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B.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C.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程度使用木炭

D.在原子里质子数可能等于中子数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NaCl

D.用完的滴管直接放回原瓶

3、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在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冰雪很快融化

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B

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

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是淡蓝色,在氧气中是蓝紫色

燃烧剧烈程度跟O2浓度有关

D

向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中加水,试管外壁有热感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食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原理为: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去

B.粗盐提纯过程中既有化学方法,也有物理方法

C.溶解粗盐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D.蒸发结晶食盐时,待水分全部蒸发,才能停止加热

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锶离子Sr2-

C.①和②两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③所示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6、有关生活生产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O和H2O反应放出热量,可用作发热包

B.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只可用作燃料

C.石油是纯净物,炼制可得到汽油

D.炒菜时,锅底出现黑色可通过调大进气口解决

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炭黑制作墨汁

碳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B

用粮食酿醋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

D

用氦气做探空气球

氦气密度小

A.A

B.B

C.C

D.D

8、构建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本质。下列有关模型合理的是

A.物质分类

B.空气的组成

C.原子结构

D.地壳中元素含量

9、石墨烯为单层石墨,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材料,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10、“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下列民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抛绣球

B.蒸五色糯米饭

C.对山歌

D.打铜鼓

1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C.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D.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1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可加入明矾加速杂质沉降

B.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

C.最后净化的水为纯净水

D.步骤Ⅲ属于化学变化

13、为纪念门捷列夫的功绩,科学家把元素周期表中101号元素命名为“钔”,“钔”的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mD

B.Md

C.MD

D.md

14、近年来,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直困扰着人类。消毒剂的选择、利用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过氧乙酸(化学式CH,COOOH)溶液是常用消毒剂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B.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15、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6g

B.4.4g

C.6.8g

D.8.8g

16、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1

C.+2

D.+4

17、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B.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

C.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18、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C.废旧电池—随手丢弃

D.工业废水—净化排放

19、下列能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2O

B.H2O

C.O2-

D.2O2

20、实验室中的药品要求分类存放。某实验室1号柜存放的是氧化物,2号柜存放的是金属单质,3号柜存放的是非金属单质,4号柜存放的是溶液。二氧化锰(MnO2)应存放的实验柜是

A.1号柜

B.2号柜

C.3号柜

D.4号柜

21、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Ce

B.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58

C.原子序数是 58

D.1 个铈原子的质量为 140.1g

22、如图为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30g Na2CO3固体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B.T1℃时Na2CO3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Na2CO3一定大于NaCl

D.若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2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

B.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进行换气

C.发生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火灾发生且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阳城县挖掘“见新见绿”深度内涵,在生态保护上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给力:在绿色发展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阳城新样板。下列措施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重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积极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D.修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25、如图是钠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后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钠和镁都属于金属

D.金属钠和镁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6、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反应发生

B.检验气体成分

C.检验酸碱性

D.证明MnO2是催化剂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家用煤炉中燃煤发生的反应与炼铁高炉内的反应有相似之处。

   

 

(1)煤炉底层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中层生成的气体主要是   。炼铁高炉中与煤炉中层发生的反应相同的区域是   区(对照图中A、B、C三个区选填)。

(2)写出高炉内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O4)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 ;实验中产生的尾气能否直接排放,为什么?  

 

2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实验室用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  

(3)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

 

29、用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作答: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

(3)镁粉可用于制作烟火或照明弹;_______

(4)红磷可用于制作烟幕弹;_______

(5)汽水未喝完时,应密封保存于阴凉之处;______

(6)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氧气;_______

(7)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_______

30、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氢原子________

22个氮原子________  

3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4)氧化镁中镁显+2________

52个亚铁离子________

31、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铝离子 _______

2)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 ______

32、(4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A物质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 (填A、B、C、D),你选择的依据是

3)若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3、用化学用语或名称表示。

(1)钾元素_______________

(2)三氧化硫______________

(3)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4)FeO__________________

(5)H2CO3______________

34、小明为探究Cu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铝丝表面附着一层_____________色固体,溶颜色逐渐变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夜逐渐变为____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填“稳定”或“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_______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填“>”“=”或“<”)。

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_______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_______a(填“>”“=”或“<”)。

(2)汽车多以汽油为燃料,辛烷(C8H18)是汽油中的一种成分。

①每114gC8H18完全燃烧,需要消耗400g O2,生成mg CO2和162gH2O,则m=_______g。

②与完全燃烧相比,等质量的C8H18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消耗O2的质量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除污染环境外,燃料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写出一种)。

(3)“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

①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致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l•),引发以下反应:Ⅰ Cl•+O3═ClO•+O2     Ⅱ 2ClO•═2Cl•+O2,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_______,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O3可表示一个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4)有人提出: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该说法表达的观点是 (填字母)。

A.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C.原子内部结构复杂,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6、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A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2)对图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20

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g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指出图中下述仪器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当集气瓶内的水完全排出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小心移出水槽后,瓶子应______放,这是因为_____.停止加热后,先______然后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8、在农业上,KNO3 常用于配制无土栽培的营养液。

(1)试计算:

①KNO3 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②K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以下是某校实验小组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100g16%硝酸钾溶液请回答:

①需要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__ mL;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_(填 10、50 或 100)mL 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硝酸钾固体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

B.烧杯内有水

C.用量筒取水的体积时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

D.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③将上述溶液稀释成 8%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3)如图所示,将水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关于烧杯中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增加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现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请用简单的方法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40、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

(1)列举一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纯净物,并写一条该物质的主要用途。

(2)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请写出一条空气污染的危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