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含有多种元素,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高锰酸钾
C.煤
D.石油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氯酸钾
C.四氧化三铁
D.大理石
3、100 g 茅台酒(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 53%),可配制酱香拿铁(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 0.5%)的质量是
A.53 g
B.106 g
C.5300 g
D.10600 g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会变得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用来软化水
D.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5、小明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铁原子2Fe
B.氯离子C1-1
C.三个氧分子3O
D.氧化镁Mg2O
7、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ZnCO3
ZnO+CO2↑,②C+2ZnO
2X+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Zn
B.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8、医院工作人员经常用酒精进行消毒,你建议在存放酒精处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9、下列对化学用语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
B.Fe2+——铁元素显+2价
C.——镁离子带2个正电
D.2H2O——2个水分子
10、经历科学探究,发展创新思维。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制取氧气和燃烧条件探究的创新实验。
(1) 查阅资料: 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②P2O5+6NaOH=2Na3PO4+3H2O
(2) 实验过程:
I、据图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内筒向外拉出一段距离,盛有水的装置C 中导管内立即形成一段水柱。
II、向装置 A 中分别装入适量H2O2溶液和少量MnO2粉末,装置B中小试管装入一小颗白磷,装置C中装入适量NaOH溶液。
III、连接好装置,缓慢推送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注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Ⅳ、向装置B的仪器a中注入90℃热水, 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 I 中片刻后观察到C 中导管水柱下降,证明装置不漏气
B.步骤 III 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B 中白磷不燃烧
C.装置C 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为Na3PO4
D.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11、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2、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人走灯灭、节能减排
13、物质的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 在空气中高温灼烧 |
B | 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 将其通入灼热的铜网中 |
D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A.A
B.B
C.C
D.D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15、下列对“火”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点火检查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房间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油库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16、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作制冷剂
B.液氢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
D.洗涤剂清洗去除油污
1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集满:伸入燃着的木条
B.鉴别MnO2和碳粉:观察颜色
C.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水溶解后过滤
D.除去CO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入灼热的铜网
18、分类是学习化学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碳酸钠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
19、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古代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手工剪纸
B.谷物酿酒
C.冶炼青铜
D.烧制瓷器
2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海水晒盐
C.粮食酿酒
D.衣服晒干
21、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A.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B.由酚酞溶液变红可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实验结束未冷却至室温,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D.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2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大理石和稀盐酸
2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氢气
B.干冰
C.氯化钠
D.水
24、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H2),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消碳反应的产物“”是CO
B.积碳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碳
D.图2中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碳多于消耗的碳
25、在反应中,28g 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C。若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7:8
B.8:7
C.7:24
D.24:7
26、下列符号和数字与描述相符的是
A.一个氯离子:A13+
B.两个氢原子:2H
C.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NO2
D.Na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
27、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3)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_____种;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8、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火焰颜色为________色。
(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
29、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Cl_____,_____ ;
(2)2Mg_____;nNa+_____。
30、氢氧化钠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它在空气中极易______而潮解,还容易与空气中的______起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故应当______保存。
31、(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加入足量红磷的原因是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的结论。
②集气瓶B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
③现在有氢气、甲烷、氧气,其中C中可能装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
32、如图A、B、C、D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______,由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______。
33、现有三种化学符号或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A、 B、Aln+ C、Fe2(SO4)3
(1)m和n的值分别是______、______。
(2)Fe2(SO4)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价。
34、水是生命之源,在工农业生产中水有着重要的作用。
(1)自然界中海水、河水、井水等都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右图是一种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所起的作用是______,经过简易净水器处理过的水一定是纯净物吗?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2)电解水实验中,当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10mL气体时,理论上,负极会收集到___mL______气体。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
(3)很多实验都要用到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瓶底事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电解水实验中,水是________。下图中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改进实验,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中加入部分水的作用有________。
A加快冷却;
B吸收白烟;
C对导管形成液封
D缓冲气压
(4)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污染。请你写出一种防治水污染的做法:_________。
35、如下图中A、B分别表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_____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4)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构成。
36、下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都能用来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生成的X能够继续燃烧,它燃烧时发出的火焰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反应④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的四个化学反应可以得知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7、如图:甲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图乙是高炉炼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图甲中尾气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
(5)图乙中高炉炼铁时焦炭的作用是: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
(6)为什么图乙中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__________。
(7)下图为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所示。
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炉甘石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则硅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8)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________。将钢锭轧制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性。
38、铁丝燃烧实验。实验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_____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日常生活中常用铁锅烧水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性,某同学发现烧水后的铁锅内残留较多的白色水垢,据此判断所取用的水可能为硬水,可使用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来验证其判断。
(2)自来水常用漂白粉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小明发现自己开了袋的饼干几天后变软了,试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
(4)小琴发现如果锅里的油着火,妈妈会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
(5)小思听说某小孩在玩会飞的气球时,触及明火发生了爆炸事故,小思猜想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应当是_______,使用这种气体前应先_______,以免发生危险。
40、“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1)请从下列三个方面比较CO2与CO的不同点:(每项只要求写一点)
A 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填写一种鉴别这两种气体的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写出CO 转化成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