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A.氧气供呼吸——氧化性

B.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通电时能发光

C.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没有颜色和气味

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可燃性

2、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3、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采用甲醇作为燃料,它由氢气和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合成,可实现循环内碳的零排放,故称为“零碳甲醇”。如图所示为制备甲醇(CH3OH)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4:1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D.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个数之比为1:3

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的值是12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7

C.丁可能是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5、敖汉小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6、下列相关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证明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氢气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B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分别加入等量的硫酸铜溶液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点燃气体

D

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A.A

B.B

C.C

D.D

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X

双氧水

Y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二氧化锰

A.①

B.③

C.②③

D.②④

9、二氧化氯(ClO2)是自来水厂净水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备ClO2的一种方法是:,反应物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1

C.+4

D.+5

10、2020年春,“冠状病毒”肆虐全球,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赢了“冠状病毒”阻击战。今冬已经来临,做好疫情防范人人有责,下列行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消毒杀菌

B.分发口罩

C.排查统计

D.测量体温

11、秋冬季节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阿奇霉素(化学式为C38H72N2O12)是一种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下列有关阿奇霉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它属于氧化物

B.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C.它由124个原子构成

D.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12、锰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以下物质中锰元素化合价为+2的是

A.MnCl2

B.MnO2

C.KMnO4

D.K2MnO4

1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氧气时,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满时间过长——装置漏气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少——量液过程中俯视读数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14、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变化

C.物质甲、乙、丙、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物质丁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15、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D.监控氧气的流速

A.A

B.B

C.C

D.D

16、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NaOH

17、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药品

B.氧气验满

C.铁丝燃烧

D.熄灭酒精灯

18、研究发现,硒有抗癌、抗衰老等多种功能,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硒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4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为了防癌可以大量补充硒元素

19、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有下列情景,其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国旗升起

B.国歌响起

C.灯光闪烁

D.焰火绽放

2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O     2个氧元素

B.H2     2个氢原子

C.Ca+2     钙离子

D.2Cl2     2个氯分子

21、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利用金属钠和液氨(NH3)生产氨基钠的主要原理如图1,现用120mL液氨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B.金属钠的投加量越多生成氨基钠的量越多

C.其它条件相同时,控制温度能提高氨基钠产量

D.控制温度在50℃时,2.0g金属钠与120mL液氨没有恰好反应

22、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跟石蕊试液类似。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加入的调味品可能是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23、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4、如下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向装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液体,使气球变大,一段时间后,气球又恢复到原状(装置气密性良好),则下列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如表格所示),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选项

固体

液体

A

氯化钠固体

稀盐酸

B

生石灰

C

硝酸铵固体

D

碳酸钠粉末

稀硫酸

A.A

B.B

C.C

D.D

2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6、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物质燃烧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____氢气____二氧化碳____五氧化二磷____四氧化三铁____高锰酸钾____氮气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

28、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钢的含碳量。

(2)活性炭能作冰箱除味剂,利用了活炭_________性。

(3)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

(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在此过程中起_________作用。

(5)在厨房中,天然气逐渐替代了煤气,天然气属于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9、洁厕剂灵中含有盐酸,与“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NaClO=X+H2O+Cl2↑,生成的Cl2有剧毒,所以千万不能将二者混合使用。

(1)请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洁厕灵可用来除去地板上的铁锈,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0、我们接触的自然界的水有:①海水;②江河水;③雨水;④自来水;⑤矿泉水。从既经济又科学的角度考虑,请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水产养殖用:____

(2)灌溉农田用:____

(3)洗衣、洗浴用:____

(4)洗菜、烧饭用:____

(5)日常饮用水:____

 

31、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2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 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用______方法提纯 a物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2、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在化合物中显+1 价。如图周期表中的信息及 4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图 A 中数值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

2BCDE 中,________(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____(填编号)属于离子。

3)用化学符号表示:① 锂离子________;② 两个锂原子________;③ 氢氧化锂________

3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惊艳全球。“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

(1)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促进小麦生长,需要追加肥料。氮肥的作用是____(填“长叶”或“生籽”或“状茎秆”)。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但在使用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请用文字解释该注意事项蕴含的化学原理_______

(2)夏至---夏至杨梅满山红。杨梅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人体缺___会引起贫血。

(3)立秋---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秋种时节我国南方一些受酸雨侵蚀的地区,农民有时会向田地里撒些熟石灰,其目的是_______。酸雨是指pH<_______的雨水,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正常雨水也为酸性的原因_______

(4)秋分---蚕豆不选种,必定减收成。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若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4.8%的氯化钠溶液,加_______g水即可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34、私家车的使用,方便了你我他,然而大量的尾气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等排放,造成了空气污染,若在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则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根据该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在整个的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_____

35、在化学课上我们曾经操作观察过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4)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后,完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

36、工业上利用液态和液态氮__________的不同,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氮气,此方法是__________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实验时,需在反应容器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

3)装置D也可以用来制备CO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择装置D的优点是_____。若要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欲收集并测量产生的CO2的体积,可选择F装置,另增加_____(填仪器名称),实验时先在F内装满水,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 CO2应从_____(填“a”“b”)进入F中。其中植物油的作用_____

4)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的试管,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变_____,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8、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

(1)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2)加热KClO3固体制氧气(1.5gMnO2作催化剂),并对KClO3完全分解后的残留固体进行分离。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③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准残留固体冷却至室温(20℃),称得其质量为4.8g,将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体积约___________(填字母)。

a、5mL b、10mL c、20mL d、30mL

④对溶解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经处理得MnO2.从滤液中获得KCl晶体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蒸发结晶 b、冷却结晶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请利用所学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洗掉的原因是______,也可用汽油洗掉的原因是_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0、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同一种食品在夏天比在冬天变质快的原因是________

3)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