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不同

2、下列选项中,符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探究与创新: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变化与守恒: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物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C.宏观与微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与元素种类、质量均不变

D.模型与推理: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3、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A.导电性:银<铜

B.密度:铝>铁

C.熔点:钨

D.硬度:铬>铁

4、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5、镍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磁性,因此广泛用于飞机、雷达等各种军工制造业。如图是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镍原子质子数为28

B.镍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镍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28,n=16

D.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6、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原因和推理均正确的是

A.单质碳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档案资料常用碳素墨水书写

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故原子分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2H表示2个氢原子,因此H2O中的“2”也可表示2个氢原子

7、为探究影响锌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关于下列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酸的种类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8、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A的化学式为Fe

B.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Fe3+、H+

C.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D.该脱氧剂中只含有的成分是铁粉、氧化铁和碳粉

1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时的气压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D.向一定质量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

1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不同

C.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同时降低温度到,甲析出的晶体多

12、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加热液体

13、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细颗粒物

D.氮气

14、北京冬奥会速滑运动员所穿冰鞋的冰刀刀刃两侧涂有薄薄的氮化钛,能极大的提高滑速和耐磨性。如图是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是非金属元素

B.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

D.氮化钛中钛的化合价是+3价,所以氮化钛的化学式是TiN

15、关于丁酸乙酯(C6H1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 3 : 8

C.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16、关于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B.C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呈酸性

C.CO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其氧化性

D.CO2可用作气体肥料,体现了其化学性质

1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干冰升华

C.石蜡燃烧

D.研磨胆矾

18、镁、铁、锌三种金属各30g,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A.Mg=Fe=Zn

B.Mg>Fe>Zn

C.Zn>Fe>Mg

D.Fe>Mg>Zn

1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葡萄酒

B.雪碧

C.蒙牛纯牛奶

D.农夫山泉

20、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所以同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中一定显相同的化合价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结束时,要撤加热的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22、分辨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氯酸钾

B.海水

C.液氮

D.不锈钢

23、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过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过程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关系:b点>c点

B.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C.c点氧气有剩余,说明红磷还在继续燃烧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8%

24、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

B.砷的原子序数为33

C.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

D.x=5,砷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25、某混合溶液中含两种固体溶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其中一种含量较多的物质,该方法是利用了两种物质具有不同的

A.溶解度变化趋势

B.熔点

C.密度

D.式量

2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通入氧气后点燃。

B.铜粉(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混合物

C.溶液()——加入过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硫原子_____

(2)两个铁离子____

(3)一个氢分子_____

(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硫酸铝_________

(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银原子:______

(2)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

(3)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_,及其分子化合价:______

(4)氯酸钾的化学式:______,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______

29、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_

3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4)氯化亚铁中铁显+2______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6)缺少______元素易得佝偻病。

30、人类文明进步与化学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如金属、非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用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型。

(2)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它们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3)某同学将一支洁净的铁钉置于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并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发现铁钉______(填“A”“B”或“C”)处最先出现锈蚀。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克,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填化学式), 滤渣中所含物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种情况。

31、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如果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NaClO=NaCl+Cl2↑+H2O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HCl B NaClO C NaCl D Cl2

(2)符号“Cl2的意义是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x的值为___________

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些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___________(填序号)

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D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Dx=___________

32、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检查洲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3)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为保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一条防水污染的建议:______

(6)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a、海水 b、河水 c、蒸馏水 d、井水

33、(5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填元素符号)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9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根据上表的规律,预测质子数为20的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 (选择表中填空)。该元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填“甲”或乙”)。

 

34、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以下为“碳捕集”流程图:

Ⅰ、碳中和

(1)“捕集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2)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

Ⅱ、碳利用

(3)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若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含碳物质的加入和损失),理论上制得淀粉的质量为______g。

35、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A可知,氢氧化钠属于____(”、“”、“”);俗名之一叫____写出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由图B(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

(3)在图C、D、E中,能够表示钠离子结构的是_____.

3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太空空间站内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组成基本一致,其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冰箱“气调保鲜”是利用分离出的______空气对食品进行保鲜,这是由于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氮气常用作_____

(3)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同学就有关提高空气质量的具体措施给市“创城办”提出建议,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______             (填字母)。

A.安排洒水车在城市主干道洒水

B.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C.将有污染的化工厂搬迁至郊区

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_,发生装置可以选用装置B或C,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填字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

(4)G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

①若用G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5)实验室可用次氯酸钠固体粉末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与水反应生成酸。据此你认为实验室制取较多量的氯气时,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如果用G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口进。

38、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以及其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装置A可以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名称是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3)用M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____(任意填一点,下同),若改为N装置,其优点为______

(4)用A装置和C装置制取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拿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的理由是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图F实验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经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