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伊利纯牛奶
B.硫酸铜溶液
C.蒸馏水
D.加碘食盐
2、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②3C60;③
;④
A.①中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B.②中表示分子的个数
C.③中表示离子的个数
D.④中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靠在试管内壁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4、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硝酸钾、木炭,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
B.K2S读作硫酸钾
C.黑火药爆炸时可能有SO2生成
D.黑火药爆炸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6、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理解不正确的是
A.干冰:固体CO2可用作人工降雨
B.石灰水:Ca(OH) 2溶液可用作制取CO2
C.双氧水:H2O2溶液可用作制氧气
D.黄铜:铜、锌合金可用作制造电气零件
7、识图能力是学好化学的重要能力之一、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有
|
|
|
|
在装有一定量氧气的 密闭容器内燃烧木炭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 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 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 在有、无二氧化锰下反应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0 | 0.3 | 4.8 | 2.8 |
反应后质量/g | 3.2 | 待测 | 8 | 6.4 |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若构成丙、丁的元素不同,则甲一定是化合物
9、下列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手工刺绣
B.矿石粉碎
C.粮食酿酒
D.木制雕刻
10、人造血液是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血液代用品。它可以代替人血中的血红蛋白从肺脏向人体其它部分输送氧气。第二代人造血液的主要成分是全氟三丙胺[化学式为(C3F7)3N],下列关于全氟三丙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氟三丙胺由碳原子、氟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B.全氟三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9
C.一个全氟三丙胺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D.全氟三丙胺由碳、氟、氮三种元素组成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水
C.空气
D.二氧化碳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药品
13、鞍山市正在推进用天然气替代高炉煤气作为城市居民燃气的气源,农村家庭更多的是使用液化石油气。用燃气灶做饭,如果锅底容易变黑,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会燃烧,因为它们都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燃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燃气灶的开关火焰就会熄灭,原理是温度降到了燃气的着火点以下
1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生铁
B.水银
C.硫酸锌
D.干冰
15、青海的察尔汗盐湖孕育了镁、钠、铷等多种元素。如图是铷(R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含铷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RbCl
B.RbCl2
C.RbCl3
D.RbCO3
16、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 分子不断运动 |
B |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
C | 一定量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 分子的体积变大 |
D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A.A
B.B
C.C
D.D
17、天气闷热时,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C.水中的含氧量降低,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
D.利用水泵把养鱼池中的水喷向空中,可增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18、碘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它主要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如图是有关碘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碘单质是气体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 g
C.碘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氯原子相似
D.碘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A族
19、中国黑陶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黑陶起源于龙山文化。下列黑陶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原料筛选
B.造型成型
C.地胚处理
D.烧制成品
20、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太阳光照射下,湿衣服上的水干得更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C.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1、中国空间站内航天员的饮用水要求净化程度非常高,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特殊净水器可以实现该目标,此净水器工作时最关键的一步操作是
A.静置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22、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3、认识物质类别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
B.SiO2
C.KCI
D.KMnO4
24、绿咖啡豆、白菊、金银花等植物中均含有绿原酸(),绿原酸在控制身体脂肪含量上有奇效,它可以增加人体热量的产生从而促进身体脂肪的燃烧。下列关于绿原酸(
)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B.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C.绿原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5、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如图是武汉市某日空气质量日报。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PM2.5的排放
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C.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空气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会形成酸雨
26、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比较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C.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
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27、下图表示煤气化过程中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8、(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_____功能。
(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______。
29、根据下列信息,用化学符号表示:
三个氯原子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镁离子_____;氧分子_____。
30、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的矿泉水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我们可用_________来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生活中常用到“低钠盐”,其中“钠”是指_________(选填“元素”或“原子”)。
(4)在新买的轿车内放入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
31、用物质名称填写下列空白: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
32、在①原子核、②质子、③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元素的种类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__
(3)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微粒主要是 ______________
33、 (3分) 用“○”、“●”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在点燃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 ;
(3)生成物属于氧化物的原因是 。
34、M常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X的值是_______,M原子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下列微粒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M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5、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①氧分子 ②硝酸根离子
③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④氯化铜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久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形成一层白膜 ,②加热碱式碳酸铜 ,③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④“湿法冶铜”的反应 .
(3)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洗洁精洗去碗筷上油污的现象称为 .
②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③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 (填“硬水”或“软水”).
④已知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这一事实说明燃烧 需要氧气(填“一定不”或“不一定”).
36、实验室中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要按_____取用,液体取_____,固体只要_____即可。
37、(12分)小红同学向一定量的纯碱溶液中投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到常温后,观察到白色不溶物,过滤,得滤液A和白色固体B,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①
【问题】:滤液成分是什么?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
猜想 | Ⅰ | Ⅱ | Ⅲ | Ⅳ |
滤液A中的溶质 | NaOH | NaOH、Na2CO3 | NaOH、Ca(OH)2 | NaOH、Ca(OH)2 |
白色固体B的成分 | CaCO3 | CaCO3 | CaCO3 | CaCO3、Ca(OH)2 |
【讨论】:猜想Ⅳ成立的理由: ②
【实验】:小飞针对猜想Ⅱ中的滤液,开展如下验证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滤液A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不成立 |
【反思】:请你判断小飞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③
若要证明猜想Ⅱ中的滤液成分正确,你的操作为: ④ 。
猜想Ⅳ成立时:判断滤液A中含可溶物质一种物理方法是: ⑤ 。
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应怎样处理后才能倒入下水道? ⑥ 。
38、如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6)净化水时,过滤需要选用上述装置某些仪器,除此之外还缺少的仪器是滤纸和_________(填名称)。
(7)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仪器中
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仪器中
39、实验室中,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下图)。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如果用其中的生石灰做与水反应的实验,会感觉到明显的放热现象吗______?
40、请用化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
(1)用洗洁精去除盘子上的油污。_____
(2)在铁制品表面刷漆防止铁生锈。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