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化” 赋能化学实验。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进行实验。如图1,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到170秒,绘制出图2曲线AB段,接下来用热毛巾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绘制出曲线BC段。300秒时拿掉毛巾,使瓶口向下,绘制出曲线CD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静止不动
B.对比AB段与CD段,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C.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了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是
A.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D.向两份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至过量
3、2023年春晚《满庭芳·国色》以传统艺术呈现了桃红、群青、沉香等典雅“中国色”,如诗如画,一展满庭芳华。沉香中含有沉香螺醇(C15H26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沉香螺醇属于氧化物
B.沉香螺醇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沉香螺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D.沉香螺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雾霾是今年“两会”点击率颇高的词汇。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下列措施能减少雾霾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食品防腐
D.氮气用于充填灯泡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气验纯
D.取用氯化钠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读液体体积
D.倾倒液体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向呈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水,手触碰烧杯外壁感觉很热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蒸发结晶可以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
B.通过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中少量的HCl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除去中少量的CO
D.通过煮沸可以制得硬度较低的饮用水
10、推理和总结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点燃氢气前要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进行验纯
D.铁比铝更容易生锈,所以铁比铝更活泼
11、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水冲洗掉试管内的食盐粉末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涤剂洗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
12、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B.酸、碱、盐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3、下列除杂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序号 | 实验或操作目的 | 实验方法或操作 |
A |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 高温煅烧 |
B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操作依次为称量、过滤、溶解和蒸发 |
C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 |
D |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A.A
B.B
C.C
D.D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15、下列说法或列举的客观事实与对应的化学基本理念不相符的是
A.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
B.分类观: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辩证观:任何一种物质都有“利”和“弊”的两个方面,氧气也不例外
16、如图甲装置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及氧气浓度的变化。用激光笔照射,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冷却,将白磷提出水面,再用激光笔照射白磷,白磷燃烧,其氧气含量变化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热水温度不能超过40℃
B.分析图乙,说明红磷燃烧主要发生在AB段
C.分析BC、CD段说明“不同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的浓度不同”
D.该实验说明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精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7、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该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2个氢原子
C.:只能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只能表示金属银
18、某净水装置使用膜处理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滤膜能滤去大分子和蛋白质,而超滤膜不能
B.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
C.经膜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水样是纯净物
D.实验室通过过滤也可滤去悬浮颗粒和细菌
1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的质量/g | 19 | 34 | 6 | 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1 | 待测 | 28 | 20 |
A.表中的待测值为32
B.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0、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原理之一是2PbO+C2Pb+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B.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21、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烧杯
B.药匙
C.分液漏斗
D.烧瓶
22、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滴管使用
D.加热液体
23、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中提供能量的最基本糖类物质,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六个碳原子、十二个氢原子、六个氧原子构成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D.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24、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有原子核中一定有中子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25、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用途 | B.元素之最 |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石墨:用于切割玻璃 |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硅元素 |
C.物质鉴别 | D.环保知识 |
氧气和空气:带火星的小木条 水和双氧水:二氧化锰 |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
A.A
B.B
C.C
D.D
26、使用新能源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乙醇汽油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氢能
27、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2)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
(3)t2℃时,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
(4)欲将t2℃时丙物质的不饱和溶被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5)乙物质中含有少量甲物质,若要提纯乙,一般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6)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28、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被确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
(1)硒元素属于_______(选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
(2)硫原子的核外有_______个电子;
(3)P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9、按要求书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加热黑白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
(2)氢气作燃料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0、如图装置是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
(1)甲实验中,点燃的硫不要立即伸入瓶底,原因是______,集气瓶底部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乙实验中通常要使用较细的铁丝,理由是______,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______。铁丝开始燃烧剧烈后来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_____。
31、写出下列粒子的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氢原子____________ 氯离子____________ 氧离子____________氧分子____________H2O2 ____________Na+____________ 3CO2 ____________
32、垃圾分类回收是保护环境、防止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举措。镇海区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出1种即可)。
(2)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写出1点即可)。
33、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
34、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用H2做“零污染汽车”的燃料:______。
(2)灯泡里放极少量的红磷来延长白炽灯泡的寿命______。
(3)在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汞产生的汞蒸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此时可以撒一些硫粉在上面,使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
①写出硫与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现象______。
35、“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①中过滤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C吸附杂质
(2)若无“生命吸管”,要杀灭河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_________方法。通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
36、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轻松、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家里炒菜时用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2)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其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3)烧煤气(主要成分是CO)的家用燃气灶,改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
(1)根据 A 实验现象得出集气瓶中倾倒出的 CO2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2)B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C 是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实验,若想证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小明同学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并与A试管实验进行对比,则取的药品X可以是 (填序号)。
A.高锰酸钾
B.碳酸钙
C.氯化钠
(4)关于 D 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B.加热一段时间后,甲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该实验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D.乙装置可以用来检验反应中产生的 CO2气体
38、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1)使用下列仪器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______。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2)请结合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③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氢气,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9、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将上述所得液体加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小丽去参加宴会,打开可口可乐的饮料时发现有较多气泡溢出,请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喝了较多的可口可乐后,小丽总是打嗝,说明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