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物质燃烧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2、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银

B.石油

C.河水

D.牛奶

3、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B.电器起火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低碳生活提倡使用不含碳元素的物质

4、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滤渣中一定没有Mg

B.滤液可能是蓝色的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Mg(NO32

D.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5、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科学家与化学成就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屠呦呦 —— 发现青蒿素

B.门捷列夫—— 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C.张青莲 —— 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D.拉瓦锡 —— 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宏观一微观一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铁——FeSO4

B.2个氢原子——H2

C.氦气——He2

D.铝离子——Al3+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C.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小

D.溶液是溶质的微观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8、砸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被誉为“抗癌大王”装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砸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B.砸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

C.砸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砸属于金属元素,砸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9、在自然界里,雷雨天气,打雷闪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O2)会转变成臭氧(O3),这个变化可表示为:氧气(O2臭氧(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分解反应

B.这是物理变化

C.这是化学变化

D.这是化合反应

10、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X>Y>Z

C.Y>X>Z

D.Y>Z>X

12、北京的地铁站严禁携带、存放易燃品。为了提示人们注意,在地铁站张贴的图标应该是

A.

B.

C.

D.

13、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氢气

B.水

C.一氧化碳

D.碳酸钙

14、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理解不正确的是

A.干冰:固体CO2可用作人工降雨

B.石灰水:Ca(OH) 2溶液可用作制取CO2

C.双氧水:H2O2溶液可用作制氧气

D.黄铜:铜、锌合金可用作制造电气零件

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2N2

B.两个氢分子:2H

C.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

D.一个钙原子:Ca

16、阜新被称为“玛瑙之都”,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部分玛瑙还可能包含金属元素如钴等。如图是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钴的元素符号为CO

B.钴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7

C.钴的原子序数为58

D.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

17、UP因其可消毒杀菌而广泛应用于洗涤剂中。UP是过氧化尿素的简称,化学式为。下列有关UP的说法,正确的是

A.UP由6种元素组成

B.一个UP分子含有4个

C.相对分子质量是94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18、实验室常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9、秋天的校园,桂花香扑鼻而来,从微观视角分析,是因为分子

A.之间有间隔

B.在不停运动

C.质量很小

D.体积变大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铝作导热材料

B.用氮气作食品防腐剂

C.用铜抽成丝做电线

D.用活性炭做吸附剂

2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B.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mL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

C.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用润湿的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其酸碱性强弱

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24、下列古籍记载中所蕴含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

B.《天工开物》记载:“侯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

C.《淮南万毕术》记载:“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

D.《周礼》记载:“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CaCO3)

25、提高公共安全意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属于禁止烟火的图标是

A.

B.

C.

D.

26、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物质质量之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佩戴口罩隔离新冠肺炎病毒,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______原理相似。

(2)医用外科口罩(如图 l 所示)所用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用酒精充当了人们日常生活杀菌消毒的“先锋”(如图 2 所示),请问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______(填化学式)。

(4)如图3所示,将液体 X 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 Y 作用,液体 X 和固体 Y 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气球逐渐变大的是______(填序号)。

 

X

稀盐酸

双氧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2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古籍中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石油的使用。现在用石油中分离出的汽油、柴油等作为燃料。该分离过程属于______。(选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2)《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这里的“石”就是煤。工厂使用煤作为燃料时常将煤粉碎后再燃烧,这样做的化学原理是______

(3)苏轼《石炭》中有“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易经》记载有“泽中有火”。有科学史研究者认为这描述的就是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在提倡低碳减排的今天,新型燃料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以水为原料制取的清洁燃料是______(填化学式)。

29、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数显设备、三种传感器(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和其它装置按图1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显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红磷点燃,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对应的变化情况。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根据图2中压强变化曲线,bc段压强升高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打开活塞的过程中,压强曲线中对应的线段是_____

(3)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情况。

(4)实验结束测得装置内氧气浓度为8.85%后改用足量白磷实验测得氧气浓度为3.21%

①白磷燃烧的微观图示如图3,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采用教材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结果较准确的原因是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

30、常州西太湖是苏南第二大湖泊。

(1)验水:西太湖水属于_______(选填“混合”或“纯净”)物。检验西太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

(2)探水: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_______(选填“a”或“b”),该反应证明水由_______组成。

(3)净水:如图是可将西太湖水净化为饮用水的简易装置。

①活性炭层的作用是_______

②过滤须考虑过滤器材质孔径大小。某微粒的直径为10μm,装置中能把该微粒“筛”出来的是(填字母)_____

A.孔径20μm过滤网 B.孔径10μm过滤网 C.孔径6μm过滤网

3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用肥皂水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C.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故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D.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操作后,可供人们日常饮用

(2)电影《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用液态的火箭燃料联氨(N2H4)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分解生成氮气、氢气和氨气(NH3),然后利用分解出的氢气燃烧制取水,解决了火星上缺少液态水的问题。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______,“△”表示______。生成的气体符号为“______”,难溶化合物的沉淀符号为“______”。

33、国庆时,天安门前有许多彩色气球.用你所学下列气体的化学性质及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分析,充灌气球最好选用的气体是 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氢气可以做燃料)

气体名称

氢气

氦气

氮气

氧气

空气

密度/(g.L—1

0.089

0.179

1.25

1.429

1.294

 

 

34、过滤是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将含有泥沙的水进行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5、(8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②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反应方程式为 ,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4)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①小王先关闭b,打开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慢滴入,A中缓慢出现气泡,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②小李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关闭   和d,打开   ,此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36、“家”是一个化学小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如图所示),其干燥吸水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图中“不可食用”的原因是______(写一点)。

(2)洁厕灵(如图所示)的有效成分是盐酸,能有效清除污垢与异味,使用注意事项中有“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勿沾染眼睛、皮肤和衣物”,“勿在金属表面使用”,“严禁与碱性消毒液混用”等。

①“洁厕灵”接触铁钉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②不宜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地面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欲测定“洁厕灵”的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如果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测得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面是实验常用仪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装置B或装置C(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其中使用装置C的优点为_____

3)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应由_____ (“a”“b”)端进入,证明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_____的现象时,表明氧气已集满。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下面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

a.熄灭酒精灯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d.装药品,并固定试管于铁架台上 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6)在标准状况下,氨气(NH3)的密度约为0.8g/L,空气的密度约为l.3g/L,且l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同时会产生氯化钙和水。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AF之间选择),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38、冬冬兴趣班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探究方案如下面三图所示。

【实验一】如图是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装置。

(1)当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实验也证明氮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实验二】如图是用蜡烛来代替红磷进行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实验。

(3)蜡烛燃烧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4)实验___________(填“可”或“否”)得出接近事实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实验三】“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成功的关键在于装置的密闭性和药品的合理选择。下图所示为兴趣小组同学对用“暖贴”实验可行性的探究方案。将装有过量铁粉的暖贴吊在集气瓶中,在装置的上方连接了氧气传感器,电脑实时读数,同时绘制出浓度变化曲线。

(5)选择使用铁粉实验的理由是___________

(6)用食盐水浸滤纸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7)在实验过程中,氧气浓度变化的趋势为__________;反应前装置内氧气浓度为21.1%,35min时氧气浓度读数约为___________

通过观察发现:若用铁粉实验时间会稍长,但消耗氧气更彻底,所得数据会更接近于事实。

【拓展思维】

(8)综上研究。请你另谈一点对教材上“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具体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人类对“火”的掌控与应用推动着社会发展。

(1)若使燃料充分燃烧,除了要考虑有足够的空气外,还要考虑的是什么?

(2)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40、根据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问题:

1)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2)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水的气体。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本实验时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