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亚硫酸(H2S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4
B.1个H2SO3分子中含1个SO2分子
C.H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
D.H2SO3的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下列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1×101 kPa、20 ℃
B.2×101 kPa、10 ℃
C.2×101 kPa、20 ℃
D.1×101 kPa、10 ℃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C.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D.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
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AgNO3、Na2SO4
B.H2SO4、NaCl、Na2CO3
C.Na2SO4、KNO3、BaCl2
D.BaCl2、NaCl、KOH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元素符号是He
B.原子序数:乙>丙
C.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6、 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H
B.N
C.O
D.Al
7、身边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酸奶饮料
B.2B铅笔芯
C.天然气
D.蒸馏水
8、N2O5、N2O4、X、N2O、NH3这五种物质按照氮元素的一定规律排列,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NO2
B.HNO3
C.NaNO2
D.N2
9、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一氧化碳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10、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11、某气体中可能含有H2O(水蒸气)H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足量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水蒸气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气体中一定有N2和H2O,可能有H2
B.c点气体由三种分子构成
C.b点气体中H2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1:2
D.该过程中只发生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12、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细颗粒物
D.氮气
13、第24届冬奥会运用的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的。如图是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有4个电子层
B.核内中子数为31
C.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Ga3+
D.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14、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木炭还原氧化铜
C.电解水
D.铁在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CO2
B.CaO+H2O=Ca(OH)2
C.C+CuOCu+CO2↑
D.NaCO3+2HCl=NaCl2+H2O+CO2↑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必须是固体
B.只有水才能做溶剂
C.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密封设置,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出来
D.两种物质同时溶解在水里不属于溶液
17、某小组用图1的装置探究 CO₂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满CO2的锥形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5s,压强迅速上升是因为向锥形瓶中注入了液体
B.100s时,实验c中锥形瓶内的CO2已经被完全吸收
C.实验a中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D.对比三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最好
18、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因果关系判断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过程吸热—可用作人工降雨
B.一氧化碳气体有可燃性—可用于燃料
C.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配制溶液
C.测溶液的pH
D.过滤泥水
20、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B.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不显电性
21、锂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
C.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2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添加酒精
23、配制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漏斗
D.玻璃棒
24、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科学思维: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C.科学探究与实践: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
D.连接仪器
26、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脱离空间站
B.自由下落
C.外壳烧蚀
D.打开降落伞
27、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要洗去这层白膜的最好方法是加入________;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8、氯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氯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3)2.45克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4)2.45克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29、为了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
30、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
(1)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下列溶液用水作溶剂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生理盐水
B.碘酒
C.医用酒精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问题: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
②a中含有少量b,应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a。
③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1、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中子数为66。则:
(1)铟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2)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32、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1)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3)水常用于灭火,其灭火主要原理是_______。
33、氢气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原因是_____(答一条,下同),目前氢气没有被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4、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
35、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_____慢慢地倒入_____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_____尽快散失。浓硫酸能吸收空气或某些气体中的水分,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性,可做某些气体的_____。
36、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盐酸 ②酒精 ③氧气 ④氯化钠 ⑤碳酸钙 ⑥苛性钠
(1)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_;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
(3)可用于炼钢的是______;
(4)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
(5)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37、某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0g,用于制作“叶脉书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除下列仪器(如图1)外,还须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该同学称量NaOH固体质量之前,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时,他把烧杯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和是40g,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
(3)该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3所示,读数90mL,你认为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______mL;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或“=”)10%。(水的密度为1g/cm3)
(4)氢氧化钠溶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生成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室里用于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是______(填“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或“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5)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溶液。
(6)若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38、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
(4)如图D所示,刷洗试管,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学习化学从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开始。
(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它是一种_____(填物质类别);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但薯片等易碎食品的充气包装袋中不宜充入空气,因为_______。
(3)如下图所示,分别在针筒中压缩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难被压缩,这是因为_______。
(4)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填名称),判断依据是_______;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化学式)。
(5)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C,氧气沸点-183°C,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
(6)请写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40、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实验A:②中反应更剧烈,可知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
实验B: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