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产生蓝光
B.火星四射
C.生成黑色固体
D.产生浓厚白烟
2、眼药水成分中的牛磺酸(C2H7NO3S)对眼睛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关于牛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氧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1个牛磺酸分子由13个原子构成
D.牛磺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最终阿根廷捧走了“大力神杯”。由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卡塔尔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减少碳排放,有力支撑了卡塔尔举办“低碳”世界杯的承诺。世界杯期间,888台宇通纯电动客车为球迷、球队和工作人员提供往返住所与场馆服务,新能源电动汽车、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锂电池是未来的动力能源。
【1】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的是
A.植树造林
B.焚烧垃圾
C.少开车多步行
D.利用太阳能发电
【2】如图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3】“大力神杯”高36.8cm,重6.175kg,其中4.97kg的主体由75%黄金铸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力神杯”属于混合物
B.金是由金分子构成的
C.金的密度大且有金属光泽
D.“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在比赛中,医生经常向球员的受伤部位喷氯乙烷,其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有关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汽化时吸热有关
B.氯乙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C.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5:1
D.1个氯乙烷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
4、化学学习使我们对物质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C.盐酸能除铁锈
D.用氧气可做燃料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O2
C.H2O
D.H2CO3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金属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离子都是金属阳离子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7、我国科学家开发了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为20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氧化钙的化学式为OCa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验满
B.铁丝与氧气反应
C.倾倒液体
D.过滤液体
9、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显碱性的是
A.BaCl2、K2CO3
B.FeCl3、NaOH
C.NaNO3、H2SO4
D.NaOH、BaCl2
10、下列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小煤窑发生瓦斯爆炸
B.涂在墙上的石灰乳逐渐变硬
C.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铁锈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11、为了方便记忆, 人们经常会给一些物质起个“俗名”。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 氢氧化钠 火碱
B.Ca(OH)2 氢氧化钙 石灰水
C.CaO 氧化钙 生石灰
D.NaCl 氯化钠 食盐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 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0秒后取出观察现象 |
B | 鉴别氧气和氮气 | 放入燃着的木条 |
C |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闻气味 |
D | 探究催化剂的作用 | 向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A.A
B.B
C.C
D.D
13、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锌ZnCl
B.氢氧化钙CaOH
C.碳酸钠NaCO3
D.硫酸亚铁FeSO4
14、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该反应生成物是CH3CH2OH和H2O
15、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②3C60;③
;④
A.①中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B.②中表示分子的个数
C.③中表示离子的个数
D.④中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16、北京冬奥会速滑运动员所穿冰鞋的冰刀刀刃两侧涂有薄薄的氮化钛,能极大的提高滑速和耐磨性。如图是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是非金属元素
B.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
D.氮化钛中钛的化合价是+3价,所以氮化钛的化学式是TiN
17、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开启更灵活
B.用铜丝和食醋制氢气
C.把经过淬火和回火后的缝衣钢针弯曲
D.点燃蜡烛,用冷碟子放在火焰上方,可以收集到炭黑
18、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CO和CO2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B |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CuO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鉴别水和双氧水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
D | 鉴别水和白醋 | 闻气味 |
A.A
B.B
C.C
D.D
19、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20、化学实验课上,吹灭燃烧的蜡烛时,有白烟产生。有同学说“白烟可能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于是有同学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对于“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设计实验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1、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除去杂质气体CO2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闻气味
22、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2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C.乙是反应物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为治理雾霾,环保部门要加强PM2.5的检测
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全面替代化石燃料
C.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5、某品牌“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氯化钠、炭粉,该产品使用时能快速发热。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铁粉发生还原反应
B.有固体颜色逐渐变红
C.氯化钠能促进铁的锈蚀
D.粉末状产品有利于发热
26、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氧气
B.铁在该实验起催化作用
C.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D.实验中,水蒸气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2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以及家用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O3)是_____.(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臭氧转化为氧气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者“化学”)
(3)臭氧的物理性质是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各回答一条即可.)
