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二氧化铅()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5

D.+7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木条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变红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性质不同

3、物质甲、乙均可灭杀新型冠状病毒,灭杀过程中有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

B.转化图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C.转化②分解生成丙、丁两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

D.乙的溶液应避光保存

4、小涂同学参加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部分性质检验。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紫色石蕊溶液

B.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C.加热石蕊溶液

D.点燃酒精灯

5、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

6、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酚酞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是1:1

D.反应中共涉及3种分子

8、下列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9、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亚运史上首次利用甲醇点燃火炬。此次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如图所示为制备甲醇(即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生成了三种新物质

B.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之比为4∶1

C.分子由3种原子构成

D.若该反应不用纳米纤维催化剂,会使甲醇的总产量降低

10、生活中各类事故时有发生,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C.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电灯检查漏气情况

D.遭遇火灾,火势较大,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逃离

1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都是混合物

D.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做氢气燃烧实验时,先检查氢气的纯度,再点燃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先完成实验,后测质量

13、《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高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沙里淘金”与“百炼成钢”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

D.“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指清香的美酒来自粮食的缓馒氧化

14、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15、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

B. 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D.口罩中的鼻梁条使用铝合金,是利用其硬度大、抗腐蚀性好的优点

16、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B.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混合物:生铁、氨水、冰水混合物

D.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一氧化碳、氢气、木炭等

17、“碳中和”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被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转化等途径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碳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我国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积极探索“增汇”的途径,例如:利用反应,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有效实现“增汇”。下列有关“增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二氧化碳灭火可以实现“增汇”

B.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不仅实现了“增汇”,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C.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压缩封存,用于生产尿素,也可以实现“增汇”

D.“减排”和“增汇”并举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减缓温室效应

18、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反应物的种类

B.生成物的状态

C.化学反应的快慢

D.反应的条件

1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0、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完美举办,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净化游泳池

B.巨型莲花建筑开合

C.火炬接力将其引燃

D.水墨画在屏幕展现

2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两个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石灰石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瓶内压强是石灰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压强较大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石灰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其他条件相同时,石灰石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22、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观察法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

C

类比法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多

D

归纳法

在实验室中要遵循节约药品原则,因此用剩的药品要放入原试剂瓶

A.A

B.B

C.C

D.D

2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C.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电子烟对健康无害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24、下列宏观事实和相应的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5、爬雪后崂山,赏雾凇奇观。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变多

B.分子间隔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

2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一种溶液中溶质只能有一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将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按要求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 石墨B 氮气C 干冰D 氧气E 乙醇

①充入灯泡以延长使用寿命的是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③能供给动物呼吸的是_____

④可作为铅笔芯的是_____

⑤能作为实验室中常用燃料的是_____

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属于离子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D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B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28、200732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水日,这一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

A .搅拌   B. 吸附   C. 静置 D. 过滤

(2)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____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说说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或防止水污染的具体做法:___

29、葡萄糖可迅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其化学式为C6H12O6。葡萄糖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

30、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习俗。

(1)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

(2)吃饺子。煮饺子时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放鞭炮。鞭炮中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

31、在点燃条件下,物质AB反应生成物质CD,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有_____(填序号);

A 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B 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 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2)物质A的一个分子中有_____个原子;

3ABCD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序号);

4)物质D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下同);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成物CD的质量比为_____

32、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_性。

(2)_____________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3)钢铁制品容易生锈,原因是接触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

(4)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C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大是_____________

33、了解基础知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_____构成,而原子核又由__________构成。在原子中_____带正电,_____带负电,_____不带电。

3)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周期表共有_____个横行。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_____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共有_____个族。

4)国际上用_____表示元素的质量,它的单位是_____

5)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7号元素是_____元素,元素符号为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该原子容易_____最外层电子,其形成的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34、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取用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夹取,用过的该仪器立刻用_________________,以备下次使用;

(2)在组装仪器时,要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35、现有如下物质:①液氧②洁净的空气③高锰酸钾④冰水混合物⑤水银⑥过氧化氢,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

2)含物质种类最多的是_____

36、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所学化学知识或原理填空。

(1)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___作用。

(2)梁子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某同学对梁子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了检验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____,搅拌。

(3)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鲜鸡蛋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通过蛋壳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二氧化碳,为阻止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鲜鸡蛋的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2)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

(3)用所给仪器组装用上述反应制氧气的装置(1),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全部可选装置编号);上述装置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 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 属于固液型不加热的反应

c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 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4)若用图2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____

(5)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_________

(6)有几位同学一起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为多少比例时,产生氧气的速度最快。实验时用秒表记录时间,计时从加热到收集满一瓶氧气为准。

下表为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加热时,制取氧气的速度比较

实验序号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用时()

1

66

42

2

2.55

25

3

25

34

4

310

65

5

210

41

从实验序号23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序号_______(23)反应速度最快。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不是”)_______越多越好。

(7)①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通常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填序号)

A 更换部分仪器,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B 用体积小的广口瓶

C 加热反应物   D 减小过氧化氢浓度

用此法代替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__(填序号)

A B操作简单 B 不需加热   C 需加热 D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38、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②若要收集氧气完成蜡烛燃烧实验并验证其产物,最好选择的收集方法是_____法。

③要检验一瓶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

④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BEGIKNOP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

(1)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二甲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0、据报道,今年5月,某货轮在维修期间因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大量二氧化碳从船用灭火装置中泄漏进入船舱,造成人员伤亡。

(1)二氧化碳能灭火反映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这次意外发生后,抢险人员向船舱喷水,以降低舱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理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