。

31、现有①液氧 ②纯净的空气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锰⑤石灰水⑥氯酸钾 ⑦过氧化氢溶液 ⑧水银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⑩医用生理盐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

3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

(2)食品袋内充入氮气的目的是  

(3)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原因

(4)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5)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填序号 )

A.纯蓝墨水笔 B.碳素墨水笔      C.圆珠笔

(6)纳米级材料二氧化钛(TiO2)能有效去除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7)硫化镉是“纹身彩贴”的主要成分,可经皮肤进入人体内,干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已知硫化镉中镉(Cd)元素化合价为+2、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是  

(8)用活性炭除去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利用了它的   性。

(9)油库、面粉厂都要严禁烟火的原因

(10)实验室用酒精作为燃料: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12)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

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若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图装置或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的仪器X的名称________

(2)若实验室要用同一装置制取并收集O2和CO2,最好选择_________装置组合(填字母序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并测定氢气的体积,请从上图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a→d B.b→g C.b→e→f→h   D.b→f→e→h

(4)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填装置序号)。用氨气做如下图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5)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选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_通入(填管口字母)。

34、现有O2、Cu、P、H2O、大理石、稀盐酸、AgNO3溶液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

(3)有银白色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

35、现有 ①液氧 ②洁净的空气 冰水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 澄清石灰水 氯酸钾 过氧化氢溶液 水银 矿泉水 ⑩氖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6、化学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操作的理由。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______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______

(3)水电解实验时,水中加入氢氧化钠?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制取并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

(3)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吸入人体会产生较大危害。其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如下反应制取氨气:。小奕认为制取氨气时可用E装置来收集,其他同学认为不妥,原因是___________;基于以上原因,应选择以下装置中的甲和___________组合收集和处理氨气。(选填序号)

38、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装置图回答⑴~⑶题的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⑴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出氧气,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②收集有关资料:双氧水是一种无色_________,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_____(填物质状态);反应条件无需________;氧气的密度_____于空气的密度,且_____________水。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⑵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化铵+氢氧化钙氯化钙+水+氨气。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1克/L,空气的密度为1.293克/L,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有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合理的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

⑶如果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收集氧气,请问应该从________端进_______端出。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对火的使用和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历史剧中出现的“火折子”发明于中国南北朝时期。最初的“火折子”是用粗糙的纸卷成紧密的纸卷,放入竹筒中;用火点燃后吹灭火焰,盖上盖子。使用时,取下盖子轻轻吹,就会出现火焰。分析点燃的纸卷在竹筒内较长时间没有完全燃烧但不熄灭的原因。

(2)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①“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

②自然状态下,“死灰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

40、在校园社团活动中,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g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

时间(分钟)

0

0.5

1.0

1.5

2.0

2.5

3.0

产生气体质量(g)

0

1.80

3.00

3.60

3.96

3.96

3.96

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

(1)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假定鸡蛋壳中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2)下列情况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A.盐酸浓度太大   B.鸡蛋壳未晾干

C.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镁 D.鸡蛋壳未充分研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