28、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______。
(2)电解水______。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
2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Mg、Fe、Cu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二中,将实验一所得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可能是 (选填字母).
A.Mg2+
B.Mg2+和Fe2+
C.Cu2+和Fe2+
D.Mg2+、Fe2+和Cu2+
②确定滤渣成分的实验方案如表:
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 滴加 | 无明显现象 | 滤渣为 |
| 滤渣为 |
3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请按要求填空:
(1)一次性医用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它是由专业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经超声波焊接而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__________(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作用。
(2)生活中我们使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已知;乙醇的爆炸极限和闪点如表。
最小爆炸限度%(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 3 |
最大爆炸限度%(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 19 |
闪点(℃) | 12.8(医用酒精为22) |
①75%的医用酒精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__。
②在家里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桌面等物品消毒的正确方式是___________(填“擦拭”或“喷洒”)。
(3)如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酒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过氧乙酸(CH3COOOH)也是常用消毒剂,常用于校园环境消毒。过氧乙酸具有酸性、腐蚀性(尤其是对金属)、可燃性,遇热、遇碱易分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制备过氧乙酸的一种模拟流程如下(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①认识过氧乙酸:它________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②制备过氧乙酸: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浓硫酸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和化学性质不变。
③下列关于过氧乙酸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应低温、避开火源贮存 B环境消毒,浓度越大越好
C谨防溅到眼睛和皮肤上 D最好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
31、请回答下列与空气有关的问题
(1)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_____不同,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2)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能做保护气,体现了氮气的______性;
(3)将澄清的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2、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氮原子______;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硫化铵:_______;
33、某校“酸雨”(pH<5. 6)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雨水的水样,用pH探头(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测定时刻 | 5:05 | 5:10 | 5:15 | 5:20 | 5:25 | 5:30 | 5:35 |
pH | 4. 95 | 4. 94 | 4. 94 | 4. 88 | 4. 86 | 4. 85 | 4. 85 |
(1)“正常雨水”的pH=5.6,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解释引起这种pH<7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填是或否)_______________;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增高烟窗的高度,可以降低周围的酸雨程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你认为这方法可取吗?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按要求填空
(1)写出各元素的符号:镁_____、铝_____;
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高锰酸钾_____、氯酸钾____;
碳酸氢铵(NH4HCO3)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装少量_____,目的是_____。
35、春季是甲流的高发季节,近日多个学校进入甲流高发期,预防监测是切断病毒传播的主要措施。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监测中会使用不同的温度计
①传统型——体温计。家庭最常见的一种体温计是水银温度计,水银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方便型——额温枪。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在钽酸锂(LiTaO3)中Li元素化合价为+1,则T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③快捷型——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该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用于快速筛查人群中的高温个体。该测温仪还可用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探测炼铁高炉是否漏热
B.检测德州新湖水质
C.检测环境里二氧化碳的变化
D.测量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2)不同场合可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调控溶液浓度可达到最佳消毒效果,如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体积分数也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75%的酒精是指每100mL酒精溶液中含___________mL的酒精。室内消毒时不要喷洒大量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汽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消毒剂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工业制法为:,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6、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立即想到以下两点。你能想到更多吗?请把你的想法补充到下面的空格中。
①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氧元素和磷元素;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7、设计实验鉴别下列物质(操作、现象、结论):
(1)水和酒精
利用物理性质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化学性质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和二氧化碳
利用化学性质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电极上收集到了10mL的气体,则B电极上理论上应同时收集到_____mL的气体;由以上现象可得出:
(1)A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B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已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那么由此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39、节日庆典,五彩缤纷的气球是少不了的装饰品,前几年,通常用来填充气球的气体是氢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但大量使用氢气球存在一定危险,这是因为__________ , 现在多用氦气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这一“替代”说明氦气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
40、进入2019年10月秋冬交季时,许多城市监测表明,污染颗粒物已成空气污染首要污染物。而在这些颗粒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直接进入人体。
(1)结合图片,说明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_____(答两点)
(2)被污染的空气有什么危害?_____(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