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一氧化碳(CO)到蛋白质的一步生物合成。赖氨酸(C6H14N2O2)是乙醇梭菌蛋白含有的18种氨基酸的其中之一。下列有关赖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A.赖氨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B.赖氨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之比为3:1

C.赖氨酸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和一个氮气分子

D.赖氨酸由6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2、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脱离空间站

B.自由下落

C.外壳烧蚀

D.打开降落伞

3、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先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是

A.a=b

B.a>b

C.a<b

D.a≥b

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电解水

B.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D.质量相等的两份KClO3,一份单独加热(a),另一份(b)和MnO2混合加热

6、实验室探究镁和NH4Cl溶液反应。(浓硫酸可以吸收H2O和NH3

实验1:取镁条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2: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NH4Cl溶液中,有灰白色固体析出,同时产生气泡。

实验3:收集实验2中气体,通入如图装置。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1是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B.实验2析出的灰白色固体是MgCO3

C.实验3中A溶液变红,则生成的气体中有NH3

D.实验3中C装置粉末变红,则生成的气体中有H2

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6

0

2

反应中的质量/g

7

8

a

2

反应后的质量/g

b

0

22

c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丁可能是催化剂

C.a=10

D.b=4

8、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胜利闭幕。下列情景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B.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

C.人浪营造海潮图形

D.会场探照灯通电绚丽夺目

9、如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D.图中n的数值为14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利用该性质使其与赤铁矿反应来炼铁

11、日常生活中75%的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运输酒精的槽罐车应贴的安全标志是

A.

B.

C.

D.

12、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A.C60

B.Cu

C.NaCl

D.H2O

13、推进大美河北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A.野外焚烧垃圾

B.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C.教科书循环使用

D.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14、“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戊二醛(C5H8O2)被誉为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在防疫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戊二醛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C.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戊二醛分子中碳、氢、氧的元素质量比为3:4:2

15、《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它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化学式为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g

B.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麻黄碱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

D.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6、果园港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核心区域,为进口水果提供了便捷通道。车厘子富含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17、科学家最近用激光与高压冰的结合发现了一种新的水的存在方式,即水同时处于固态和液态,这种水被称为“超离子水”。下列有关“超离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组成元素不同

B.超离子水属于化合物

C.超离子水中的水分子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D.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1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

根据反应前后总质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19、“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下列民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抛绣球

B.蒸五色糯米饭

C.对山歌

D.打铜鼓

20、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MnO2是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

C.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D.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少量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

2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逻辑推理合理的是

A.O3和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22、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卢赛尔体育馆”建造时使用了大量钢铁构件。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B.铁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C.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D.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镁原子的相同

2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24、下列科学家及其对应的贡献不相符的是

A.屠呦呦发现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D.张青莲院士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25、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Ⅱ、Ⅲ中均涉及过滤操作

B.步骤Ⅰ、Ⅱ、Ⅲ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

C.溶液甲是硝酸铜溶液

D.若金属M是锌时,溶液乙的质量小于溶液甲

26、乙醇(C2H5OH)是消毒酒精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B.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5

C.由三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交通、通讯、海洋、气象、光伏电站、太阳能建筑等领域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对太阳能电池方阵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电能储存起来,晚上,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进行供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白天给电池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用“→”表示转化)____________

2)该系统组成中的边框为质轻的一种材料,该材料具有强度高、抗机械冲击力好等性能,也是太阳能发电中最重要的部分,你认为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不锈钢       B 锰钢       C 铝合金     

3)有科学家设想把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在家用车上,太阳能的使用,可以部分解决______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4)在工业上经常用铝土矿在通电和冰晶石(化学式为NaAlF6)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单质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后铝元素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

28、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氢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关注.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________ .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使用(或安装)________ 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等措施;

(2)氢能源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________ 等优点(填一点).

(3)某些汽车轮胎是由合成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其中使用的合成材料,主要利用它的________ 等性能(填字母).

A.耐高温、高弹性    B.透气性好、耐磨    C.密度小、熔点低

其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为铁合金,主要利用它的________  等性能(填字母).

