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2、从中药中提取的丁香脂素(化学式为C22H26O8)可用于制备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下列关于丁香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香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8g

B.1个丁香脂素分子是由56个原子构成的

C.丁香脂素由22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

D.丁香脂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B.硫离子:S+2

C.氧化铝:Al2O3

D.两个氮分子:2N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其中表示

A.2个氢分子

B.2个氢原子

C.4个氢原子

D.4个氢分子

5、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小苏打制汽水

B.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

C.溶洞的形成

D.医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6、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注意安全。下列操作不符合要求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滴加酚酞

C.测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

7、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B.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D.非常不活泼,高温时能与少量物质反应

8、2005年呈贡瓦猫被列入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精选上好瓦泥

B.将瓦泥捏成瓦猫泥坯

C.晾晒瓦猫泥坯

D.将瓦猫泥坯送入窑中烧制

9、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C10H15NO)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麻黄碱中含有四个元素

C.麻黄碱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

D.麻黄碱属于氧化物

10、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Cl2+2Na2S=2NaCl+S,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

A.Na2S

B.Cl2

C.S

D.NaCl

11、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质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12、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下列中国年的传统“味道”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贴春联

B.放烟花

C.剪窗花

D.穿新衣

13、将4g不纯的金属Fe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后共生成氢气0.2g,则该金属中的杂质可能是

A.C

B.Cu

C.Zn

D.Mg

14、符号是化学的重要表征。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判断下列符号有错误的是

A.Ii(锂)

B.Br(溴)

C.Ti(钛)

D.Se(硒)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4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乙在该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5:1

16、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C.废旧电池—随手丢弃

D.工业废水—净化排放

17、博州的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下列对于水的认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C.赛里木湖的水是纯净物

D.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1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海水晒盐

C.胆矾研碎

D.粮食酿酒

19、某学生在称量13.6g氯化钠时,发现天平往左偏,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

C.减少药品

D.增加药品

20、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小资料:1.碱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能吸收水分及;2.浓硫酸可吸收水分;3.NaOH溶液可吸收气体。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21、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1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二甲醚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2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

B.镁

C.硅

D.铁

2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向硬水中滴入适量肥皂水,振荡,出现大量泡沫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4、甘肃省博物馆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曾通过实验证实,马家窑文化黑彩漆黑发亮的原因是黑彩制作中使用了锌铁尖晶石(ZnFe2O4),则锌铁尖晶石中 Fe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25、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6、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不显电性,可推断构成它们的粒子都不显电性

B.氧气、液氧都由氧分子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28、多彩的,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仪器走进的世界。

①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属于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②木炭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请在内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近期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利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④自然界中石灰岩逐渐变成碳酸氢钙【Ca(HCO3)2】形成溶洞。碳酸氢钙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0.5mol该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g0.5mol该物质中约含有________个氢原子。

29、化学课上我们做了许多实验,如图:

A

B

实验C

胆矾的研碎

水的沸腾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蜡烛燃烧

 

若按研究物质的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应将实验C归为_________ 组(填AB),理由是________

30、西达本胺是中国原创新药,商品名爱普莎,属于全新作用机制的综合靶向抗肿瘤靶向药物。也是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根据西达本胺的化学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西达本胺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填写最简整数比)。

3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水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的仪器 c,并在导管口 d 处将气体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实验与结论】

(1)图甲中玻璃管 a 和玻璃管 b 得到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检验 b 管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

(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口 d 处______;烧杯底部有______

(3)写出实验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实验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

(5)由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2、联合国将 2019 年列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锶、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所以镁元素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____价。

(3)锶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测,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_____(选填“强”或“弱”)。

(5)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同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

①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

②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3、在切割钢板时,常见工人用一种蓝色的溶液在钢板上划线,所划之处显红色,请猜测其中的化学原理,并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4、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_____B(填“<”“>”或“=”)

35、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两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请你参与分析和判断。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g,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yg。x和y的数量关系为x___y(选填:>、=、<)。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细铁丝的质量为mg,在氧气中燃烧后的质量为ng。m和n的数量关系为m___n(选填:>、=、<)。

(3)分析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6、(1)为减少空气污染,我市今年大范围落实了取暖煤改气、出租车油改气的工作,天然气是一种较清洁的能源,它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请从碳及其化合物中选择相应物质完成下列转化,“→”表示能一步完成的化学反应,且乙物质所含的元素种类多于甲物质。则的方程式可能是(填一分解反应)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制取氧气有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请回答: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化学小组选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里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

③实验室里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用A作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这一错误所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里还可以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填标号)。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填“c”“d”)端通入。

2)氧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制取氧气,有深冷法、变压吸附法两种。

.深冷法的原理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已知: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①分离后,氧气和氮气的主要状态分别是________(填标号)。

选项

气体

A

B

C

氧气

液态

液态

气态

氮气

液态

气态

液态

 

②制取得到的氧气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

.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增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③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

④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不含有稀有气体

B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C 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⑥分析下表数据,与深冷法相比,变压吸附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1点)。

项目

变压吸附法

深冷法

最大产量(m3/h

3200

20000

产品气含氧气量(%

93~95

99.5~99.8

工作表压强(kPa

-70~40

460~750

温度(℃)

0~40

-109~190

生产1m3氧气耗电量(kW•h

0.40

0.5~0.65

 

 

38、(1)下图左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D中气体的名称是______.

(2)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2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___检验。现要降低水的硬度,在家庭里通常采用_________方法。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化学使世界更美好。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现有氢气、氮气、二氧化碳、食盐、甲烷、生石灰等物质,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写:

①飞艇中充入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

③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④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①石墨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说明石墨能______________

②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脱色制白糖;

通入汽水中可制作碳酸饮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④炼铁时发生反应:,其中____________有还原性:

⑤在中,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存在形态由____________(填编号)。

A游离态到化合态 B化合态到游离态

.某病人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含的氯化钠)中添加了适量的葡萄糖()以补充能量。该注射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葡萄糖分子中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1个葡萄糖分子中共含____________个原子;葡萄糖中质量分数最高是____________元素;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______该葡萄糖中约含有_________个氧原子;

40、如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 .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是氧气?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