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

B.量筒读数

C.倾倒液体

D.取用少量液体

2、在CaO+H2O=Ca(OH)2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O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该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

C.在CaO中C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CaO和H2O的质量比为28:9

3、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为Si

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4、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正确的是

A.2K+:表示2个钾离子

B.C60:表示60个碳原子

C.3H:表示3个氢元素

D.N2:表示2个氮分子

5、下列化学反应现象中有红色固体生成的是

A.镁条燃烧

B.木炭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向氧化钙中加水

6、下列仪器一般不是由玻璃制成的是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量筒

7、广东有许多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枫溪瓷烧制技艺

B.粤绣

C.广东剪纸

D.增城核雕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氧气获得纯净的氮气,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B.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可对比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

C.证明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剂,仅需对比MnO2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D.验证Zn、Ag、Cu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可将Zn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

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做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

B.开发利用氢能等新能源

C.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

D.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10、“化学”一词曾被认为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翻译成“矽(xī)”,此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A.SI

B.Gi

C.Si

D.S

11、下列离子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2+、Cl-

B.K+、Na+、OH-

C.Cu2+、Na+

D.Zn2+、Fe3+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区分CO2和N2两种气体: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木条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镁条放在氧气中燃烧,比较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

D.比较硬铝片和纯铝片的硬度:将硬铝片和纯铝片相互刻画

13、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到国外。下列古代生活、生产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

B.磨制石器

C.粮食酿酒

D.纺纱织布

1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

B.可燃物的温度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C.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通过控制燃烧发生的条件可以有效防火、灭火

1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液氧、氯化铜、硫酸铜、空气

B.、二氧化锰、天然气、稀有气体

C.、氢氧化钙、盐酸、煤

D.、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石油

16、印染工艺中常用磷酸钠(Na3PO4)作促染剂。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3

C.+5

D.-5

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B.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蓝色

C.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C

持续增加大棚内CO2的量

将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D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A.A

B.B

C.C

D.D

20、甘草的有效成分是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描述错误的是

A.甘草酮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

B.甘草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甘草酮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l:1

D.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1、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C.将60℃ KNO3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液仍饱和

D.除去KNO3中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22、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23、2023年5月12日是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预防火灾,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2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中加入60℃的热水有隔绝空气的目的

B.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

C.通入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25、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6、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如表列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序号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1)1~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___________(填名称)。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图中决定该粒子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当x-y=8时,该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同周期质子数越大,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强,半径越小;同一族,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据此请写出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和最活泼的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填序号字母)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

28、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  

此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前的实验现象有 。打开弹簧夹后的实验现象有    

若某同学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明显大于1/5,则造成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有  

 

29、.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食盐水_______

(2)硝酸铵溶液_______

(3)石灰水_______

(4)碳酸钙溶于适量的稀盐酸_______

(5)锌与过量的稀硫酸混合_______

30、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____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____

 

3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仪器填空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写出名称,下同);

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

3)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32、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

(2)4个氮分子_____

(3)2个铝离子______

(4)氖气_____

(5)氯化钙________

(6)氢氧化钡__________

(7)碳酸铵________

(8)标出硝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9)硫酸铁_________

(10)保持三氧化硫化学性质的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3、甲、乙、丙分别是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但集气瓶中都没有装少量的______。甲实验中装少量它的作用是:________;丙实验中如果没有装少量该物质会导致_______。这三个实验中哪个实验能用少量细沙代替该物质?________

 

34、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_______

(2)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_______

(3)水通电_______

(4)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_______

(5)自制灭火器的灭火原理_______

35、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_

2)硫元素________

3)镁离子____________

4)构成水银的微粒________

5)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

6)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__

36、不同种类的金属化合物在燃烧时,会发放出不同颜色的光芒,这就是焰色反应。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在燃烧时会发出金黄色火焰;硝酸钙和碳酸钙在燃烧时会发出砖红色火焰。利用这种原理,烟花引爆后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钙元素:__________

(2)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3)3个氯原子:__________

(4)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图中甲和乙是同学们设计的两个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乙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8、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___(填名称),其起_______作用,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c”或“b”)

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写一个)。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纯度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试通过分析计算: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40、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______的含碳量高。

(2)探究铝与酸反应前,用砂纸打磨铝条,是因为______

(3)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

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D.给某些部位涂油

(4)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更快,则金属活动性Sc______Zn(填“<”或“>”)。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