A.导热性好    B.绝缘性好    C.硬度大.

29、201271日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在全国强制实施,饮用水监测指标将从目前的35项提高到106项.

1)按新《标准》检测水质,从所取水样中检测出含氮、磷、钠等,这里的氮、磷、钠是指_____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2)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硬度指标.用井水洗衣服,发现洗不净衣服,时间长了衣服变硬.则该井水属于_____(填硬水软水),可以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某种氯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也可以通过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3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a2℃时,______________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3)三种物质中,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小,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1、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文字表达式,并用序号回答问题。

(1)点燃镁条作信号弹_____________

(2)碳酸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

(3)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5)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

32、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1)“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基材。如图是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属于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今年,“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助力探测月球资源。

①发射“嫦娥四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采用液氢作燃料,说明液氢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

②液体变推力发动机是“嫦娥四号”安全落月的主要“功臣”。在液体变推力发动机中,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3、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可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一)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

(1)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步骤③的作用是______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用淘米水浇花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

(二)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实验中都用到水,请回答有关问题。

(4)实验一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

(5)实验二为电解水的实验,其中A是与电源的______极相连。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6)在实验三操作中,当______时,打开弹簧夹方能得出较准确结论。

(三)水是重要的资源

(7)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以实现水的分解。

3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形形色色的塑料制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在自然界里分解得很慢,完全分解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因而塑料的降解和重新利用问题摆在了当今所有环境化学家面前.目前人们也已经研制出来了可降解塑料,可降解的塑料一般分为四大类: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其中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如: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料.]由于具有良好的降解性,主要用作食物软硬包装材料,这也是现阶段其最大的应用领域.生物降解塑料是通过淀粉和聚乙烯醇(PVA)等成分混合合成的.而生物降解塑料的性能是与其中的PVA和塑化剂有关.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有一组同学做了两组实验,将数据处理之后得左、右两图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白色污染是白色物质造成的

B 生物降解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C 纸可以通过细菌的作用得到降解

D 难降解塑料在环境中是稳定存在的

2)可降解餐具是指可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细菌、霉菌、藻类)酶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引起外观霉变到内在质量变化,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餐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可降解餐具的寿命极短

B 降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可降解餐具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 可降解餐具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3)生物降解塑料的性能是与_____有关.

4)图中可得知关于PVA质量分数与可降解塑料拉伸强度的关系,而且可知PVA质量分数在_____时有明显的强度变化.

5)请你综合两图中得到的信息.试判断他们做的是什么方面的研究_____

35、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

(1)要获取乙醇,不仅可以采用粮食、薯类发酵的方法,还可以用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请写出合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取46g乙醇点燃,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两种含碳元素的气体,恢复至室温,测得混合气体中氧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6、有下列物质: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自来水,冰水共存物,碘酒,液态的氧气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属于化合物的是  

(4)属于氧化物的是  

(5)属于单质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小组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1)如图1 所示,在250mL 三颈瓶中均加入0.5g MnO2,在恒压漏斗中各加入20mL 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分别进行实验,如上图2所示,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并绘制出瓶内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用气压传感器测量并绘制出瓶内气压与时间的关系图。实验中,恒压漏斗的作用是______

(2)由图2 可知H2O2分解时会__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H2O2溶液浓度越高,其分解速率越______(选填“快”或“慢”)。以10% H2O2溶液为例,约25s 后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38、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加 入 NaOH 溶液后,观察到气球变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注入足量盐酸,观察到以下现象:有气泡产生、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AE是空气中常见的气体,其中A在空气中的含量为21%BD在常温下为液体。(说明:“—”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向箭头所指方向转化,“←→”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相互转化)试根据如图所示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分解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0、人们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始于一些学者对宏观现象的解释,从而提出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并得出分子的有关性质。现将一个米粒大小的品红颗粒放入装有80mL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品红颗粒在静止的水中扩散,最终烧杯中的水全部变红且颜色均匀。通过上述现象说明学者得出的对应结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