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

B.硬度

C.导电性

D.可燃性

2、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齐心协力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这座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甲醇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1:4:1

D.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3、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会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B.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4、向AgNO3、Cu(NO32、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粉,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Fe、Cu,可能有Al

B.滤液中溶质只有Fe(NO32、Al(NO33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有Al(NO33

D.滤液中一定有Fe(NO32、Al(NO33可能有Cu(NO32

5、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浓硫酸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C.将溶质质量分数的浓硫酸稀释成的硫酸溶液需要加入的水

D.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6、改善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说法或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深埋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B.用乙醇汽油代替部分燃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为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在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生活污水不需要处理,可以直接排放

7、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下列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臭氧(

C.氧气

D.甲烷(

8、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火烧赤壁

C.铁杵磨成针

D.凿壁偷光

9、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均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10、葡萄糖(C6H12O6)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基本糖类物质,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3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属于无机物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以上

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 1

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条件

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验证产物有水

12、以下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加热

B

除去中混有的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C

鉴别硬水与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D

降低水的硬度

蒸馏或煮沸

A.A

B.B

C.C

D.D

13、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汤姆森发现电子

B.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道尔顿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14、下列关于三氟乙酸(CF3COO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4种元素组成

B.氢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一个三氟乙酸分子中有8个原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5、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物质的溶解性:

C.空气中物质含量:

D.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16、元素周期表中第57号到71号元素这15种元素占有特殊位置,单独组成一个系列,统称镧系元素,为稀土元素的绝大部分。其中元素钕为永磁材料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钕的原子序数为60

C.钕原子中的电子数为60

D.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

17、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

现象

A

将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D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FeCl3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A.A

B.B

C.C

D.D

18、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金燧”(聚焦太阳光取火)和“石燧”(撞击石块产生火星取火)三种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燧”增大空气中氧气含量

B.“金燧”不受天气条件的制约

C.“石燧”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三种方法均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19、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B.氧气能被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气体受热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观粒子个数比为1:2

B.一氧化碳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C.反应前后方框内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

D.反应后小框内补充的微粒为“

21、高昌区申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B.共享单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22、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它们在中充分燃烧时,产物只生成的是

A.

B.

C.

D.

2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的硫酸铜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B

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后搅拌,观察泡沫的多少

D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2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口都能看到白色烟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固体由红色变黑色

25、下列有关的制备、收集、检验的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A.实验室用Zn和浓盐酸来制备

B.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D.用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

26、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火减灾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火火器灭火

D.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火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分别写出甲、乙、丙、丁的化学式:甲_____,乙_____,丙____,丁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8、

硬度 熔点

密度 颜色

 

2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

30、请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请说明理由。

1Zn和稀硫酸(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和稀硫酸(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Zn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2、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到低钠盐,其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

(2)在新买的轿车内放人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蜂窝煤有12孔、14孔、16孔等多个品种,孔越多,则越有利于蜂窝煤的充分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环境污染。请你列举一种由 大量化石燃料燃料引起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氮气充人食品包装袋中可以防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氮化镓(GaN)是研发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重要材料,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3、一定温度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____(、或无法确定”)10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与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相比____(填写内容同上)

34、如图是某牙膏成分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xx牙膏

成分:二氧化硅、水、纤维素胶

碳酸钠、香精、单氟磷酸钠、碳

酸氢钠……

(1)牙膏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这里的“氟”指的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人产生痛痒感。在叮咬处涂抹牙膏就可减轻痛痒,说明该牙膏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选择所用的仪器序号填空

①坩埚钳   ②玻璃棒 ③量筒 ④托盘天平   ⑤胶头滴管

(1)加快水中固体的溶解     ;(2)转移热的蒸发皿到石棉网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4)称取2.5g的KNO3,应选择

 

36、烧烤常用木炭作燃料,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木炭燃烧的生成物。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1)a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8、课外活动中,王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下左图所示的趣味实验一“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1)该实验中,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填名称)。

(2)图示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

(3)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图2是27℃时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一个氢分子质量小于一个氧分子质量)。

①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

②图1说明:温度相同时,气体分子的质量越大,分子运动越_______(填“快”或“慢”)。

③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比一个氨分子质量大,则图2中A、B、C三处最先产生白烟的是_____处,出现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现有氧气、硫酸铜溶液、铁、碳酸钙四种物质,从中选择合适的物质作反应物,按以下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为什么氢气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